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2) 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3) 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2.过程与方法:(1)课堂上赏析、朗读;(2)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喻的感情,体会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二教材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祖国的抒怀之作。“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诗歌一方面从实处着笔。描写沦陷区阴暗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侧重于写意,对象征着 “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在感情的哀怨与欢快上完美统一,抒情风格变幻多姿。诗歌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教读本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美。课文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其思想感情的表达,主要通过形象的构成来实现。要引领学生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读中,宜采用联想想象欣赏法,引领学生把握意象的含义和全诗的感情线索,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三教学重点1、 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2、 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四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应用,理解象征意义;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标题、作者)(出示课件1)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出示课件3)(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读生字词,释义(课件4)锦幛(zhng) 荇藻(xng zo) 蓬蒿(Png ho) 憔悴(qio cu):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蝼蚁(lu y):“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3. 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记录停顿和重音。4. 教师总结后全班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教师点评然后再次朗读(齐读或个别学生范读)。(板书:) (三)问题研究:1.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归纳点拨: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点拨归纳: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四)巩固拓展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1)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2)“繁花如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3)“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4)“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5)“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6)“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新生活。(五)迁移。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课件8)(六)总结:这是一首优秀的诗作,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它丰富的意象,跳跃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强烈的情感,无不深深打动着读者。七板书设计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沦陷区:遭受蹂躏、支离破碎手掌的感受解故区:亲切温馨、和煦明媚 憎 凄楚忧愤 对 比 感情变化 热切期盼 民族复兴 爱 八教学反思现代诗歌的教学是一个难点。比起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困难了许多,特别是一些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要由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入手引导,化难为易。更重要的是朗读,读出感情,读出意蕴是关键。当堂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戴望舒(19051950),原名 。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诗稿和 。二、理解探究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2. 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 “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戴梦鸥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二、理解探究1.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2. 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象征手法,象征祖国。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