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度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年底到,交通忙,载游子,送归客”,表达了深存于中国人心底的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追根溯源,与这种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2“(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 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 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3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胜数。”材料所揭示的深层信息是( )A 分封制遭到破坏B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C 诸侯国相互厮杀D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4“王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材料中的“王”是指( )A 周文王B 周武王C 秦孝公D 秦始皇5假如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位高官应是( )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6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 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 23 个儿子和 1 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血缘分封的长 期存在说明了( )A 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B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C 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D 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7唐玄宗天宝初年,设置十节度使,节制边疆军事力量(其分布见下图),由下图可知,此时( )A 节度使严重威胁中央集权B 疆域扩大推动行政制度变革C 节度使重在保障边疆安全D 节度使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8“收敛藩镇,权归于上,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欲专大利而无受其大害,遂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特与古异,而威柄最为不分。”材料描述的是( )A 秦朝统一后推行的郡县制B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现象C 北宋解决地方割据的措施D 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9南台备要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 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10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与“封建”时说:“集权与分权乃是一切国家权力统治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犹如广阔光系的两极。向心力与离心力构成一种弹性张力,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材料表明作者主张( )A “郡县”优于“封建”B “郡县”与“封建”都有其合理性C “封建”优于“郡县”D “郡县”与“封建”矛盾无法调和11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坐着在议事,各自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电视剧乙:河南府爆发洪灾,内阁的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户部、工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 B 汉、宋 C 秦、明 D 明、清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3唐代任官制度规定,五品以上髙官的任命,先由中书门下 审核,然后以君主的名义颁发委任状,六品以下则由吏部任命。但是,谏官补阙(七品)、拾遗(八品)和监察御史(八品)的任命方式却与五品以上高官完全一样。这反映了唐代( )A 三省体制制约了皇权B 官吏任命方式相对混乱C 监察与行政职权分立D 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4“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15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反映了( )A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B阁臣利用皇权参与政治C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D内阁制初具民主协商性16清会典中有记载:“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对该机构的描述有误的是( )A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B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 有官无吏,职有定员D 提高办事效率,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17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A 孝、廉的选官标准 B 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 科举考试的办法 D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在清代,“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降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腾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矣。”这主要表明科举制( )A 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 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C 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D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19下图中君臣礼节的变化,从本质上说明( )A 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B 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C 皇帝与大臣的地位不断变化D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20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权至上的后果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 君主专制被颠覆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21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疏远)”趋势。这种趋势表明( )A 皇帝近臣权力极大 B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C 丞相成为中央权力中枢 D 君主专制的强化22“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了。”(梁启超)“周朝革命”和“汉朝革命”分别是指( )A宗法制、中外朝制度 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察举制 D宗法制、推恩令23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 )A 梭伦B 伯利克里C 克里斯提尼D 苏格拉底24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司库官被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这说明( )A 雅典政治体现了公平与公正的原则B 雅典治国仅有民主没有法律C 雅典的民主形式中存在权力的误用D 希波战争的紧张形势导致民主行为的仓促25有学者指出,“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这里旨在强调( )A 雅典民主制因外敌的入侵而消亡B 雅典民主传统仅通过著作流传后世C 雅典民主制对近代民主政治有重大影响D 雅典民主制战胜了中世纪的封建专制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秦始皇死后)秦始皇完成的统一大业并没有被摧毁,中国人高兴地看到暴政结束,有些人希望退回到秦以前的无政府状态去。随之建立起来的汉朝,承袭了秦始皇建立的体制。事实上,在中国延续二千多年之久的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材料三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四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类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材料二对“秦制”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其最终目的是什么?2018-2019学年度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这是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宗法制是中国古代家庭内部区分亲疏关系的制度,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郡县的出现是对分封制的冲击与破坏,且分封诸侯的权利应是周王室而不是地方诸侯,因此A项错误。完成国家统一秦不是楚,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秦国,因此排除C项。提取材料当中的关键信息楚庄王、韩桓惠王十年说明当时存在分封制,而“已破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