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共9篇)新店乡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组:根据丘政办发?XX?11号丘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丘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新店乡高度重视,组织了农、牧、林、水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对今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认真的定位和思考。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近年来,按照中央“三农”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工作要求,新店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协同全乡所有力量,结合新店实际,以畜牧养殖业、种植业为工作重点,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及畜牧养殖贴息贷款的发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等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最终确定畜牧、林业两项产业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农业种植业为基础性产业,冬季农业、烤烟、甘蔗、辣椒、西瓜为开发性产业。目前,畜牧、林业、农业各项工作重点和布局已成雏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进一步凸现。具体布局情况是:畜牧以新店、大小江口、蚌厂2个村民委低热河谷地区一带为主;烤烟以新店、大路边2个村民委及冲头村民委的部分村寨为主。各项工作重点是:畜牧以养殖山羊、生猪为主;林业以红豆杉为主,辅之以花椒、膏桐、核桃等品种。截止XX年,共有生猪存栏14037头,山羊存栏27209只,大牲畜存栏10908头,家禽存栏37830只,肉牛出栏1552头,家禽出栏38557只。实现粮食总产量吨,粮经比例从XX年:调整为:。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林业、畜牧两大优势产业,全力实施现有资源优势开发,狠抓基础设施、烤烟、集镇开发、扶贫四个工作重点,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努力构建和谐新店。简称为“2142”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到XX年,争取实现下列目标。冬季农业开发2500亩。甘蔗3590亩。林业以红豆杉、核桃、花椒、膏桐为主,红豆杉种植2万亩;核桃5万亩;花椒3000亩;膏桐14万亩。烤烟2500亩。人均出栏一头猪,户均出栏一头牛。粮经比例达到6:4。解决所有村寨的人畜饮水困难。采取的主要措施: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优质农产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三、各项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林业产业。新店乡依托两个林场,是丘北红豆杉发展的起源地,目前,全乡共种植红豆杉6000余亩。实践证明,红豆杉在新店乡有得天独杉,面积约2万亩。在发展红豆杉和核桃方面,认为需要有以下政策扶持:一是由政府制定政策,由政府或企业扶持种植户补助苗木费,等出效益后再从种植户的收益中扣除;二是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哺育管理;三是由企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提供市场销售保障,减少风险。今年初的冰冻灾害,使全乡大部分林农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据统计,全乡受灾面积3300亩,成灾670亩,冻坏幼苗10万余株,毁坏林木万株,造成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结合实际,为做好灾后恢复工作,需要以下扶持政策:一是希望上级林业部门提供苗木补助,帮助农户做好补栽补种工作;二是给予解决所毁林木采伐指标,使被毁林木尽其所用,降低林农经济损失。畜牧业。1、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地理条件及气候因素的影响,生猪发展缓慢,乡内能繁母猪较少,优良种公猪缺乏。加之生猪饲养在高寒山区生长较慢,科学养殖水平不高,存在着与人争粮的现象,所以精料投入较少,生猪生长和发展缓慢。二是在山羊发展方面形不成规模,农户实行散养放养管理模式,其品质个体较小和生长缓慢。三是在大牲畜肉牛发展方面,大部分群众没有把肉牛发展作为商品化方面转移,多数农户只饲养一至两头牛作为役用,而且由于我乡群众散居,民族杂居,地势路途较险较远,肉牛杂交利用率较低,覆盖面较少。那种以“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为花钱”的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存在。四是没有较大的畜牧牲畜交易市场,牲畜市场信息闭塞,群众所养家畜到市场上卖,路途较远且交通不便,导致了牲畜贩卖户到家中收购,由于缺乏较大市场经济信息,所卖畜禽都比市场价低,其次我乡缺乏一个涉牧企业带动发展和经营,导致群众散养零卖,畜牧经济效益和回报较低。2、养殖大户扶持情况。全乡扶持养猪户10户,秸秆养羊户20户,养牛户10户,养禽户2户。乡畜牧兽医站对以上养殖示范户采取定期免费防疫注射、驱虫、健胃、畜厩改造与消毒,及科学饲养管理等,走“以点带面、以户带村”的科技示范路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畜牧业发展思路。根据全乡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适宜养殖的品种有黑山羊、牛、生猪、家禽等。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建一个牲畜集转育肥场,把全乡各地瘦弱牲畜集中育肥后转卖,并以该场为中心组织外调、销售活动,扩大全乡畜牧产品流通规模。同时,突出山羊、生猪发展重点,以村民委为单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学饲养率,努力使畜牧养殖最终实现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4、今后发展建议。一是由政府牵头引进畜牧发展企业,以企业联动市场,扩大市场流通。二是建议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每年开展两次技术培训会。5、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出台和制定有关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相关项目和资金,扶持农户和企业,夯实全乡畜牧业发展基础。二是增加基层技术岗位编制,壮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力量。提高村室兽医防疫员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农业产业。1、灾后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XX年小春作物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受灾面积14324亩,其中,小麦5635亩,蚕豆1182亩,洋芋110亩,豌豆6880亩,蔬菜527亩,小春作物大面积减产已成定局。鉴于上述情况,目前群众主搭建平台调整结构培育特色促进农民稳步持续增收润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报告一、乡域基本情况润津乡位于克东县中南部,东与玉岗镇接壤,南与昌盛、千丰毗邻,北距县城9公里,200国道、克通、克昌公路呈穿乡而过,交通便利。全乡区域面积210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6383人,耕地面积亩,属典型的农业乡份。XX年全乡国民生活总值258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50元。几年来,润津乡紧紧围绕“奶牛强乡,农业富民”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和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做好农村产业调整,全乡现有奶牛养殖园区11个,奶牛存栏1873头。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9%。仅此一项今年创造人均纯收入1500元,奶牛业已成为我乡一项阳光型支柱产业。特别是今年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以来,全乡共落实土地规模经营面积亩,其中大豆规模种植98173亩,玉米90827亩,特色种植10000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78%。节约劳动力近1XX人,全部外出务工。目前全乡劳务收入达5600多万元,占总收入的26%。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地转型二、三产业从业者,至今,全乡的产业结构成效显著。二、主要经验做法润津乡属于传统的农业乡,和全县大多数农业乡镇一样:受传统农业思维影响大,工业发展底子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弱,土地分散经营生产效率低。如何依托土地优势,跳出传统农业圈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群众收入,是值得我们重视并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乡立足实际,坚持以盘活土地资源、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科学规划园区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用活资金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润津特色的农民持续增收之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三农”工作的核心。因此,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首要任务。一是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干部威信,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太安的养鸡厂、同意、和平的温室大棚等等,均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作成功。二是坚持开展党性教育主题、“党员先锋论坛”、党内民主生活会、“四赛四比”、评星挂牌等五项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了刘国华、赵凌学、张跃明、杜平、王宪等一批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三是利用党建示范区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创建、“百千万”工程三个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意、和平个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调整土地600多亩,积极发展葡萄、蔬菜大棚等产业。科学布局园区建设为实现产业的集约发展,我们围绕区域优势和乡情特点,立足富乡裕民,打牢基础,扎实推进,科学规划,稳步发展,力争三到五年内着力构建“四区一中心”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平台。一是立足国道,发挥优势,着力构建北部观光生态旅游区。即依托得天独厚的交通使得优势,在和平村和同意村发展葡萄园和蔬菜大棚,在202国道两侧真正形成一条观光旅游农业带,目前润津乡已在两村新设完成大棚150栋,今年基本见效。二是打牢基础,扎实推进,着力构建西部奶牛集中养殖区。即依托前期全乡奶牛生产基础,在万民、理善、同意、和平等村构建标准化牧场。建千头牧场1处、500头牧场2处、200头牧场6处。使奶牛存栏今年达到1500头,五年达到5000头,实现人均纯收入3000元。三是围城沿路,分步实施,着力构建东部城郊瓜菜和特色农业区。依托地缘优势及种植习贯,即在东部永胜、礼让、安业、吉利、太安、人和、忠信、建设村重点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今年年每村已落实连片种植500亩,总面积全部达到了1000亩以上。重点发展万寿菊,板蓝根、黄烟高粱、大葱、大蒜、白云豆、白瓜籽、水飞蓟、红小豆、油豆角和保护地蔬菜,实现人均纯收入1000元。四是依托资源,招商引资,着力构建润津乡工业贸易集中区。在原有工业基础之上,在和平村202国道两侧,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引进不有进县园区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具体按产业发展链条重点发展水果罐头厂、葡萄酒厂、白酒厂,油坊、新型建材厂、果菜禽畜肉保鲜冷藏中心、物流中心。五是注重辐射。构建现代村级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规划已到位,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已建设大棚150个,已完成12年建设目标,奶牛生产集中区已初具规模。特色种植农业区,基本完成种植任务指标,目前,润津乡通过打造“四区一中心”,已带动200余名劳动力就业。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是依托农村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流转,破解生产效率低的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机、大豆,克东县润禾、建福果疏专业种植合作社、永胜现代、和平海龙地农机等35个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乡的李子、蔬菜规模经营、集中销售,远销北安、黑河等地,效益是流转前的2-4倍;全乡2个千万元大型农机合作社共购买40多台大型农机,组织流转土地万亩,培植了一批种植大户。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不仅获得流转收益,有的还被返聘到合作社打工,更多的则外出务工、经商等,获得工资性或经营性收入。二是依托项目建设,陪植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区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