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7页
第2页 / 共187页
第3页 / 共187页
第4页 / 共187页
第5页 / 共187页
第6页 / 共187页
第7页 / 共187页
第8页 / 共187页
第9页 / 共187页
第10页 / 共187页
亲,该文档总共1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非文学作品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题组一 2018年浙江中考题组,A组 20142018年浙江中考题组,五年中考,一、(2018衢州,12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4分) 阅读提示: 1.本文不需要全文精读,建议先浏览全文(约2分钟),再读文后题目,根据答题需要,选择重点内容阅读 2.配图中的字影不需要阅读。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三只眼传媒 2018-05-10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选入本卷时略去了三等奖),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 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 易被读者接受。 A 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 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 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B,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 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 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 当选一等奖。,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口头语言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 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 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 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忍不拔、希望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 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 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 启示。,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 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代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 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 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 “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的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 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 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 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 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两 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 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20011)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 新闻阅读参与讨论 1.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年度好标题的意义。(4分) 【链接材料】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 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 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 对方称 “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 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新闻阅读反思文本 2.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 合这一观点?(2分) 3.你认为本文的标题“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好不好?为什么?(2分) 新闻阅读关注来源 4.编者在文中配图,在文末标注信息来源,有什么作用?(4分) 新闻阅读评析观点 5.文中画线处的三个小标题关键词是“口语化”。人民日报好标题是否都具有口语化的 特点?请阐述理由。(2分),一、 1.答案 (示例)从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有些新闻标题常常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 所以,人民日报作为媒体人业务的标杆,进行年度好标题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能纠正不良 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不要被误导。 解析 结合材料可发现,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原标题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 腰”在一些网站上却变成了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 你家住址我知道等。而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则是这些网站为了吸引眼球,这显然是哗众取宠的行为。而人民日 报推选年度好标题的意义便在于纠正不良风气,同时也在业内树立好标题的榜样。 2.答案 B 解析 B写的是春节过后人们从家乡返程时,往往在行李箱中装满沉甸甸的物品,而这些物品 大多体现了奔赴远方工作的人对家的思念和依恋,与A相比,B更能体现人情味儿,因此选B。 3.答案 (示例)不好。这个标题尽管具有口语化特点,但不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且“竟然” 一词,表示意外,暗含否定,以此激起读者的好奇,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之嫌。 解析 作答本题时,需结合材料中对“好标题”的分析思考,比如“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口语化要有时代感”。但“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 这些”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但却没有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竟然”暗含否定之意,有 哗众取宠之嫌。 4.答案 (示例)(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文中的图片以及文末的信息来源都证明本文内容的真 实性,体现编者负责任的传播态度。(2)给读者提供信息来源,便于读者深入阅读时查证资料。 (3)新闻中的图片还可以丰富文本的呈现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解析 作答本题时,不仅需要结合问题答出标注新闻中的图片来源有何作用,还需考虑在新闻 中添加图片有何作用。标注图片来源的作用需要结合新闻文体特点作答,新闻承担着传播社 会信息的重要功能,因此比其他文体更注重真实性。同时需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标注来源的图 片在我们日常阅读新闻时发挥着何种作用。 5.答案 (示例)不是。有些标题的特点不能用“口语化”来概括。如“三更风雨行 英雄扶 摇去”,言简意赅,具有对称美,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和哀思,语言是典雅的。 解析 所谓“口语化”是指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而纵观文中所有标题会发现“三更风雨行 英雄扶摇去”等部分标题言简意赅,语言典雅,因此并非所有的好标题都具有口语化的特点。,二、(2018温州,57)阅读下面鲁迅入门读本的“前言”和“目录”,完成13题。(13分) 前 言,(1)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来教育国民与后代。那么,中国有哪些最基本 的、源泉性的民族文化经典呢?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至少应有五大经典:论语、庄 子、唐诗、红楼梦、鲁迅著作。鲁迅是和孔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并 肩而立的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 子”,这是一项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工程。,(2)作为集中了“20世纪中国经验”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与我们又是最为贴近的,许多人读 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 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具有中等文化程度 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3)“鲁迅与青年”本身就是一个讲不完的话题。鲁迅无论在其生前还是去世后都对一代又 一代的青年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这绝非偶然。这首先是因为鲁迅是一个“真的人”,A他敢 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鲁迅恰恰是在人们因为缺乏勇气和智慧 而停止思考时,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这里所表现的,正 是一种年轻人所向往的大智大勇的大丈夫气概。鲁迅追求“真”的彻底性更表现在,B他从 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藏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与失误。他敢于面对自身的 局限,更无情地批判自己。他从不以真理的化身自居,更拒绝充当“导师”,他将真实的自我袒 露在青年面前,和他们一起探讨与寻路,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能够结识这样一位“真人”本真、真诚、真率的智者,应该是人生之一大 幸。 (4)鲁迅同时是一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以口语为基础,又融入古语、外来语、 方言,将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极致,又极具个性与创造性。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够得 到精神的启迪以至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与美的享受。尽管初读时会有些困难,但坚持读 下去,自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而且常读常新。流连于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也是人生 一大乐事。 (5)正是出于这样两大基本信念:相信鲁迅其人其作品的魅力,相信当代中国有理想、有追求的 青年,他们的心是和鲁迅相通的,我们将这本鲁迅入门读本奉献于诸位面前。 (6)现在,请打开本书,走进鲁迅的世界。 钱理群,2012年2月4日 目 录,1.阅读“前言”,下列不是钱理群选编鲁迅入门读本意图的一项是(3分) ( ) A.用鲁迅作品为青年的精神发展打“底子”。 B.希望青年借助鲁迅作品更好地认识现实问题。 C.告诫青年不要把鲁迅当作人生导师。 D.引领青年走进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 2.从下列备选作品中任选一篇,在第(3)段AB中选择一处,结合阅读体会,参考示例,完成阅读 笔记。(4分) A.他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 B.他从不向读者(包括年轻人)隐藏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迷惘、不足与失误。 备选作品: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示例文中语句:把思想的探索进行到底,从不顾忌将会引出什么可怕的结论。 阅读笔记:藤野先生中,鲁迅去日本求学,是救国的不懈探索,也是思想的不懈探索。他写 到一群中国人围观同胞被枪毙时拍掌欢呼,这段文字让我想到,冷漠麻木的国民只能做无用的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这结论真的有点“可怕”呢。,3.鲁迅入门读本旨在引领青年走进鲁迅的世界。请阅读“目录”,根据本书的编排和选 择的文章篇目,探究编者怎样来达成这一目的。(6分),二、 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A项对应内容在前言第(1)段中,“鲁 迅是和孔子的文化经典,作为每一个中国国民精神发展的底子”。B项对应内容在 前言第(2)段中,“许多人读鲁迅的文章,都会感到他仿佛就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 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D项对应内容在前言第(4)段中,“鲁迅同时是一 位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大师”“流连于鲁迅所构建的汉语精神家园,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C项对应内容在前言第(3)段中,“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 友”,由此可知钱理群选编鲁迅入门读本是希望青年把鲁迅当作人生导师,C项表述 有误。 2.答案 (示例1)我选择二十四孝图,为A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