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行政沟通,一、行政沟通 二、行政协调 三、行政监控,一、行政沟通,1、什么是行政沟通? 指行政体系与外部环境、行政体系内部各部门、层次、人员之间传递信息,以达到互相了解、支持与合作,使行政体系有序运转的管理行为或过程。,其特点是: (1)行政沟通的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 (2)行政沟通将行政体系看成一个系统; (3)行政沟通目的是统一思想; (4)行政沟通过程包括信息的发送者、接受者、信息、传送渠道和传送情境(行政沟通的5个要素)。,2、行政信息的失真与失真消除 信息失真是影响行政信息质量和行政沟通的最重要因素。 导致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有: 信息沟通中的“噪声”;信息沟通中的情境变化;信息沟通中情感因素缺失;缺少反馈。,3、行政沟通的机制 分为刚性机制和柔性机制。 刚性机制是指有形体的、明确具体的规定,为行政沟通中必须遵循的约束,主要指制度规定。,如何完善行政沟通的刚性机制: 理顺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避免职能交叉; 尽可能变部门沟通为部门内的沟通,减少沟通渠道; 使经常性的沟通制度化。,柔性机制主要指行政沟通中具有较大可变性的约束因素。主要包括语言机制、心理机制。,4、行政沟通的类型与模式 类型主要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按照正式的组织程序、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沟通,是行政沟通的主要形式。 正式沟通分为下行沟通(自上而下进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非正式沟通是通过正式规章制度和正式组织之外的渠道进行的沟通。 非正式沟通的作用: 有些可以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传递一些无法传递的信息;可以了解行政人员和民众的真实看法;可以减轻正式沟通渠道的负荷,提高正式沟通的效率;可以服务于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的缺陷: 由于信息传递的随意性和缺乏监督,因而可靠性有限;小道消息可能削弱正式沟通的威信,损害正式权力的行使。,行政沟通的结构模式: 聚联式(存在一个沟通中心) 单联式(各个沟通点的地位平等) 互联式(每个沟通点都可以和其他所有的点发生联系),二、行政协调,1、行政协调的含义与特点 行政协调行政组织为了顺利地实现决策目标,谋求自身各相关要素互相分工合作的一种行为方式。,2、行政协调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A、行政协调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行政协调要求在行政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因而是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B、行政协调是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它要求领导者以经验、知识对各种管理方法熟练运用。,C、行政协调是一种公关性的行为。行政协调实际上是政府公关的过程,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政府的形象。,3、行政协调的类型 (1)对事的协调与对人的协调(对象) (2)内部协调与外部协调(从范围上分) (3)认识性协调与利益性协调(内容) 认识性协调是为了达成一致认识,实现行政目标; 利益性协调则要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4)促进式协调和纠偏式协调(协调性质上分) (5)合作式协调和应变式协调(协调方式上分) (6)会议协调与非会议协调(协调的途径上分),4、行政协调的方式 主体合流法、中间数法、冷处理与热处理法、当面表态法、谈心法、跟踪处理法。,5、行政协调中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1)事前和事后的关系 行政协调发生在执行过程中,故为事后协调,但也要注意预见性协调,通过分析行政执行中的各要素,分析行政执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做好防范性准备。 (2)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首先要把掌握好一般情况,明确协调的目标,同时与个别、具体情况相结合。,(3)平衡与创新的关系 协调是为了达到行政活动的某种平衡,但平衡是动态的,行政协调要求通过创新,打破原来的平衡,形成新的平衡。 (4)妥协与原则的关系 在协调中,需要一定的妥协,要考虑不同因素、彼此退让,实现各方均接受的结果,同时要在根本性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5)协商与命令的关系 协调需要协商,通过协商,增强民主,达到共同参与目的,使行政执行更具有科学合理性,同时,在必要时也需要果断行事,运用行政命令的方法,保证行政执行迅速、有效、集中。,三、行政监控,1、行政监控的含义与作用 行政监控行政机关自身及外部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公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执行过程及行为是否遵守法律规章进行监督;对行政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控制,以保证法律规章的正确执行和行政目标的实现。,进一步理解: (1)行政监控的主体包括外部主体、内部主体。外部主体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舆论和公民。内部主体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 这些监控主体构成了行政监控的内部、外部机制。,(2)行政监控的客体是行政执行过程和行为。 (3)行政监控活动包括行政控制和行政监督。 (4)行政监控包括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5)行政监控内容包括合法性监控和合理性监控。 合法性监控关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是否依法定职权和程序执行而展开的监控。 合理性监控是关于行政执行活动效率,即针对行政机关是否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对社会资源的管理而进行的监控。,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和目标实现的活动。 行政监督:是行政机关外部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公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行政监控的作用: 是行政执行的保障机制; 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 有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目标和依法治国的战略。,2、行政监控的要素和过程 行政监控的要素包括监控者、监控对象(或客体)、监控机制。 行政监控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确立监控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3、行政监控的方式 (1)工作指导。方式有命令、要求、指示和建议。 (2)工作考核。 (3)报告、汇报制度(下级向上级、政府向人大)。 (4)审批制度。,(5)预算、决算与审计制度。 (6)视察、调查(主要包括行政领导、纪检监察部门、人大代表政协等)。 (7)质询、询问制度(人大、政协进行)。质询是最正式的监控制度。,(8)申诉、控告制度。 各监控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的申诉和控告。 申诉、控告的主体可以是公民、社会团体、政党、检察机关,也可以是性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纪检部门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