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 学 语 文简编本 徐中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樊迟、仲弓问仁,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 认为“仁”就是 “爱人”,孔子门徒群像,颜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40岁。 他十四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颜渊篇:,本篇共计24章。 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注释】 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祭祀大典,烽火戏诸侯,【经典原意】 仲弓问怎样做才能达到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对待重大的祭祀;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候那里任职没有怨恨,在卿大夫那里任职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当代阐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换句话说,就是“推已及人”,这些都说明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注释】 乡:同“向”,过去。 皋陶(gao yao羔谣):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子夏,姓卜名商,卫国温人,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 子夏是继孔子之后,系统传授儒家经典的第一人,对儒家文献的流传和学术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后世誉为传经之鼻祖。,子夏问,“如花两靥多好看,明媚双眸分外娇,不靠粉脂使人迷。”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是精心的上妆之后再修饰成浑然天成的样子。 子夏问:“就像真挚的情感也需要用“礼”来修饰一样吗?” 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正是子夏啊,以后可以跟你谈论诗了。”,艳若桃花,皋陶(go y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伊尹,生卒年不详。商初大臣。名伊,一说名挚。今洛阳人。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奴隶出身。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庖丁:厨工,【经典原意】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善于了解别人。”樊迟还不理解。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恶者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明智,他说提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就能使邪恶者正直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含义丰富呀! 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拥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经典原意】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在家生活恭敬庄重,在外办事严肃认真,对待别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是不会丢弃的。”,夷狄之地,冯 谖 客 孟 尝 君,战国策,退出,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相关图片,返回,教学目的,返回,一、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二、掌握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教学重点,1.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环节。 2.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事例,所体现的谋略才智。,返回,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和长书等,约成书于秦代,其文章大都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 战国策属国别体杂史著作。书中记事,始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止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行记载尤为具体,是研究战国史的重要文献。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的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作品简介,返回,背景简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王权要竟相收揽各种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著名者如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也就是史家所谓的“战国四公子”。其中孟尝君尤其出名,据说门下食客有三千之众。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特定阶层,士的构成成分极为复杂,有策士、侠士、隐士等多种类别。他们中的一些佼佼者,或逞舌辩游说诸侯,出谋划策;或凭才智托身权要,排忧解难;或恃武力横行天下,除暴安良;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这些士的各种活动。尽管战国策的作者非止一人,但是对士的赞赏褒扬却高度一致。这是战国策一书一个明显的思想倾向。这一倾向本身虽无可厚非,但有的作者过分夸大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甚至爱屋及乌,对一些士的权谋、诡辩、不择手段猎取功名富贵亦持欣赏态度,则显然是不能令人首肯的。 本文作者通过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事例,颂扬了士的谋略才智及政治能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返回,合纵:苏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连横:张仪曾经游说六国,让六国共同事奉秦国。,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苏秦,四民: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焚书坑儒,独尊儒术,竹林七贤,下 乡,知识青年,红卫兵,时代背景,战国四公子: 齐孟尝君田文 赵平原君赵胜 魏信陵君魏无忌 楚春申君黄歇 每人门下食客约在3000人左右,内容述评,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一、二两段为第一部分,写冯谖初为孟尝君门客时的情状; 三、四、五三段为第二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经过; 其余为第三部分,写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思想内容有两点颇值得注意: 一是对民心向背的重视; 二是对“士”的褒扬和称颂。,返回,合券,契约,当代契约,狡 兔 三 窟,天子驾六,逸礼王度记曰: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 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礼 器,艺术赏析,一、欲扬先抑 本文刻画冯谖形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 “贫乏不能自存”、“无好”、“无能”; “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平庸、贪婪、得寸进尺、缺乏自知之明; 薛地收债,营就“三窟”:才具出众、见识过人。 二、映衬烘托 为了突出冯谖的才能,作者巧妙地以孟尝君及其手下门客进行映衬烘托。 “收责于薛”、“焚券市义”有力地凸现了冯谖的卓越不凡。 三、尺水兴波 从叙事角度看,本文也颇有技巧:第一部分叙述冯谖初为孟尝君食客时的情状。第二部分叙述冯谖焚券市义,也暗伏机窍,如冯谖市义而不市其他出人意料,以及孟尝君由“不悦”到叹服的转变令人感喟。 文章篇幅尽管不长,但作者叙事曲折生动,每有波澜,使人读来趣味良多。,返回,拣麦穗,张 洁,山 村,黄土高坡,陕北窑洞,陕北新娘,小麦穗,赶 集,女 红,女孩的心思,乱花渐欲迷人眼,沙扬娜拉,害羞与幻想,现代女性,古典爱情,少女与梦,秋日午后 这个下午 突然褪掉所有的颜色 秋季变得若有若无 要不是 悬在那里的一枚果实 我可怎么活下去 在这个恍惚的秋季?,成 长,忧 伤,灶 糖,卖 货 郎,革 命 形 象,极 “左” 年 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