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董红敏】一等奖课桌有多长【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152页【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测量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测量知识,“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它将为以后学习“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作准备。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实践活动中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测量物体的长度,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等。【学生分析】 据观察,大多数一年级学生只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比如说,做连线的题目时,许多学生就用尺子画线。但尺子上的刻度是用来做什么的,知道的学生并不多。可以说,学生对测量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对长度单位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寻其秘密的欲望非常大。有的学生甚至拿起手中的尺子反问我:老师,那你说尺子上的数字是做什么用的?可见,学生想知道的欲望是较强的。本节课是长度单位的起始课,对这些没有什么知识基础而又好奇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因为他们对测量缺乏经验,所以对测量单位的理解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估测物体的长度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与物体实际的长度差距较大等等。【学习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对长度进行估测。 3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长度进行测量,体会厘米的含义。 4在合作、讨论、操作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活动时间分配:3分钟) 教师:课桌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它的帮助,可是有谁了解它,知道你们的课桌有多长,有多宽呢?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朋友,研究“桌子有多长”。(揭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课桌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自己的身边就蕴含着数学知识。) 活动二:统一长度单位(活动时间分配:12分钟) 1摸一摸:摸一摸我们桌子的长,比划一下,感受桌子的长。 2学生动手操作:你们还有什么办法知道我们的桌子有多长。两人合作,用学具袋中的工具测量自己的课桌的长。 3各个小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把结果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4讨论:刚才我们在比划的时候,桌子的长度是一样的,现在怎么不同了呢? 生:因为有的是用铅笔量,有的是用橡皮量,工具不一样。 师:对,是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同。那如果都用铅笔量,会怎么样? 生:也不一定相同,因为铅笔也不一定同样长。 师:那么用什么量好一些? 生:用尺量。 5教师小结:尺子是人们量长度通用的一个工具,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它是米尺的一部分,看一看尺上都有什么?把你的尺子拿出来,你知道什么?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教学设想:本环节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比划-测量-讨论-激疑。先让学生比划一下,感受桌子的长,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大致的感官认识;再让学生动手测,了解自己的课桌有多长;然后在测中议,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的结果各不一样;最后激疑,水到渠成地抛给学生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从中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活动三: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活动时间分配:10分钟) 师:谁来说一说,在尺子上你都看到什么了?(同桌讨论) 1有数字,第一个数字是0,有小格,每格长度是一样的,有字母cm。 2教学“cm”:是一种符号,是厘米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 3认识1厘米 请你在你的尺子上找到1厘米。 怎样记住1厘米?小组同学互相想想办法。 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除了能找到1厘米外,你在你的尺子上还能找到几厘米?(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是一个“找一找”的活动环节,小小的尺子中有许多的小秘密,需要我们来找一找。如:找一找你在直尺上的发现,找一找一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几厘米有多长。通过找的活动,让学生在认识刻度尺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和体验。然后现由浅入深,由先认识1厘米,再认识几厘米,逐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这样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活动四:量一量(活动时间分配:5分钟) 1电脑演示:铅笔有多长? 2估计一下,我们数学书的宽有几厘米?两人合作再量一量,它到底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不只是落实在表面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掌握一定的测量技巧和技能。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班级人数多,我让学生从两人合作开始,学生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习题设计 1第一题。 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书、铅笔和食指的长度,写出来,再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填出来。当学生测量不是整厘米数时,指导学生怎样按照整厘米数读出数值。学生测量完后,全班讲评。 2第二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独立完成题目。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第三题。 让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完成,然后跟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对于小熊没有量对的题目,全班交流,应该怎样量才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最好从0刻度开始测量,这样一来比较容易看出物体的长度,不会把测量结果看错。如果从中间量,像小熊那样从5厘米的地方开始量,把5厘米的地方当作0刻度,一格一格数,看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紧紧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尤其是注重对学生估计意识的培养及操作能力的训练,对“厘米”这一概念的理解通过具体的活动和练习来落实。在教学活动中,虽然学生估计的结果与实际长度还有些差距,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估计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对“厘米”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巩固所学知识,突出教学重点,又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