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文物调研报告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调研报告文物资源是先人留下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的再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显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也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使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一、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经过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我县至今有省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31处,已公布的重要文物保护点70处,及200多处登记在册的地面文物。这些被各级人民政府公布或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唐宋窑址、明清古民宅、古桥梁、古墓葬、摩崖石刻、名人故居和革命纪念地等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县六千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尤其是构筑在海岸线上的40余处明代抗倭遗址,更是我县人民抗击外敌侵扰的历史见证。近年来,我县库藏文物的收藏量也显著增加,器物类从原有的数十件增加到目前的XX多件,字画从百余件增至千余件,另有古籍6000余册,宗谱80余种,还有大量的碑刻、墓志铭、工艺品与革命文物等等,为我县建立博物馆、展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对地下文物的保护,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在目前经费紧缺又无博物馆和专用库房的情况下,对已知的古墓葬、古遗址、古窑址等地下文物,尽力做好原地保护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报批发掘,进行科学研究。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地下遗址,只要一得到信息就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从不遗漏。近几年,先后抢救性调查发掘了万家山墓葬群、黄土岭墓葬、何婆岭墓葬、象山三中古墓葬区、大溪蒋村宋代古墓、黄狗山宋代瓷窑残址、花岙岛古代遗存等,尽职尽力做好了塔山路东首延伸段的塔山遗址的保护工作,使一批面临厄运的地下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多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石浦城隍庙、大徐殷夫故居、丹城石屋、丹城姜毛庙、东门岛灯塔、东门岛天后宫、王家谟烈士墓、陈汉章先生墓、爵溪街心戏亭等十余处省、县级文保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然的保护。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仅落实专人值班和法人代表负责制,做到24小时不断人,还加强“双铁”安全保护措施,实现“110”报警联网,单位职工双休日、节假日轮流值班。文物部门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监管好库藏文物的安全,XX年被评为宁波市文博系统安全先进单位。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县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如丹东街道林海赤坎游仙寨,寨城护体石墙大部分被拆,寨城内建有非法庙宇和水泥面道路,寨城东边新建的公墓区严重破坏了环境风貌;丹城塔山遗址保护区外沿修筑道路时不经勘察调查就动工,破坏了地下遗存;基建工程中民工挖沙掘土暴露出土文物擅自捣毁或私藏现象时有发生;爵溪街心戏亭周边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等杆线密布,不仅破坏环境和景观,还存在严重隐患;王家谟烈士墓旁屡建养鸡场,鸡粪遍地,臭气熏天,严重破坏环境;陈汉章先生墓区“缀学亭”围栏及墓道石凳被毁,纪念壁上先生瓷像遭砸;石屋景区乱建违章建筑等等。更有一些文物急需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如爵溪街心戏亭后厢房年久失修而破旧;陈汉章先生故居“缀学堂”房屋倒塌急待整修;许多古建筑电线老化隐患严重;王家谟烈士墓区通道严重毁损;第五批文保古建筑单位励氏宗祠、东陈鉴公祠等的维修,因缺专项资金无法启动。(二)原因分析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一直以来,有些领导和有关部门视文物保护为包袱,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障碍,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物的价值。如古建筑保护中有人认为这有损于城市建设的形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一拆了之来对待文物保护,或者要算眼前的经济帐,保护文物要花多少钱,而拆后搞开发能赚多少钱。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不仅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素材,而且文物资源可直接或间接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2、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从我县情况来看,全社会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一些地方领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地占有出土文物,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如爵溪城墙非法建筑时有发生,环境风貌遭到严重破坏。3、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文物保护虽然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由于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规划等执法部门,由于没有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关系,所以造成文物被破坏情况发生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被处理。如丹城赤坎游仙寨遗址内建有非法庙宇和道路,文物部门无力处理,相关部门由于职责关系,相互推诿。4、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文物保护,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在今日象山、象山人民广播电台、象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刊出、播出全面介绍象山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一、我市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周口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十分厚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物遗存十分丰富。经过3次全市文物普查,迄今已查明不可移动的文物点达8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县级39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全市各级文物保护、研究机构收藏各类藏品达5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达5000余件。目前,全市共有市、县、乡三级文物保护管理组织190多个,文物科6个、文物考古管理所1个、博物馆9座、文物管理所7个、纪念馆2个,干部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有较高保护管理水平的专业队伍。多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及其文物行政部门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增强文物保护法制意识近年来,文物主管部门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即宣传工作面向领导、面向群众、面向基建单位。坚持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注重宣传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注重宣传的效果和质量。文物保护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市每年都开展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编印材料、举办展览和培训班、免费发放文物保护法单行本及宣传画册、义务鉴定文物等多种形式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文物保护成果。平时注重对文物勘探成果和考古发掘动态及时通过新闻媒介给予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普遍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文物意识和法治观念。强化安全措施,文物安全健康有序市直及各县文博单位近几年着力改善了基础设施,新建维修了文物库房,充实更新了安全设备,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加强馆藏文物安全工作;狠抓系统安全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对文物库房死看硬守;建立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和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督促整改,连续实现了13个馆藏文物安全年,连年受到省公安厅、省文物局的表彰;建立田野文物业余保护员制度,发展业余保护员700余人,义务巡查看护田野文物,全市多年未发生大规模的文物犯罪案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文博单位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社会效益进一步彰显目前,我市博物馆建设实现新突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周口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布展装修,淮阳中华姓氏博物院已经奠基;博物馆呈现多元化发展之势,民营博物馆异军突起,郸城展示农耕文化的民俗园、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已经省文物局批准注册成立;积极推进文物资源社会共享工程,我市已有平粮台古城博物馆、项城县博物馆、鹿邑县博物馆、扶沟县博物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等5家国有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惠及民众。积极修缮文物建筑,文物旅游网络初步形成我市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这为我市文物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支撑。市文物部门根据轻重缓急,本着“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先后采取动员社会力量、引进外资等方式筹措资金亿元,争取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对太昊陵、太清宫、老君台、关帝庙等14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彩绘,对重点保护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进行了拆迁,逐渐恢复其原貌,文物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太昊陵庙、陈楚故城、(转载于:写论文网:文物调研报告)弦歌台3处景点被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列入了国家级旅游专线“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和“孔子周游列国线”。我市已经形成了以一陵一庙一台一宫一寨等文物景点为龙头的周口、淮阳、鹿邑“三点一线”和周口、项城、淮阳“金三角”旅游线。而以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吉鸿昌故居为重点的红色景点也正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目前,我市各个文物景点每年累计接待观众600多万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近几年太昊陵的门票年收入已达到了五六千万元,周口关帝庙、鹿邑太清宫等文物景点收入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开展文物勘探工作,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市文物部门以“市局统一管理,县市密切配合”的管理模式,坚持“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方针,配合南漯高速漯界段、商周高速周口段、大广高速周口段、许亳高速周口段、漯阜铁路改造等工程建设,实施建前文物勘探,共发现古遗址9处,古窑址5处,灰坑9座,古井15眼,窖藏1处,古墓1202座,出土文物1558件,其中一些文物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取得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出版专著有周口历史文化通览历史卷、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周口文物与考古研究、太昊陵、周口文物、周口文物考古研究与探索等10部,发表考古发掘报告、简报20多个,论文80多篇。基本弄清了全市文物分布状况和时代发展序列,对弘扬我市传统文化,传承古代文明,发展文化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市馆藏文物对外展出频繁。XX年4月,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澳门博物馆为迎接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