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赏析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神态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文中先生所讲的箜篌引桃花扇及杜诗三处引文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来了解先生的个性与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5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位父亲,九个子女,个个才俊,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三子(梁思忠)炮兵上校,英年早逝,次女(梁思庄)著名的图书管理学家,四子(梁思达)著名的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革命军人,五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父亲是谁?中国革命史上响当当的革命家梁启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梁启超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二、介绍作者、文章主人公梁实秋二十世纪文坛留下2000多万字的作品,他的散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旁征博引,中西逢源,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他用近40年的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雅舍小品以审美的眼光感受人生,他是20世纪华语散文的一代宗师。他还主编了远东英汉大辞典。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三阅读文本,整体感知:1、解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主要是记演讲还是记人?通过演讲表现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表现出了梁任公的性格及特点。2、通览全文,找出作者高度评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明确:“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3、提问:文章第一段有“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围绕“动人”二字,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演讲以及演讲中的梁启超作了具体地描写?显现出梁任公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勾画,探讨、归纳)明确:“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板书:肖像潇洒自信、学者风范“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板书:神态谦逊自负、感情充沛“他的声音沉重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板书:声音沉稳睿智、洪亮有力“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板书:语言博闻强记、酣畅淋漓“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笔,有时太息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板书:动作自由洒脱、率真随性4、小结: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启超先生却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出于对于梁启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综观全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融合了作者对梁任公的敬仰之情、欣赏之情和赞美之情。四、品味语言,探究内蕴:1、提问: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梁任公先生写得这般活灵活现的呢?为什么讲他是“有热心肠的学者”?明确:细节描写。讲他是“热心肠的学者”实际上就是赞赏他的炽热的爱国心。2、品味引文,拓展探究。引文一“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资料链接】箜篌引(投影出示)公无渡河是相和歌辞之一,即箜篌引。“箜篌”是一种弦乐器,形似今天的“竖琴”。这首公无渡河据乐府诗集卷二十六引晋崔豹古今注云:“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窦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这个故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白发狂夫不顾一切渡河,结果惨被河水吞没。妻子尾随而至,来不及制止。随后这个妻子抱着箜篌反复吟唱,最后跳进滚滚江水跟随丈夫去了。二人的壮烈性情令人折服,又让人唏嘘叹息不止。从表面看来这是一个至情至性爱情的悲剧故事,但隐含了任公先生的政治倾向与立场。他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飞蛾扑火”亦绝不后悔的气概。反映了任公先生即使经受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后仍不畏惧退缩、坚持斗争的坚毅意志。任公先生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例子,其实正是在执着的反映自己内心的坚持与理想,这也是他的讲解为何能如此精彩感人,教人20年后仍记忆犹新的原因了。3、提问: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它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你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中的谁呢?明确:谭嗣同,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但他坚决不肯逃离,这种勇气就是渡河之人之人的义无反顾。谭嗣同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其中有两句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先生是由箜篌引中渡河人想到了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谭嗣同,他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他临刑前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满腔爱国情怀!引文二先生的讲演,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资料链接】桃花扇(投影出示)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描写南明王朝弘光皇帝朱由菘昏庸无能,任由奸臣余孽阮大铖、马世英兴风作浪,致使大明江山被葬送,清兵入关,百姓陷入战乱祸害的历史。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4、提问:先生由崇祯会联想到了谁?明确: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梁启超逃亡到日本,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引文三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资料链接】(投影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一生的写照。5、提问:哪位同学说说诗人此时心情是怎样的?明确:诗题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的心情应该是喜悦的。诗中虽说是“初闻涕泪满衣裳”。但那是因为杜甫听到叛乱已平的捷报,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泪水。那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是喜极而悲的呈现。(学生读全诗。说明:“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战乱将息捷报来得太突然,真如春雷乍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这位视百姓苦难如己的忧国忧民的诗圣怎能不喜!泪是杜甫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的逼真表现。”)6、提问:先生讲到此诗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先生一定是与杜甫有了默契,先生所处的时代与杜甫所处的时代有何相似之处?先生与杜甫之心又有何相通之处呢?”明确:杜甫年迈时国家叛军四起,后战乱平定,梁任公演讲时国家军阀混战、动荡不安,这是时代的相似。是国家动荡让先生涕泗交流,是战乱平定让先生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希望国家国富民强,从他的一涕一笑中我们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讲他是“热心肠的学者”实际上就是赞赏他的炽热的爱国心。5、提问:文章开篇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这是不是说梁任公先生钻进学问的象牙塔,不再过问窗外之事了呢?明确:不是。“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所以说任公先生虽不谈政治,专心学术,但仍然关心国家命运,与祖国休戚相关,只是重心比起前期来说有所转移而已,并非像隐士一样“莫谈国事”,完全脱离尘世之事。7、课文总结:本文精彩在于细节之美,细节的魅力。文章通过一些细节把梁任公先生刻画得活灵活现,让我们认识到了梁启超先生的率真、真性情,但最主要的还是隐含在这细节里面的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感谢作者梁实秋先生,他是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他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八十多年前如火如荼的岁月里,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使人读其文,如观其人,听其声,难以忘怀。四、拓展应用,提升能力:1、你从本文中学到哪些写人的方法?明确:写出人物个性。撷取两三个印象鲜明的片段刻画人物,不苛求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突出细节描写,描形还要描神,描外还要描内。2、布置作业写一位自己熟悉的人,侧重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形象,展示其性格特点,不少于200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