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8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5页 / 共108页
第6页 / 共108页
第7页 / 共108页
第8页 / 共108页
第9页 / 共108页
第1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赏析,1.(2018衡阳,78)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1)(2)题。(4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 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 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A组 2018年湖南中考题组,五年中考,答案 (1)A (2)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涵的能力。“草盛”和“豆苗稀”的对比,透露了诗人这一天 去田间劳作的原因是杂草丛生,庄稼长势并不喜人。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决然返回家园,心甘情 愿地扛起锄头辛勤劳作的生活追求。A选项中的“灰心丧气”是错误的。 (2)本题考查领会诗人情感的能力。诗歌前六句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结尾 处: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的心意。“愿”就是指代前六句的内容,表达对田园 归隐生活的喜爱之情。挖掘得更深一点,体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知识拓展 把握陶渊明的生平,知人论世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曾做过几年小官, 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文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 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中国古代有不少维护人格、保持气节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一例。,2.(2018长沙,1011)古诗文阅读。(8分)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 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君子,指李白。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 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 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 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 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 坷的无尽感叹。 (2)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 (1)DE (2)因为李白和屈原都是被谗放逐的。(1分,答“被诬陷的”等意思相近的词语均可。)对 李白的无比关怀、思念(怀念);对李白不幸身世(命运)的深切同情;自身内心深处的悲苦。(3 分,每一点1分,意思相近便可。),解析 (1)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意象,分析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D.“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 一起被流放”“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错误,结合注释可知杜甫没有和李白一起 被流放。E.“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的表述是错误的。“文章憎命 达,魑魅喜人过”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可通过注释得知该诗的写作背景:李白 受牵连流放,途中遇赦,结合诗题中的“怀”解读诗人着重要表达的情感:对李白的思念与牵 挂。,方法技巧 诗歌客观题解题四考虑 考虑意象、意境的具体解读是否准确。 考虑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表达是否准确。 考虑写作手法辨析是否准确。 考虑主要内容、思想情感是否准确。,3.(2018怀化,1011)诗歌鉴赏。(8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2)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 (1)B (2)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 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思 念家乡”“功业难成”“凄凉悲苦”“愤懑不平”,答对两点给3分),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词语句的理解能力。“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 苦。B项中的“生活并不艰苦”是错误的。 (2)本题考查辨别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上片集中刻画边塞肃杀景象,属于描写;由 下片的“家”“归”“不寐”“泪”可知,下片主要表现军人思乡而归不得之悲情,属于抒 情。作者情感可结合具体词句感悟,如“浊酒一杯家万里”表达思乡之情,“燕然未勒归无 计”借用典的手法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哀伤。,4.(2018岳阳,2223)阅读王维的少年行(其二),完成(1)(2)题。(4分) 少年行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2)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 ”和“ ”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 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2分),答案 (1)慷慨从军,英姿勃发,不畏艰难,视死如归,充满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围绕“侠 骨豪情”“英雄气概”“爱国精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纵 犹,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中人物形象的赏析能力。品读诗句,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分析概 括人物形象特征。“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意即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 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慷慨从军、英姿勃发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意即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 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体现了少年不畏艰难、不惜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神。 (2)本题考查把握关键词的能力。“纵”,纵然,即使;“犹”,也,还。这两个词语搭配在一起,假 设某种情况,表让步,加强语气。,5.(2018永州,1213)古代诗歌阅读。(7分) 【甲】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乙】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甲】【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首联用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送寒之景点明已是寒冬时节。 B.【甲】诗颔联用“遥隔”二字表明作者远离家乡,因山川阻隔,不能归去。 C.【乙】诗首联细写旅途所见之景,点明行船地点,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D.【乙】诗颈联写江上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蕴含时序交替的理趣。 (2)试比较【甲】【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答案 (1)A (2)相同点: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不同点:甲诗怀乡思归,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 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一展宏图。矛盾之下,一片迷茫。乙诗在抒发 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情感的同时,也借新旧更替之常理表达了诗人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 神。,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甲诗首联描绘的是秋季之景,而非“寒冬”。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甲诗中,“乡泪客中尽”极言诗人的思乡之情,“迷津欲有 问”化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想要从政的想法,诗人把隐居与从政 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表达诗人茫茫的愁绪。乙 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 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在抒发诗人思归盼归的乡情的同时又流 露出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6.(2018益阳,1011)阅读杜甫登岳阳楼一诗,完成(1)(2)题。(9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 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 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 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2)请写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6分),答案 (1)B (2)抒情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情感:诗歌后 两联写登临之感:战乱不休致使诗人与亲朋之间音讯不通,贫病交加的诗人只得生活在一叶孤 舟之上,况且北望关山,战乱频仍,唯有老泪纵横。这些抒情诗句既抒写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 慨(穷愁潦倒、壮志未酬),更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虑)。,解析 (1)本题考查掌握诗歌常识、识记诗歌、理解诗句的能力。春夜喜雨的首联“好 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望岳的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 了”,设问起笔,“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到诗句中,是个 创新,很别致。诗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 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B项说三首诗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 亦没有运用修辞,是错误的。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分析情感的能力。诗歌首联点明诗人此行的缘起,颔联描绘诗人所看 到的洞庭湖壮阔的景色,颈联与尾联表达了诗人登上岳阳楼后的所思所感。分析诗句表达的 情感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采用恰当的模式作答:诗句大意+情感。,7.(2018张家界,910)阅读古诗,回答(1)(2)题。(3分) 春山望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1分) (2)放飞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2分),答案 (1)总领全篇,奠定全诗欣喜愉悦的感情基调。 (2)春天的夜晚,捧起澄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 馥郁之气溢满衣衫。,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首联的意思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 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倍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