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15课戊戌变法基础夯实1.19世纪后期,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强烈要求变革政治,掀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光绪帝积极支持这一运动,其根本原因是()A.民族危机加深B.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人民群众要求变法D.康有为的宣传解析: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民族危机加深从根本上危及清王朝的统治。答案:A2.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解析:“旧”是指封建顽固派,“新”是指革命派。比顽固派新,比革命派旧的政治派别是维新派。康有为是维新派的典型代表,在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乃至革命胜利后,他仍然坚持资产阶级改良的观点。答案:A3.“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这反映了维新派()希望参与政治模仿西方议会政治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A.B.C.D.解析:“议郎”即议员,要求设“议郎”一职,实质上是要求建立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B4.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裁汰旧军设立京师大学堂A.B.C.D.解析:京师大学堂主要是培养人才,故排除。答案:A5.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主要表现在它()A.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B.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C.主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D.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限定语“爱国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当务之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因此是“主要表现”。故选A项。答案:A能力提升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叶德辉认为: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1)根据材料,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观点的异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叶德辉观点的认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者的主张基本相似,但是目的却不相同;第(2)问,“认识”是一种较为宽泛的问题,一般要包含对评价史实的“判断”“本质”“影响”等要素。参考答案:(1)同:两者都怀疑左氏春秋的真实性。异:刘逢禄多从学术角度考虑;康有为则为其变法提供理论依据。(2)有道理。看出了康有为思想的实质;但作者倾向于对康有为进行批判,坚持夷夏之辨,态度较为保守;反对变法。7.(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做了重要准备。中国全史材料二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1)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3)有人认为,戊戌新政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兴起与传播。(2)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