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通辽实验中学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卷(选择题 每题1分,共计44分)读下图回答1-2两小题。EE1.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2. 在第二幅图中由B 向A的最短航向是( )A.一直向西北 B. 先东北再东南 C. 先西北再西南 D.先西南再西北3. 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 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方向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读如下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面4-5小题。4. 四幅经纬网图中,A. 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A. 甲、乙B. 甲、丁C. 乙、丙D. 丙、丁5. 站在四幅图中的A、B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A. 甲图中的A点和B点 B. 乙图中的A点C. 丙图中的A点和B点D. 丁图中的A点6. 读 “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 B. C. D. 7.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黑点表示某人所处的位置) ( )A. B. C.D.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等,读后回答下面8-9小题:8.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9.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C. 丁乙甲丙D. 丙丁甲乙10. 下面四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判断四幅图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下面小题。11.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B. C. D. 12. 若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 1 100 1 250 B. 1 100 1 350C. 1 500 1 250 D. 1 500 1 350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D是山谷,EF是山脊B.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C. 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D. A地比B地降水多14. 该处山脉走向为( )风向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15.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 )A. 599米 B. 101米 C. 198米 D. 298米该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6. 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 B. C. D. 17.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A. PK或QK B. MK或NK C. AK或BK D. CK或DK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1819题。18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A东南方向A1B1 B东南方向A2B2 C西南方向A3B3 D西北方向A4B419对图示区域地形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平原为主 B西北坡落差大C东北坡坡度小D以丘陵地形为主N下面左图示意野外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左图中太阳能光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能光板倾角。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对定位灯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RS系统感知警示灯亮闪而报警 B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大C救援方可以通过GIS实现精确定位 D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增大21.若将该定位灯标安装在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500550米,突遇山洪暴发能及时报警 B乙地500550米,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C丙为谷地低平,方便露营游客手机充电D丁地陡崖,可为攀岩运动者提供照明右图示意东北地区的气温、降水分布情况,读图回答22-23题。22图中乙地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好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人口密度小,适合机械化生产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23图中甲地位于大兴安岭山区,其农业发展的最佳方向是A种植春小麦 B发展畜牧业C发展林业 D发展基塘农业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 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 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 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25. 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 资源短缺 B. 劳动力短缺 C. 环境质量下降 D. 农产品供应不足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2627题。26. 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 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 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 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 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27. 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 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28.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 B. C. D. 29.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完成3031题。30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A汽车零配件生 B节能环保产业C服装鞋帽生 D高端装备制造业31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但见效不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一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转入量一转出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2.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东部的交通条件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西部的资源状况西部的劳动力价格A. B. C. D. 33.图中A. 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 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 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 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喀什是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个重要城市。喀什地区具有丰富独特的资源。2013年是国家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的第三年。现在喀什正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4. 喀什地区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A. 资金、技术 B. 原料、劳动力C. 动力、土地 D. 市场、设备35. 我国沿海大型纺织集团在喀什建设“农场轧花厂纱线厂”产业链,其最主要原因是()A.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形成集聚效应B. 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C. 享有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D. 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优势突出36. 产业转移的实施对该地的影响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城市化进程使生态环境改善 延长了产业升级时间A. B. C. D. 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地图,回答下面小题。37. 图中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可以是( )A. 冲积扇 B. 河流沿岸平原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38.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热量充足B. 太阳辐射强C. 水资源丰富D. 土壤肥沃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囊括白洋淀整个水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白洋淀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读白洋淀流域图,完成3940题。3920世纪80年代中期,白洋淀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流域内降水量和蒸发量小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C上游修水库导致入湖水量减小D工农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40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保护和恢复白洋淀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填埋部分河道作为建设用地C暂缓开发区域经济D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41. 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8090年代初从日本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 服装制造业 B. 钢铁工业C. 生物制药工业 D. 化学工业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 产业基础良好 B.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 腹地范围广阔 D. 技术水平高43. 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 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 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C. 虚线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