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电池工作原理,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第一组实验,(可以),(不可以),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第二组实验,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第三组实验,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不可以),(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 是非金属单质或金属氧化物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构成原电池的条件】,(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课题引入】,如何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探究问题】,返回,根据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设计一个原电池,并进行实验,烧杯,导线,电流计,砂纸,锌片, 铜片,硫酸溶液,工作原理,实验现象,实验器材,实验原理,【课题探究-实验探究】,负极锌片逐渐溶解,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返回,1、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 2、内电路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3、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及电极反应。,【工作原理的探究】,分组讨论,工作原理的探究-动画演示,【成果展示】,负极: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 2H+ + 2e- = H2 (还原反应),阴离子向负极迁移 阳离子向正极迁移,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1、电子:,2、离子:,3、电极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锌失去了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氢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产生了氢气,硫酸根向负极移动,从而形成了电子离子的定向移动,即,【工作原理】,实现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返回,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2+ = Cu + Zn2+,Zn,比Zn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CuSO4 、CuCl2等,设计成原电池并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迁移应用,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B,小试牛刀,返回,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Fe = 3Fe2+, 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 )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CD,小试牛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