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 族性与社会分层, 族群与族性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社会分层,2,第一节 族群与族性,族群 种族 族群特质 族性的含义,3,一、族群,(一)什么是族群 族群是相信分享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群 具有如下要素: (1)共同的名称; (2)共同祖先的神话; (3)共享的历史记忆; (4)共同的文化元素; (5)历史家园的联系; (6)团结感,4,(二)什么是民族 民族就是一个带有家园感情与拥有政治自生天生权利的族群,而家园则是他们拥有独占权的地理区域,5,(三)国家与民族 国家(state)常与民族(nation)组合起来指称为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实体 作为一种政治组织类型,国家通常指一个人群,他们分享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并由他们都认为合法的政治结构所统一。它在文化上可以是异质的,更可能的情况是,包括几个不同文化或族群成员,6,民族则是共享共同的象征认同、文化、历史和宗教的一个人群。 民族或民族国家观念是随着西欧民族主义兴起而形成的,民族国家概念将一种族群意识形态与一种国家组织联系起来。,7,(四)三种分类体系 对于族群/民族身份的确立存在三种分类体系: (1)国家分类体系所确定,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法律上和权利上保障不同族属的平等地位,如苏联、中国所实行的民族政策; (2)学者分类体系所探讨的族群,与采用法律形式之命名相当不同,但有时学术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协商与共谋的关系; (3)族群自身的主观认定,即族群自身的自我分类,8,二、种族,当族群被假定具有生物性基础时,就被称为种族(race) 利用体质差异而认为人类存在着地位差异的看法,即对具有生物差异群体的歧视就是种族主义(racism),9,三、族群特质,(一)起源神话 一个族群的出现,通常有两种方式:(1)一个现存族群的一部分分裂而形成一个新族群; (2)两个或更多的现存族群的成员融合而形成一个新族群。,10,(二)族界标志 1族界标志 每一族群都有决定或表达成员身份的方式,用来证明或指明群体成员身份的显性因素,就称为族界标志(ethnic boundary markers)。,11,2族群象征主义 3族群的变动性 (1)族群会消失 (2)人们在族群之间迁移,个体和社区能够并的确在族群之间迁徙 (3)产生新的族群,12,四、族性的含义,族性(ethnicity)涉及代代传承的文化特质,如宗教、饮食、语言、性情、服饰、民俗、族群起源以及共同的祖先和社会经历; 是基于假定的世系和基于这一背景与他人享有共同的目标,而将自身视为或被他人视为某一群体的组成部分,13,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族群认同的产生 族群理论 族群关系,14,一、族群认同的产生,族群认同(ethnic identity)存在着将社会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或情感成分。 通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 (1)族群认同的情境性; (2)族群特质; (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 (4)族群类型。,15,二、族群理论,(一)原生论模式 族群归属感是个人认同的根基。 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原生性的情感纽带,如亲属关系、共同的语言、超自然的信仰、起源的叙事与神话等,所以族群感情所造成的认同有时不易改变 范登堡将族群纽带视为亲缘选择的一种扩展,16,(二)场景论模式 场景论模式强调族群认同的另一个特质族性的情境性和工具性即族群认同的多重性、层次性,17,三、族群关系,(一)族群关系的类型 第一,从族群关系的特征与模式来看,所有族群都是以本族中心主义的标准评判其他族群。 第二,所有族群的人都会刻板化地看待其他族群,本族群和他族群都被以夸大或以不准确的方式描述,往往强调本族群的正面特征,而强化他族群的负面特征。,18,第三,在许多国家,族群政治是常见的,成为在政治过程中一些行为和策略的通用标签,在组成政府或行使管理时都必须考虑到族性。 第四,族群关系更习见的状态是族群竞争,通常因竞争而导致族群冲突,并最终在竞争政治权力和财富方面引发冲突。,19,(二)政治调适 为了在现有政治结构中解决族群冲突,通常采取两种形式:族群同质化与族群的政治调适。 族群同质化(ethnic homogenization)指在某一特定区域或国家内,一个族群试图消除竞争族群的过程。一般有涵化与同化两种类型,20,政治调适是可行的和道德上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第一,政治调适使某族群感到与其他族群的社会平等感,不会认为本族群的语言或文化制度正受到他族群的威胁或侵蚀;政治上,他们相信集体政治权利是有保障的。,21,第二,政治调适使族群之间不存在经济福利受到遏制或剥削的情况。 第三,一般来说,多民族国家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当初的创造,而在于日后的维持,以及消除影响民族国家政治稳定的一些相关因素。,22,第三节 社会分层,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类型 社会分层理论,23,一、分层标准,韦伯描述了财富、权力、声望三种基本指标,作为衡量社会不平等的维度。 在弗瑞德(Morton Fried)的倡导下,根据社会不平等的层次,大多数人类学家依据他提出的分类方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社会: 平权社会、等级社会和分层社会,24,二、社会分层类型,(一)平权社会 平权社会(egalitarian societies)的主要特征是社会规范强调彼此分享和人与人之间平等 在财富和权力方面,个体差异或群体差异较小,但并不是说这些社会就不存在社会分层,25,平权社会少有财富、权力和声望独占的大概原因是: 第一,游动生活性质(如季节性迁 移)阻止了大量个人财产积累。 第二,由于食物采集者没有独占领土的观念,所以能够在任何地方采集。 第三,技术水平低,阻止了大量食物的储存,26,(二)等级社会 等级社会(rank societies)通常依据社会地位、职业、财富而将人们分为不同层级的群体,社会成员根据等级的高低而拥有不同的社会声望,并且认为这种等级是天生注定的,27,等级社会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亲属关系是决定等级的重要原则,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是由出身决定,并且会有不同等级的亲属群体。 第二,从等级社会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的生产力集约化是导致社会等级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和社会转型存在着密切关系,28,(三)分层社会 分层社会(stratified societies)的主要特征是社会赏罚与分配形式相当不平等。 两种不同类型的分层社会:阶级社会和世袭社会,29,1世袭社会 世袭社会(caste)是等级社会发展到极致的结果。一个人出生时就被划入只能从事特定职业、实行内婚、存在层级秩序的群体之中,社会流动几乎就不存在。 世袭制度的基本特征: 世袭成员身份直接与经济话题如职业、工作量、有价物的控制相关; 同一世袭成员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强烈的世袭成员认同感,世袭等级的居住与社会分隔等一致的生活方式。,30,2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有以下常见类型: 奴隶制 封建制 阶级社会,31,三、社会分层理论,(一)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解释这一问题的基础是社会体系的整合性质。 社会之所以存在分层,是因为它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福祉,32,受到的批评: 首先,分层社会并不一定将最大的回报给予处在最重要职位的人 其次,功能主义认为分层体系有效地将合格的个体置于重要的角色,但没有认识到分层体系对于低层群体成员的障碍 最后,功能论观点基本上是民族中心主义的假设,即所有社会的人都被激发最大化地追求财富、权力和声望。事实上,有些社会并不如此,33,(二)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解释的前提是所有社会都有变迁和冲突的自然倾向 存在分层是因为占据高层等级的人能够利用其财富、权力和声望来剥削低层人民。 上层通过利用或威胁维持统治,加强其特权地位,34,功能论解释维持社会现状,强调分层的肯定层面,自然得到上层或既得利益群体的拥护 冲突论则强调否定层面,敦促政府采取行动,释放低层人民的潜力,以消除社会流动的障碍,35,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族群? 2如何理解族群、民族、国家与种族的概念? 3什么是族群认同? 4论述与评析族性的原生论与场景论。 5有哪些类型的族群关系? 6社会分层主要根据何种指标确定? 7谈谈有哪几种社会分层类型。 8谈谈研究社会分层的有关理论。,36,推荐阅读书目,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2003 5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CHoward). 文化人类学台北: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6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7,7Denis Dwyer and David DrakakisSmith(eds). 1996Ethnicity and Development:Geographical Perspectives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8Gary Ferraro2001Cultural Anthropology:An Applied Perspective(4th edition). Belmont,CA:Wadsword /Thomson Learning 9Montserrat Guibernau and John Rex(eds). 1997The Ethnicity Reader:Nationalism,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10Thomas HEriksen1993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London:Pluto Press 11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Smith(eds). 1996Ethnic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Conrad Phillip Kottak1994Anthropology: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6thedition). New York:McGrawhill,38,13David Levinson1998Ethnic Groups Worldwide:A Ready Reference HandbookPhoenix,Arizona:The Oryx Press 14David Levinson and Melvin Ember (eds). 1996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15Serena Nanda and Richard LWarms1997Cultural Anthropology(6thedition). Belmont,CA:West/Wadsworth 16Raymond Scupin2000Cultural Anthropology:A Global Perspective(4th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Prentice Hall 17Werner Sollers(ed). 1996Theories of Ethnicity:A Classical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