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专题五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和共存类型一检验与鉴别(必考)中国就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复兴之路。中国的科技进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东西方文明因改革开放而交流碰撞,而我的创业之路因改革开放而扬帆起航。1. (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 AgNO3溶液B. 无色酚酞试液C. K2CO3溶液 D. Na2SO4溶液2. (2016苏州改编)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稀盐酸B. 面粉与玉米粉:碘水C. 铜绿与二氧化锰:看颜色D. 酒精与白醋:闻气味3. (2016重庆B)用下列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白酒与矿泉水闻气味BMnO2与碳粉分别加入双氧水C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分别加入BaCl2溶液DNaOH溶液与Ca(NO3)2溶液分别加入MgCl2溶液4. (2016桂林改编)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Cl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B检验CO2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检验NH4加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5. (2016福州改编)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A.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 氯化钾和氯化铵滴入硝酸银溶液C.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_6. (2016江西样卷一)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后,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后振荡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收集后,分别闻气味C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取样后,混合均匀,高温加热D鉴别腈纶毛线和羊毛线_类型二物质的除杂(2016.14B,2014.15C,2013.15A,2012.13A,2011.15AC)1. (2016铜仁改编)下列除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CO(CO2):点燃B. CuO(Fe2O3):加适量的稀硫酸C. FeCl2(CuCl2):加金属锌D. Na2SO4(Na2CO3):加适量的稀硫酸2. (2016云南改编)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适量稀硫酸B除去HCl中的BaCl2加Na2SO4溶液,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3. (2016苏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项目物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ACO(CO2)通过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后、干燥BFe粉(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Na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K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DNH4HCO3固体(NaCl固体)充分加热4. (2016海南)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CO2HCl通入NaOH溶液BO2水蒸气通浓H2SO4CAl粉Cu粉适量稀硫酸,过滤DCaCl2溶液盐酸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5. (2016烟台改编)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KCl(MnO2)加水溶解、过虑、洗涤、干燥BNaOH溶液(Na2CO3)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CN2(O2)通过灼热的足量的铜网DNa2CO3固体(NaHCO3)_6. (2010江西)下列除杂方法中,所用试剂合理的是()A. 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B. 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C. 用铁粉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D. 用_除去铜粉中的锌粉7. (2016江西样卷五)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试剂操作ACO2COO2点燃BH2水蒸气浓硫酸洗气CNaHCO3NaCl稀盐酸结晶DCu(NO3)2溶液CuCl2溶液_过滤类型三微粒的共存1. (2015江西)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和X离子,则X可能是()A. OHB. ClC. KD. SO422. (2016来宾)下列离子在碱性、无色溶液中与框图内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NH4 B. CO32 C. Ba2 D. Fe23. (2016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Na、Cl、HCO3B. H、K、Cl、OHC. Cu2、Ba2、Cl、SO42D. K、NH4、Cl、NO34. (2016江西样卷六)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2SO4、Na2SO4、NaOHB. Ca(OH)2、KCl、K2CO3C. NaCl、Na2CO3、KNO3D. CuSO4、NaOH、Na2SO4专题综合训练1. (2016贵港)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A. 检验铵态氮肥,可加入石灰石研磨、闻气味B. 分离BaSO4、Na2CO3、NaOH,可依次加入水、Ca(OH)2溶液C. 除去N2中的CO2、CO、H2O,可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O、浓硫酸D. 鉴别Ba(NO3)2、NaOH、HNO3、Mg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2. (2016丹东)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或分离,所设计实验方法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BaCl2溶液中的B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B检验CO中混有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C除去N2中混有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D分离木炭粉和MnO2的混合物加水溶解后过滤3. (2016厦门)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铁制品表面少量的铁锈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B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C鉴别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D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4. (2016陕西)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某可燃性气体中含有H2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液滴B除去NaCl中的Na2SO4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C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D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5. (2011江西)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B. 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C.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D. 用_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6. (2016江西样卷三)下列实验中所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B除去铜粉中的锌粉加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C区别磷矿粉和硝酸铵取样,观察颜色D测定食醋的酸碱度_7. (2015江西样卷二)下列实验中所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B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C鉴别尿素CO(NH2)2和硝酸铵(NH4NO3)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D检验地窖的空气中是否含有充足氧气_8. (2014江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观察外形变化B实验室制取CO2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加入碳酸钾溶液,过滤D区分硬水和软水_9. (2016赣州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样品,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泡沫的多少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镁条代替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C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取样,加水溶解,过滤D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_答案类型一1. C【解析】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并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B错误;稀盐酸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与碳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用碳酸钾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C正确;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发生反应,D错误。2. B【解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A能达到目的;面粉与玉米粉都含有淀粉,遇碘水都会变蓝,B不能达到目的;铜绿是绿色的,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可以通过颜色鉴别,C能达到目的;酒精有特殊香味,白醋有酸味,D能达到目的。3. C【解析】4. B【解析】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只有CO2,N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B错误。5. C灼热的氧化铜(合理即可)【解析】硬水和软水可利用肥皂水区分,出现浮渣多、泡沫少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A错误;氯化钾和氯化铵中都含有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B错误;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熔化现象,且有特殊的气味,C正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不与氧化铜反应,故可用灼热的氧化铜鉴别。6. A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气味【解析】稀盐酸不与氯化钡反应,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