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材料一,我国西部某地区(XX河北承德模拟)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2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选A。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选B。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至XX年冬季彻底干涸。据此回答1112题。11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ABCD12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连续多年气候大旱严重超采地下水蒸发量突然增大湖泊旅游业的发展ABCD解析:第11题,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由于水源短缺,湖泊干涸,造成了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第12题,“安固里淖”干涸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干旱外,与当地过量开采地下水也有关系。答案: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较为肥美的草原。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化不断发展,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减,湖水变咸。图示为呼伦贝尔地区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沙地形成的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过度樵采ABCD9呼伦贝尔地区的发展方向是()A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退耕还草,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和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C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D建设自然保护区,变畜牧业为旅游业解析:第8题,图中沙地为呼伦贝尔沙地。近年来,过度放牧和过度农垦导致该地区荒漠化加剧;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是沙地形成的自然原因;过度樵采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的绿洲地区。第9题,呼伦贝尔地区位于东北地区西部,为草原牧区,该地区应该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业,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答案:(XX济南联考)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810题。8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9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土壤酸化D地面沉降10为促进图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解析:采用麦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面风沙侵蚀;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而出现盐碱化;沙漠景观和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非洲的萨赫勒地带(下图)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第45题。4.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A.土壤污染B.水土流失C.湿地萎缩D.土地沙化5.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减小风的侵蚀力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减轻流水冲刷A.B.C.D.答案:解析:第4题,萨赫勒地区位于非洲北部,位于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耕种业,大片圈地租地进行不合理耕作容易导致土地沙化,故D项正确。第5题,收获后留茬的方法可以减小风力侵蚀,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水分(类似于我国宁夏中卫的草方格沙障),故A项正确。当地降水较少,流水的冲刷作用并不明显。(XX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45题。4P地与Q地相比,P地()A年大风日数少C年降雪日数少AB年降水量多D沙尘暴日数多BCD5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削弱风力改变气候类型恢复地表植被ABCD下图为某河流流域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流所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有()热带雨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ACBD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为亚马孙河,该河流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及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答案:C2该河流与长江相比,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原因是()A河网密布,交通不便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地表崎岖,水流湍急D矿产资源贫乏解析:该河流主要流经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故综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答案:B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XX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XX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XX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46题。4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平原面积广阔ABCD()。5导致亚马孙雨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ABCD()。6下列保护雨林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解析第4题,亚马孙雨林分布广与大气环流、地形、暖流等因素有关。第5题,过度的迁移农业是为了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仅依靠迁移农业是无法脱贫的。第6题,设立国际基金,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使当地受益,解决了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延边二中XX-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XX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遭受暴雨侵袭,在抗洪救灾中,3S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1国家气象台工作人员通过卫星云图等技术手段对本次暴雨天气进行了准确预报。卫星云图主要依靠什么技术获得的。ARSBGISCGPSDPTS2在暴风雨中,救援司机要准确判断自己的所处位置和前进方向,主要借助于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图示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变暖4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57题。5、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6乌鲁木齐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XX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集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7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89题。8P地与Q地相比,P地年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年降雪日数少沙尘暴日数多ABCD9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截留水分改变气候类型削弱风力改变植被类型ABCD读XX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预测图,回答1011题。10与XX年相比,在我国XX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水电11下列关于XX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XX年基本持平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图甲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表材料,回答1213题。编号结构模式投入产出比产值林网粮食蘑菇1:林网枣粮草莓1:林网桃粮蔬菜1:林网苹果粮食蘑菇1:12.图乙中甲河下游地区是重要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自然因素是A土壤贫瘠B光照弱C水源不足D热量不足13甲河流域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积极试验各种林农结合的生态农业,上表为部分试验的效益成果。其中,林农生态模式的每亩净收益最高的是ABCD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