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三校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中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以上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答案】1. C 2. A 3. B【解析】【1题详解】四类主体功能区是结合了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划分,不是单一指标,是综合指标;是人为划定的,不是自然形成;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差异。选C正确。【2题详解】区域是地理的空间单位,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A正确;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并不完全一致,B错;各区域间不一定有十分明确的界线,C错;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因地制宜,不完全一样,D错。选A正确。【3题详解】利用综合指标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是考虑了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各地应因地制宜发展,不能以一概全;整体性是区域内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开放性是区域间的联系;阶段性是区域发展过程的体现。选B正确。【点睛】区域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区域特点:(1)有界性:边界有明确的,也的过渡性;(2)层次性:区域内等级有高低;(3)差异性:区域间有差异;(4)整体性:区域内的各要素之间有内在联系,有相对的一致性。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差异明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4.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5.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答案】4. B 5.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差异,学生要熟悉主要区域的地理特点,本题重点是掌握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差异。【4题详解】长江三角洲的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轻工业发展主要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A对;长江三角洲的矿产资源贫乏,B不正确;松嫩平原及附近有丰富的石油、煤、铁等资源,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C对;长江三角洲靠近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条件好,而且临海,有利于商业贸易,D对,选择B。【5题详解】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水稻土,水稻土经过人类长期改良,土壤肥沃,A对;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为红壤,不是黄土、紫色土和黑土,BCD错误。【点睛】我们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区域差异,根据区域的差异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GIS”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它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项功能。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有关查询,但GIS系统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6.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D.获得信息速度快、周期短7.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答案】6. D 7.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要熟悉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和应用领域。【6题详解】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不是说明地面条件限制、测量范围、获取的信息手段多和获取的信息量大,选择D。【7题详解】GIS属于静态情况展示,不是实时数据,所以排除D;起火原因和起火地点有人为和自然,都属于偶发、不规律现象,特别是人为原因,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并没有必然联系,而GIS只能展示地理环境因素,人类活动的实时情况无法通过GIS展示,所以排除A和B;通过了解火灾的过后的过火地区,燃烧情况统计,可以在GIS上测算面积,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C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并能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3S”技术各自的基本功能和应用进行分析回答。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8.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9.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10.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答案】8. A 9. D 10. D【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影响,难度一般。【8题详解】由题干“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以水分为基础,A正确,BC错误;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只能造成部分地区差异,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由题干“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可知,西部大开发首先要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D正确;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不是西部开发的首要任务,AC错误;人口外迁,不利于西部大开发,B错误。故选D。【10题详解】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工程周期长,难度大,不能解决目前日趋严重的荒漠化趋势,A错误;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只能增加部分地区(塔里木盆地)水量,B错误;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只是暂时减少了水的用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C错误;,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D正确。故选D。11.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来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亚马逊平原的热带雨林破坏较严重,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较大,故需要把保护放在首位。故选A项。12.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计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是(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巴西为发展中国家,其开发亚马逊河流域主要为本国人口的迁移,而不是接纳“海外移民”,所以A正确。考点: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3.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学生要熟悉森林的主要作用。【详解】人是通过肺来呼吸的,而呼吸需要氧气。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的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逊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它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因此,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点睛】森林的主要作用有: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杀灭细菌、削除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要求判断森林的作用。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1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答案】14. D 15. 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防护林解决的环境问题。学生要熟悉我国主要防护林的位置和主要的作用。【14题详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接近我国西北地区,靠近风沙多发地区,主要作用是阻挡风沙,减轻自然灾害。【15题详解】1989年中国为综合治理江河而首次实施了大规模林业生态工程,这是关系到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程。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所以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点睛】长江防护林体系是指湖北以上的长江防护林,它是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和防止水土流失而建;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17.下列各运输干线与山西大型煤炭的外运组合正确的是A.大同、大秦线B.平朔、焦作日照C.长冶、神黄线D.太原、京包线18.制约该地区经济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