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依据材料一,概述唐朝对外开放的特点,三个材料体现出了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材料题一1、材料一: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府规定商人不许当官,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能与贵族通婚等。材料二:宋朝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考中就能做官。每到进士考试结果张榜公布时,富商大贾争相派豪华的“择婿车”挑选新科状元做女婿。商人通过与官员、皇帝等联姻,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地位不断提高。2、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制则放宽了尺度,允许商人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这些说明了什么?你若是当时的一个应试举子,对政府的这一举措持何态度?答: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歧视的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歧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3、材料一“朝廷在故都(指东京开封)地,实仰东南财赋,而呈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材料二北宋时,南方人口已达一千一百多万户,占全国的60强,而北方则只有六百多万户,占全国的40弱。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2)你能说出这种现象的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4、材料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苏州、湖州水稻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南宋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5、你能描述宋代士农工商的生活状况吗?答:宋代的统治阶级包括皇族、官撩;地主。士农工商是社会的中间力量,是社会的主干。“士”指读书人,“士”普遍受到尊敬,社会地位较高。因为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大兴科举制,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身份的限制,“士”是国家官僚阶层的后备军。“农”指农民,有自耕农、半自耕农、无地佃户之分。他们是国家赋税傜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半自耕农都有或多或少的生产资料,可以过着给自足或维持温饱的生活。而佃户没有土地,只能靠承租地主的土地生活。,受的剥削较重;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工”指各种手工业者,这个阶层人数不少,多集中于城市、集镇。他们们依据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不同行,每行推选出行首,一般由行首出面揽活,他们受雇一天即付一天工资,人身相对自由一些。“商”指商人,有坐商和行商之分,随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认为经商是可耻之事,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请回答: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中华”指汉族,“朕”指唐太宗(李世民)。当时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位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友好,“和同为一家”。(2分)借鉴意义:如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或者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只要学生能答到友好、平等、发展即可)8.读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南到余杭、北到涿郡隋朝;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A.通济渠B.永济渠C.会通河D.邗沟运河C段是在哪个朝代时开凿的?在当时的北京附近还有一段,叫做什么?此时,能与运河相比的另一条南北运输通道是什么?元朝通惠河从刘家港至直沽的海运线。(4)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1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主要出使哪个国家?玄奘主要出使印度。材料二中的鉴真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日本。依据材料1,2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开放以上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1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材料三:“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思想家培根问题:材料一画面精美,选自哪一经卷?哪一朝代印制的?在当时采用了什么印刷技术?(3分)金刚经,唐朝,雕版印刷术。(3分)材料二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1分)从材料中找出你的判断依据。(2分)活字印刷术。(1分)北宋的新印刷术、排版印刷。(2分)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1分)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3分)中国人发明的。(1分)这三项发明分别指: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3分)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试举一例说说我国古代这些发明有什么意义?(2分)如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2分)材料题二11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材料二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材料三清明上河图交子图概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历程和原因?(5分)从唐朝中后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结合材料二、三,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出现了商业繁荣的集市、城镇、城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平高级中学XXXX学年高三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卷第I卷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B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宗法制度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2有史家提出:在晚唐和宋代定型的艺术、文学类型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一直影响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下列各项史实及其影响,不能论证其观点的是()A分散相权的三省制度B重视程序的八股取士C万口相传的李杜诗篇D豪放婉约的宋代词苑3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B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C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D西周土地兼并的严重4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5“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君权神授B格物致知C心外无物D天人感应6有学者认为:“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首先打垮了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进而剥夺了清帝国的财政税收大权。”英国“首先打垮了”清朝“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A鸦片走私B军事进攻C迫签条约D商品输出7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8图1内容反映了苏区人民踊跃捐款支援根据地政府和红军的历史情景。人民踊跃捐款的主要原因是A红军反“围剿”的胜利B土地革命的成功开展C根据地面积的日益扩大D日本法西斯的全面侵华9郭斌铄教授曾这样评价一位中国近代思想家:“先生于图1中西治术学理,实能究极源委,有以探其异同得失之所在?其翻译西书,志在补偏救弊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