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第6课六国年表1通假字(1)今秦杂戎翟之俗:_(2)而穆公修政,东竟至河:_(3)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_(4)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_答案(1)同“狄”,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2)同“境”,边境,疆界(3)从,同“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秦的联盟;衡,同“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4)同“摈”,排斥2一词多义(1)用事(2)用(3)封答案(1)来侍奉/掌权(2)使用/以(凭借)(3)皇帝的土地等赐人/封禅/疆界3虚词归纳(1)以(2)因(3)于答案(1)凭借/用/因为(2)于是/根据,凭借(3)比/同,跟/被4古今异义词(1)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古义:_今义:_(2)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古义:_今义:_(3)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2)古义:满足愿望,得到天下。今义: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3)古义:成就的功业。今义:获得预期的结果或指事情的结果令人满意。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_(2)攘夷狄,尊陈宝:_(3)誓盟不信:_(4)矫称蜂出:_(5)表六国时事:_(6)传曰“法后王”,何也:_答案(1)意动用法,先,把看作先,重视;后,把看作后,轻视(2)意动用法,尊重,以为尊(3)名词作动词,讲信用(4)名词作状语,像蜂子(5)名词作动词,用表记载(6)名词作动词,取法6翻译下面的句子(1)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译文:_(2)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盖若天所助焉。译文:_(3)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译文:_(4)以其近己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译文:_答案(1)即使是交换人质剖符为凭也不能控制。(2)论说起来秦国的德义还比不上鲁、卫最暴戾的(一个),估量秦国的兵力也比不上赵、魏、韩强大,然而秦国最终兼并了天下,这不一定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险要坚固,形势便利,大概是上天帮助的结果。(3)但是战国时代随机应变的谋略也有很多可以采纳,为什么一定要崇尚古时候呢。(4)因为后王距离我们更近,而且习俗的演变和我们相似,(他们的)议论近实而易于实行。背景展示秦统一天下后,采取“焚书坑儒”的残酷政策,钳制人民的思想。大量的史书被无情地销毁,历史在这里几乎成为空白,仅存的秦记又不够清楚完备,六国的历史不为人所知,六国可以为后人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时,一些学者不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历史。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司马迁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挽救历史、还历史以完整面目为己任,挺身而出,不辞辛苦,广泛地搜集资料,去芜存精,将六国史料整理成六国年表,上承春秋,端正当时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以启后人。人们历来称史记是纪传体史书,强调本纪和列传的重要性。其实,作为全书的组成部分,表、书、世家都有纪、传不能替代的独立的价值,严格地说,史记应是纪传志书体,是一种综合体史书。表,是司马迁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的表格,以年代远近、史事繁简而分为世表、年表、月表。六国年表谱列了自周元王元年(前476)至秦二世三年(前207)共269年间周朝和战国七雄的世系。1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汲郑列传)1脉络梳理六国年表2初读感知(1)太史公是根据什么预知秦国有“越位犯上”的苗头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答:_答案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礼经中的记载: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2)太史公撰写六国年表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概括。答:_答案因为各国的国史皆被焚烧,秦书记载简略不详;一般读书人目光短浅,不能明察秦国及六国的兴衰变迁的历史;想向后世君子显示出自己所闻知的各种兴盛衰败的头绪,结合时代及历史因素客观分析评价秦王朝的强盛及功过。1六国年表的编著特点是什么?答:_答案(1)从结构上看:由两部分组成序文和表文。序文和表文相辅相成。序文是表文的高度概括,表文是序文的具体展开,序文对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文对序文有烘云托月的功能。(2)从表格上看: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3)从标题上看:名曰六国,实记七雄。这样处理的原因在于,年表是依据秦记编成的,就以秦国为主,所以只在序文中强调秦国,而拟定篇题时不把秦国计算在内。至于以周为首,是奉周为正统的一种安排。这样安排使各国纪年归于一个共同的旗号之下,年代顺序更显明晰。2前人以为“史记十表,意义尤深”,甚至认为“史记一书,功在一表”。阅读全文,说说“表”在史记一书中的作用。答:_答案秦统一后,烧天下诗书,“史记”更遭灭顶之灾,秦汉以前的历史过程几无可考,是史记中的“表”,系统地谱列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约三千年历史上曾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让我们看到这段历史,了解中国历史的渊源和进程,使一个古老的民族从此有了自己的“家谱”。你如何看待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_答案(1)作者和所有的史学家一样,都表达了对秦国暴政的不满,秦国的历代国君,以严明残酷的政令闻名。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秦国的强大,也是一代一代君主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结果,他们子承父业,招贤纳士,锐意改革,积极寻求富国强兵的良策,探索统一大业的道路,这也是作者司马迁所肯定的。从这一角度讲,六国灭亡也有其必然性。(2)作者认为秦国的成功,有天意的成分,是上天所助。以弱小之秦灭强大的六国,除了天助之外,别无可能。所以作者对秦国的功业怀有迷信的观点,在表中,反复出现彗星,表现了作者对迷信思想的认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秦国的成功,有顺应历史潮流的因素,也有君主勤于政事的因素,更有六国不团结、被秦国分化瓦解的原因。(3)作者认为秦国虽然建国时日短,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效法近己的秦比“法先王”要现实得多,这是一种独到、深刻的理解,表现了司马迁的远见卓识和对历史的客观评价。总之,司马迁对秦国的评价虽然有局限性,但更多的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以后的史学著作有深远的影响。1课本素材点击素材秦国完成统一对历史的积极贡献秦国一代代君主殚精竭虑,招贤纳士,锐意改革,积极寻求富国强兵的良策,迅速走在诸侯国前列,顺应时代潮流,促使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前进。虽然他们施行了一些严酷政令,其残暴为后人所不满,但司马迁还是给了他们一个公正评价:“世异变,成功大。”肯定了其历史推动作用。运用示例创新不是盲目地抛弃传统,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不是蛮横,不是绝对,不是极端,而是有辨别地继承,有远见地求变,有理智地提升,是用头脑,用眼光,用胸怀写就的大气。“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秦国一代代君主锐意改革,顺应历史潮流,最终完成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古老的国度在东方悄然崛起。是创新为古老的民族带来了生机与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