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了解西安事变的经过,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以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教学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许多城市也会在这一天拉响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么发生的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难以释怀,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二、新课讲授(一)九一八事变1.图片展示: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提出要求:简要叙述九一八事变的大致经过。学生回答: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早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后占领沈阳。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师生总结: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使日本有机可乘。3.教师讲解: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扩大侵略。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为了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日本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提出问题: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者是谁?有哪些危害?学生回答:时间、地点:1932年,长春。执政者: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危害:东北3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开始了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历史。这也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提出问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东北的抗日义勇军,杨靖宇等人组织的东北组织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等。(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教师讲解: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下半年,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为此,他们做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2.教师过渡: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三)西安事变1.教师引导: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89页文字。提出要求:分组讨论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学生回答: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2.教师讲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见下图)。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继续打内战。英、美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3.教师过渡: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阶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懈努力的结果。4.教师提问: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学生回答: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三、课堂总结面对九一八事变,我们要做的是铭记于心,勿忘国耻!要“月圆更怀强国志,知耻长谋福康安!”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逝者的血,生者的泪,提醒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的屈辱,并在铭记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板书设计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及历史思维能力。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围绕日军犯下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七七事变和淞沪会战为例,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学习中国军队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的精神。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要随时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要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教学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外西南,横跨永定河。古时乾隆皇帝曾在秋日路过卢沟桥,赞其良辰美景,遂赋诗“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发波平镜明”于此,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卢沟桥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石桥。1937年7月,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那么,日本是如何制造卢沟桥事变的呢?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又是怎样走上共同抗日道路的?南京大屠杀又是怎么发生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二、新课讲授(一)七七事变1.教师讲解: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了东三省,紧接着又向华北地区推进。到1936年,日军已经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北平城。战争一触即发。2.图片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提出问题:说一说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学生回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3.教师引导: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文字,找出七七事变的相关信息。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7月7日。经过: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借此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它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4.教师讲解:七七事变后,紧接着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入侵中国。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教师讲解: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军。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共赴抗日。2.教师引导: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92页文字。提出问题: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学生回答: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不久,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3.教师讲解: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4.教师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是动员并团结全民族力量展开长期抗战的根本保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三)淞沪会战1.教师讲解: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2.教师引导: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9293页文字。提出问题:淞沪会战中的英雄事迹有哪些?学生回答: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3.教师提问:淞沪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结果: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意义: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四)南京大屠杀1.教师讲解: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南京大屠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2.图片展示:出示教材第94页图片和下面的图片,控诉日军的暴行。3.教师强调:日军进攻南京城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无辜的生命向我们昭示的是人类用鲜血写就的祈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三、课堂总结日本帝国主义继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后,寻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它、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用心。板书设计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相关地图、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教学难点】保卫大武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中国,企图速战速决,一举。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