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一、 课题的提出: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具有强烈的逆反情绪和逆反心理而苦恼,很多孩子同样因为自己的言行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而痛苦,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逆反心理造成的。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对于家长的好心批评、劝导,他们动不动就反驳、对立,让一心爱他们的家长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 传统的好孩子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就是“听话”,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就像这个崭新的时代一样,冲破层层旧观念的束缚,以前所未有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被媒体巧妙地称为“新新人类”。这些“新新人类”生长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生活经历、思维方式、所见所闻所喜都与生于困难时期的家长有着截然的不同。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了,自主意识更强了,不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时时处处听从家长的命令。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评判事物的标准和看待问题的特有的角度。这些特有的标准和角度在他们同龄人间心领神会,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却是混沌一片、不知做何解释。一些家长渴望明白个究竟,随时随地都想监控自己的孩子,而孩子随时随地又想摆脱家长的监控。在监控与反监控的较量中,世代沿袭的家长的权威和地位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孩子们对于家长的一言九鼎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觉得自己干嘛非得听你的。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相信许多家长对此都会有同感。 二、理论依据和假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这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看。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对于家长的好心批评、劝导,他们动不动就反驳、对立,让一心爱他们的家长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 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经常是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反而要那样。这种情形让家长很恼火,家长越恼火就越发训斥他们,但家长的训斥起不了什么规劝作用,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反感情绪。家长这时不能正确理解、谅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很容易就会走上逃学、离家出走,甚至犯罪的道路。三、研究目标、方法和措施(一)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是什么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克服逆反心理造成的危害,首先要明确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是是什么。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这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看。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的思维和能耐,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们发现外界始终无视他们的独立存在,对他们的自我表现一概否定或根本不感兴趣时,他们又会采取更尖锐更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因。二是因为家庭、学校的因素。比如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没有顺应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他们身心疲惫、不堪重负,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故意跟老师、家长对着干。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外因。 (二)纠正孩子逆反心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1、当孩子出现明显的逆反情绪和逆反心理的时候,家长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面对,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呢? 在当今家庭,有很多家长遇到上面类似的问题往往更容易走向极端,采取更加过火的行为和措施,使得本来已经很紧张的局面更加紧张不可调和。孩子的反抗形式也更加多种多样,有的不与家长交谈,有的对家长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此时,做家长的学点心理学知识很有必要,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新新人类”、理解孩子,和孩子很好地沟通,积极地教育孩子。 作为新时期的家长应认识到,逆反心理是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作为一种好奇心、探索欲、独立意识,适当的“逆反”还是一种好的心理品质。但是,不适当的、过分强烈的或是扭曲的逆反心理,却是有害的。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正确的措施有一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学习、尝试用新的办法管教孩子。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个人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家庭关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那种由家长决定一切、孩子只是服从的局面;家长需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以沟通为保障。交谈是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的,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您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谈”。家长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平行交谈”其意思是家长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2)要善于营造聆听气氛,做孩子的顾问。家长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家长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学会做孩子的顾问。由于家长提出的意见,即使是好意见,“新新人类”孩子大都不喜欢听。因此,家长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经理人。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决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 (3)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新新人类”孩子需要感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受家长控制,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家长尤其不可擅入他们的房间,偷看日记或偷听电话等。 (4)爱,但不给孩子过份的溺爱。青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期,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拥有“秘密”是他们感悟自我、体验成长的重要方式。(5)不过多干涉孩子,不无所不问。过多地干涉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它会使孩子受到伤害。理解和尊重才是构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不要无所不问。“新新人类”孩子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6)不要总拿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经历去要求孩子。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的孩子感受到的社会以及在这种感受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与其家长大不相同,而其年龄和经历又决定了他还不能独立应付许多挑战和诱惑。他们更需要的是从家长那里得到理解、支持、鼓励和指导。(7)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您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是大相径庭的,您认为对的事情或许正是她不屑一顾的,因此千万别执著地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子女。就读于某高中的小丽购买了一件比较暴露的衣服回家,立即遭到父亲的责骂,顶嘴后又被母亲打了一下,从此与家庭产生矛盾,精神逐渐恍惚起来,患上了抑郁症。(8)把想说的话写下。相比于直接的说教,写信有其独到的作用。谈话、直接的说教好处是省事,目的指向性较强,见效可能较快,但也有它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随意性大,目标容易分散,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的持久性差,极易形成“耳旁风”。操作不当,还可能发生冲突,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等。而写信正好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家长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出或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把话写下来,话的分量也会增加。2、在纠正孩子逆反心理方面家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孩子本身则有着确定性的作用,孩子自身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纠正自己的逆反心理呢?(1)学会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家长的罗嗦、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对你的关心。 (2)把握自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家长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要学习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不主观偏激,不感情用事,遇事“勿以物喜,勿以己悲”,想得开,不因强烈情绪波动而失去理智,能把握自我,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3)学会适应。“新新人类”要学会适应环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心胸开阔,学会适应,对心理的压抑可以向家长、知心朋友诉说。要学会容忍和体谅,与人和睦相处,这样便会得到友谊,心境自然趋向平静。(4)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保持乐观态度,培养幽默感,要学会多看事物光明的一面,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失败的教训有时比成功的经验更可贵,逆境和挫折可以磨练和激励人。(5)正确对待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力求彼此相容,友好相处。乐群,就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处,互相信任,热情相助。(6)给家长写信。把平时不能很好跟家长交流的话用写信的形式跟家长说,效果会更好。(7)讲究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琴棋书画、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科技、文艺兴趣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使人感到生活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精神充实,增长知识,发展才能。3、教师在纠正孩子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中学生在校时间长,老师是接触孩子时间做多的人,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师每天都要和学生接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对老师往往也是最信任的人,他们有话不愿意跟家长说,而愿意跟老师说,这就为老师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其次,老师往往也是家长最信任的人,他们把解决孩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也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跟学生和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从两方面做好交流与沟通。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步骤:试验期限为四年,主要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32006.4)认真填写“个人课题”申报表,撰写“个人课题”方案。选择课题,根据现代教育的热点、难点及本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向,建立课题实验设想,寻找有关资料,撰写研究方案。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42008.12)依据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1)通过家访、与学生座谈等方式,全面交了解各班级中具有逆反情绪和逆反心理的学生,在2006级新生中每班选取12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取要本着有利于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经验的积累的原则,征得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后确定。(2)让学生和家长明确初一至初三三年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方法措施等相关课题的内容,面对现实,正确对待,最大限度的取得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和配合。(3)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与学生、家长一起分析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因,制定不同的纠正措施。(4)定期开展家访活动,详细记录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定期与学生谈话,记录孩子的心理变化。(5)针对家长和学生在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过程中的错误做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根据成效情况做出调整。(6)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实验对象参加的学生、家长座谈会,总结经验教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共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