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膜炎疾病简介结膜炎占结膜病首位,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易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剌激,也容易受到感染和外伤,但结膜本身也存在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等诸多的天然防御功能,对感染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对预防和抑制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结膜组织中弥漫分布着各种免疫细胞,如T 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是重要的免疫屏障;正常泪液中也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溶菌酶、乳铁蛋白、分泌型IgA 和补体等,这些物质可清除致病菌,阻止细菌粘附到结膜表面,可限制细菌的繁殖,阻断感染过程。正常情况下结膜囊内可存有细菌,大约90% 的人结膜囊内可分离出细菌,其中35% 的人更可分离出一种以上的细菌,这些正常菌群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60%) ,类白喉杆菌35%) 和厌氧的座疮丙酸杆菌,这些细菌可通过释放抗生素样物质和代谢产物,减少其他致病菌的侵袭。当致病菌的侵害强于宿主的防御机能或宿主的防御机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如干眼症,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即可发生感染。发病原因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1.感染性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结膜炎症。2.非感染性以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最常见,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种化学物质也可成为致病因素。疾病分类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临床表现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是各种结膜炎的共同特点,炎症可为单眼或双眼同时/先后发病。1.症状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2. 体征结膜炎的体征是正确诊断各种不同结膜炎的重要依据。(1)结膜充血:结膜血管充血的特点是愈近穹窿部充血愈明显,而愈靠近角膜缘充血愈轻,血管呈网状分布,色鲜红,可伸入角膜周边形成角膜血管翳,滴用肾上腺素之后充血很快消失。(2) 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可因结膜炎的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脓性分泌物多见于淋球菌性结膜炎;粘液脓性或卡他性分泌物多见于细菌性或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可坚固地粘于睫毛,使晨起眼睑睁开困难;水样分泌物通常见于病毒性结膜炎。(3) 结膜水肿:结膜炎症致使结膜血管扩张、渗出导致组织水肿,因球结膜及穹隆结膜组织松弛,水肿时隆起明显;而睑结膜与睑板紧密相连,水肿表现不显著。(4) 结膜下出血:多为点状或小片状,病毒所致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常可伴结膜下出血。(5) 乳头:是结膜炎症的非特异性体征,可位于睑结膜或角膜缘,表现为隆起的多角形马赛克样外观,充血区域被苍白的沟隙所分离。裂隙灯下可见每一乳头内部都有一中央血管,并在乳头表面呈轮辐样散开。乳头实际上是来源于中央血管的渗出和炎症细胞,主要是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所导致的结膜肿胀。组织学上,将结膜上皮与其下组织锚固的细小结缔组织隔在乳头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结缔组织隔使乳头的大小限制在lmm 以内。这种锚状隔越到睑板上缘越少,因此翻转上睑时,睑板上缘处的结膜可呈波浪状,貌似巨型乳头或滤泡,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不宜用睑板上缘区域来分析乳头或滤泡的临床征象。沙眼常伴有明显的乳头增生。巨乳头的形成是由于起锚固作用的细小结缔组织隔崩解断裂所致,巨乳头的直径大于lmm ,多发生于上睑结膜,常见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接触镜性巨乳头性结膜炎。(6) 滤泡:滤泡呈黄白色、光滑的圆形隆起,直径约0.5-2.0mm,但在有些情况下如衣原体性结膜炎,也可出现更大的滤泡;滤泡的中心是淋巴样的生发中心和纤维组织,没有血管,但表面有血管分布。在儿童和年轻人中,正常情况下结膜尤其是颞下穹隆结膜也可见到的生理性滤泡。病毒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常因伴有明显的滤泡形成,被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或慢性滤泡性结膜炎。(7) 膜与伪膜:膜是附着在结膜表面的纤维素渗出,伪膜易于剥离,而真膜不易分离,强行剥离后创面出血,二者本质的不同在于炎症反应程度的差异,真膜的炎症反应更为剧烈,白喉杆菌引起严重的膜性结膜炎; ß-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淋球菌、腺病毒、包涵体等均可引起膜性或伪膜性结膜炎。(8) 瘢痕:结膜上皮的损伤不会导致瘢痕的形成,基质组织的损伤是结膜瘢痕形成的组织学基础。早期的结膜瘢痕化表现有结膜穹隆部缩窄和结膜上皮下纤维化,这种结膜下瘢痕可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远期并发症,如瘢痕性睑内翻和倒睫。如果瘢痕化过程持续发展,结膜穹隆进一步缩窄,即可出现睑球粘连;在眼部类天疱疮等慢性瘢痕化疾病的晚期,穹隆部完全消失,上皮角化,睑缘粘连。沙眼通常伴有明显的结膜瘢痕,出现在上睑睑板上缘的线状上皮下纤维瘢痕,称为Arlt 线,是沙眼的一个重要体征。(9) 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毒性结膜炎常伴有耳前淋巳结肿大。(1 0) 假性上睑下垂:由于细胞浸润或瘢痕形成使上睑组织肥厚,引起轻度上睑下垂,多见于沙眼晚期。(11)结膜肉芽肿:较少见,可见于结核、麻风、梅毒及立克次体等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诊断结膜炎的临床特征明显,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结膜炎的病因的多样性,相互之间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以下三个环节不容忽视。1.临床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首先根据患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可有一初步判断,如感染性结膜炎通常是双眼发病,并可累及家人;大多数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最先是一眼发病,而后另眼发病;沙眼的病变以上睑为主;而病毒所致的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则是以下睑为主;细菌性结膜炎的卡他症状更为显著;淋球菌所致的炎症则出现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这些病变特点皆有助于诊断。2. 结膜刮片的革兰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初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结膜的炎症反应特点,如果以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为主,常提示细菌或衣原体感染;如单核细胞增多或出现多核巨细胞,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上皮细胞胞浆内有包涵体,井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则提示衣原体感染。3. 结膜的细菌学检查结膜刮片和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病原学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如考虑是衣原体或病毒感染,可做实验室病原体分离或应用PCR 技术帮助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1.预防 结膜炎多是接触传染,故应提倡勤洗于,避免随意揉眼。提倡流水洗脸,毛巾、手帕等物品要与他人分开,并经常清洗消毒。对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更不允许到公共由于泳区游泳,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也必须洗手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如果一眼患结膜炎,必须告诉病人保护健眼不受感染。凡工作环境多风、尘烟等刺激者,应改善环境和戴保护眼镜,以防引起结膜炎。对公共场所如浴室、餐厅、游泳池要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2. 治疗(1)局部治疗1)冲洗结膜囊:结膜囊内有分泌物时,应进行冲洗,其作用主要是清洁,所用清洗剂应为无刺激性,常用者为生理盐水、2%3%棚酸溶液或1 : 5000 1 : 10000 升汞(或高锰酸钾)溶液,用洗眼壶冲洗。冲洗液须有适宜的温度。冲洗时,翻转眼睑,冲洗结膜面,同时用手指推动上下脸,使穹窿的分泌物也被冲出,同时头转向同侧,避免冲洗液流人对侧眼。2) 不要遮盖患眼: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盖,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如果病人畏光,可戴遮光眼镜。3) 局部用药:抗菌药物或抗病毒滴眼剂:根据病原学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眼膏:眼膏的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适用于睡前涂。腐蚀剂:腐蚀剂有很强的杀菌力,同时也腐蚀结膜表层组织引起坏死,如硝酸银,应用时直接涂抹患处,切不可触及角膜,涂后应立即用生理眼水冲洗。常用0.51% 硝酸银,滴眼时要翻转眼睑,将眼液滴于睑结膜上,滴眼后稍停片刻,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棉签蘸少量药液,涂于睑结膜表面,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急性期分泌物多者,效果很好,但不可长期应用。(2) 全身治疗:对于严重的结膜炎,如淋球菌性结膜炎、沙眼等,需结合全身用药治疗。角膜炎角膜炎(Keratitis ) 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有溃疡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绝大部分为外来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细胞层而发生的炎症。病因一、外因外因所致的角膜感染大多要具备两个条件:a.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脱落,b.同时合并感染。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容易发生感染性角膜溃疡。二、内因指来自全身的内因性疾患。角膜没有血管,所以急性传染病不易侵及角膜。可是角膜组织却参予全身的免疫反应,尽管其免疫反应的程度较其他组织的为低,但是正因为它没有血管,新陈代谢较为迟缓,才使 这种免疫反应变化持续经久,角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一种敏感状态,以致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性疾患,如泡性角膜炎等。三、邻近组织蔓延由于胚胎学上的同源关系以及解剖学上的连续性,蔓延到角膜上皮层的疾患多来自结膜,如严重的结膜炎多合并浅层角膜炎。病程一、炎症初起当炎症初起时,在角膜组织内就有或多或少的刺激原和游动细胞形成浸润,同时角膜组织充满液体,因而患处肿胀而混浊,甚至有时高出表面,即所谓角膜浸润阶段。二、角膜浸润角膜浸润: 其主要症状为灰黄色混浊、阴暗、无光泽,高出角膜表面。三、进行性角膜溃疡进行性角膜溃疡: 角膜浸润的进展结局有二:a.浸润被吸收。当角膜浸润尚未达到最高峰时,炎症现象即消退,角膜光泽恢复,完全透明(这种结局在临床不多见)。b.浸润化脓。一般的情况是,角膜组织被感染后迅即溶解,上皮细胞甚至实质浅层由于坏死而脱落,遂形成溃疡。溃疡边缘初则较为混浊,继则中部及其周围进一步恶化。溃疡基底呈灰色,不平坦,边缘不清,即所谓不洁期或进行性的溃疡。进行时,溃疡可向一侧或周围扩展;也可向深层进展,或向周围或深层同时进展。例如淋病性角膜溃疡就是这样,它不但向角膜周围,同时也向深层进展,穿破角膜,甚至破坏角膜全部。四、退行性角膜溃疡退行性角膜溃疡: 最常见的角膜溃疡为局部坏死、部分脱落,其未脱落部分仅与基底的中心相连接。这种情况表明毒素集中于溃疡中部,其外围已被多核白细胞所包围。这些白细胞吞噬细菌、溶解坏死组织。这时溃疡周围的上皮细胞速即向溃疡中心进展,上皮细胞的增生和伸展非常迅速(通常角膜上皮细胞刮去后24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同时溃疡的坏死部分继续脱落,直至溃疡的混浊逐渐减轻消失。溃疡的基底及其边缘趋向平滑、透明、而进入洁净期。这就是退行性阶段。五、角膜瘢痕角膜瘢痕: 当角膜溃疡达到洁净期后,角膜内结缔组织增生,修复缺损,溃疡愈合,形成瘢痕。溃疡小而浅仅累及上皮细胞层者,角膜可以完全恢复透明。如果前弹力膜和角膜实质浅层受累,则遗留致密混浊的瘢痕。混浊初则暗淡,继则浓度增加,但永远不会越过溃疡边缘。角膜瘢痕的消失仅限于乳儿,年龄稍大则不可能,必然遗留永久的瘢痕,从而引起视力障碍。在瘢痕开始形成而被破坏部分尚未完全恢复原来的弯曲度,但荧光素已不着染,角膜上形成一小凹,名为角膜小面。最终小面消失,角膜恢复正常的弯屈度。但也有个别病例的角膜小面永久不变。角膜瘢痕的大小和厚薄按溃疡轻重而有所不同,薄者混浊浅在,名角膜云翳,稍厚者名角膜斑翳,最厚而致密者名角膜白斑。分类角膜炎就是黑眼珠上长了个“白星”,病人感到疼痛,怕光流泪,视力减退。角膜炎的种类很多,其命名及分类也比较复杂。有根据炎症的解剖学部位分类的,也有根据炎症的形状分类的,还有根据有无溃疡和内因、外因情况分类的,但所有的分类方法都不可能把临床类型全部包括进去。下面介绍以病因学分类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