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高二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说过:“惊奇是学问之父。”也有人说过:“你一直惊奇下去,你就可能成为一位哲学家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哲学是凭空产生的 B、哲学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A、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B、在生活和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C、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促进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预言的那样,呈现在你面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实践的结果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4、“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合理性在于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强调离开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5、有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精神这个物质是物质的人脑分泌出来的,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A、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是正确的B、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回答是正确的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D、正确地解释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6、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提出“理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7、“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与这一观点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有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A、 B、 C、 D、8、胡夫金字塔里面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不论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头上降临。”从哲学上看,这段铭文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9、康德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质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上帝,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这一观点 强调意识是派生的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属于不可知论A、 B、 C、 D、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A、 B、 C、 D、1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回答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 B、 C、 D、12、习近平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以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正确的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A、 B、 C、 D、13、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各种思想激烈交锋,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群星璀璨的思想繁荣局面。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任何哲学都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动力 D、哲学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14、中国几千年社会是“明儒实法”,它们在构建社会和谐上的逻辑自洽性、历史合理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对和谐社会构建的积极性体现了A、哲学的任务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社会变革的先导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15、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起决定作用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达到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6、科学每天都有新的进展,也在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科学家在地球内部深处发现奇特的反物质粒子。这些反物质粒子叫做“反中微子”,被认为是地球放射性衰变的产物,是由与正常物质的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构成的。从哲学上看,这一发现表明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物质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7、专家指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平衡的破坏,是极端灾害出现的重要原因。这说明A、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气阻碍作用 B、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18、苏格拉底说过:“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苏格拉底的观点A、看到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属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19、“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其中“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C、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离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不正确的。 20、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有意识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1、清明上河图上几乎不见马和羊这两种常见动物。究其原因,是马和羊牵扯到北宋的军事机密。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宋朝加紧对马和羊等战略物资的控制。这说明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2、通过基因组修饰技术提高优良性状,是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的理想途径。如今,我国科学家找到了一把“金剪刀”CRISPR/Cas系统,可对植物基因组进行精确定点“修剪”,从而直接转化现有的研究成果,迅速提高作物的各种优良性状,实现农作物的高效、高产、高抗。这说明 科技创新能改变规律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科技进步能增强人们利用规律的能力 意识因其能动性成为实践创新的先导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 B. C. D.23、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营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调整城市发展规律以利于人类生存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在遵循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城市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A、 B、 C、 D、24、“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的合理性在于A、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C、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看到意识的决定作用25、读下图山上的空气:空气是按人分配的,山上人少,空气也少。据图我们可知(明白了空气是按人头分配的,山上人少,所以空气也就少) 图中的文字缺乏科学依据违背了唯物主义 认识是可以决定实践的 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规律办事 主人公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B、 C、 D、26、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但真要做到这点却很难,这是因为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多种不同的正确认识 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A、 B、 C、 D、27、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A B C D28、荒野上有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D、人的认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29、胡适说,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