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云南省泸水市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表中。30260分)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12题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5、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D一元论与二元论6“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 ) 气者,理之依也 天命难违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A. B. C. D.7、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有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A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9、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本的属性是(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革命性10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句表明()A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任何事物都只是相对静止的D静止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1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们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物质的固有属性A. B. C. D. 14.“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15. 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 “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 B. C. D. 1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 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B. 客观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 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 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17、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因人而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客观的A.B.C.D.18.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19.“喜羊羊之父”卢永强说,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题材就取自自己的童年和现在身边有趣的事。比如像懒羊羊这种爱睡觉的同学,在每个人的记忆中其实都存在。美羊羊是羊村里的时尚达人,对化妆、缝衣服、种花都精通。它的灵感来源就是念书时男生都会暗恋的那类女同学。这说明( )A. 艺术源于灵感 B. 艺术是生活的重现C. 物质决定意识 D. 意识具有能动性20.唐代诗人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因为( )A.雪和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B.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C.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人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21.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22.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23.“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B 24.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站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25.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2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 )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 27.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A. 否定 B.抛弃 C. 扬弃 D. 克服2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发展观 B.联系观 C.矛盾规律 D.辩证否定观29.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30.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但科学技术也同时带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破坏,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超级武器的研制、跨国犯罪等等。这表明( )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二非选择题。(40分)31.简要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10分)32. 淮河曾经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合理,这条曾被称为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如今已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环境改善、生态良好。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全长1000千米的淮河,本是一条畅通的河流,历史上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丧失了入海口,这条河流也就变得泛滥成灾,非涝即旱。“泥巴凳,泥巴墙,除了泥巴没家当。”这是过去深受水患之苦的沿淮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的相关知识来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人水和谐共处?(14分)33.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