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苦干实干 全速冲刺 确保完成全年暨十一五目标任务 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缪 瑞 林(2010 年 7 月 10 日)同志们:今天上午,新实书记作了题为创新发展方式、加速产业集聚,全力推动宿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鼓舞斗志,振奋人心。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我就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重点任务,再强调几点意见。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呈现出经济增长提速、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活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及“十一五”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31 亿元、增长 25.6%,销售、利税、利润分别增长 36.5%、75%和 129%;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34.2 亿元、增长 80.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43 个百分点。由洋河、双沟联手组建的苏酒集团列入全省百亿后备大企业计划,年内有望成为全市第一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新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 家,洋河、双沟酿酒产业园被命名为首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宿迁经济开发区软件园获批省级物联网软件研发基地,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填补了我市国家级检测中心的空白。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150.6 亿元、增长 14.1%,税收占地税收入比重超过60%。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存、贷款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软件和服务外包主营业务收入达 6.2 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进出口、出口、实际到帐外资总额分别增长90%、52%和 136%。夏粮生产持平略增,新增高效农业 22 万亩、高效渔业 13.9 万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进展顺利,发展大道黄河新桥建成通车,省第七届园博会博览园完成总工程量的 40%以上。计划投资超百亿元的运河文化城项目启动建设。沭阳国际服装面料城、泗阳中央商城、泗洪富园广场、宿豫红星美凯龙、宿城宝龙城市广场、宿迁经济开发区中青家居广场、湖滨新城中国水城等商贸设施快速推进。泗洪城北污水处理厂、湖滨新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国电宿迁热电公司脱硫工程等节能减排项目加快实施。小城镇及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稳步推进。大型灌区续建改造、西南岗水源、县乡河道疏浚等农水工程基本完成。宿淮铁路、宿新高速、省道 245、249 宿迁段等交通工程紧锣密鼓推进,融入长三角、对接沿海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 6598 元、3713 元,增长 12.1%和 14.1%。城镇新增就业 1.6 万人, 5232 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转移农村劳动力 4.6 万人。城镇职工“五险”扩面新增 12.9 万人,为 6306 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 1100 万元,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苏北率先实现适龄居民参保和基础养老金发放“两个全覆盖”,共为 53.1 万名 60 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 1.89 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稳定在 98%以上。发放城乡低保金 6365 万元,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动态应保尽保。为重度下肢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 1385 辆。新建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 7823 套,实施拆迁安置房建设及危旧片区改造 203 万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低于 600 元、住房建筑面积低于 18 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五年保持苏北第一。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独立建设,江苏农民培训学院顺利开工,市高级技工学校晋升为省级技师学院,全市独立设置的职业学校优化调整到 20 所,新一轮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建设加快推进,沭阳中医院病房大楼、泗阳仁慈医院新院投入使用,108 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848 个村卫生室达到省定建设标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标准提高到 15 元,为 97 万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新(改)建村级计生服务室 81 个,县(区)及乡镇的世代服务中心全部投入使用。第二届西楚文化节隆重举办,市文化名人馆免费开放。成功承办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及全国女排大奖赛、全国小轮车冠军赛等大型赛事。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和谐宿迁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隐忧。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应对危机的政策安排在操作层面已经或仍将作出调整,物价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对企业生产和投资、消费造成的影响,都需我们高度关注、积极应对。从宿迁自身看,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项目储备少的状况仍未明显改观,传统产业总体上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发展还需要更多成长性和爆发力强的大企业来引领和支撑;大项目引进建设进展不快,上年结转项目多,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少。同时,中心城市功能还不完善、人气商气不足,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亟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对滞后,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急需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不够快,民生保障与改善的任务愈加繁重;土地、金融等瓶颈制约仍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增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任务艰巨。今年是宿迁发展十分关键的年份,切实做好下半年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及“十一五”目标任务,才能在更高平台上谋划和启动“十二五”发展。应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宿迁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将专题研究支持宿迁实现更大突破,为宿迁新一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出炉、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为宿迁对接融入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全面参与区域分工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倒逼产业转移,为宿迁借助南北合作和共建园区平台,引进高质量的产业项目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梦寐以求、稍纵即逝的大好机遇,牢牢把握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这根主线,持之以恒地抓项目促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促和谐,切实巩固提升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良好势头,奋力踏上宿迁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一、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着重围绕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新兴产业三个“千亿级”和林木加工、机械电子、商贸物流三个“五百亿级” 产业的培育,在科学修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集成扶持政策、集聚各方力量加以支持,加快形成规模竞争的新优势。更大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及要素成本优势,重点集聚能够增加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提高就业率,产业链长、关联性大、带动力强的大产业,全力培育“动态比较优势”明显的大项目。坚持把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区和主阵地,以实施“升档进位”竞赛活动为抓手,推动市内各开发区找准产业分工和功能定位,在最有基础、最具条件的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形成互为补充、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研究针对性扶持措施,实行个性化帮办服务,通过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引导更多企业集聚,着力打造酿酒、食品、高档家纺、新材料、高新电池、大功率节能灯、机械零部件制造、再生资源加工等特色产业园。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动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购并联合、上市融资等途径做大做强,支持重点企业吃饱开足、扩大产能,年内确保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 50 亿元企业 2 户、超 10 亿元10 户。根据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认真研究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动向,重点围绕以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定点、定向招商,着力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促进高效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确保全年增产的同时,下更大力气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高效农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确保全年新增高效农业 40 万亩、高效渔业 15 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 20 万亩。强化科技引领作用,依托瑞克斯旺种苗示范基地、市农科院品种选育基地等技术服务平台,加快引进、研发和推广一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加快中粮肉食、益客食品、达利食品等龙头企业建设,并相应规划和启动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集中区,招引更多国内外知名的“农”字号大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像抓工业开发区一样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年内各县(区)分别建成 1 个省级和 1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农村经营体制、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扶持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安排上,既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大户,也要更多地考虑带动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致富。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健全完善质量检测网络,年内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 10 个、省级著名商标 10 件,新增绿色食品 20 个、有机农产品10 个。加快以商贸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霸王举鼎商业圈、沿古黄河高品质商业街、幸福路商业带的打造,重点推进宝龙城市广场、金鹰国际、凯林瑞巴黎都市、苏豪银座、汇金大厦以及宿迁 1897、中豪国际、中央国际、国际汽车城、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商贸设施和城市综合体建设,促进淮海建材城、中青家居广场、四季青服装市场等重点专业市场尽快繁荣,提升中心城市商业质态,吸纳周边消费群体和购买力。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健全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落实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等政策,激发和引导农民消费需求。高度重视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沭阳花木、泗阳江淮农副产品、泗洪螃蟹及水产品等农产品市场的升级改造步伐,市区的华东农业大市场确保年底前主体完工,着力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开发区、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场,规划建设一批满足工业产品、重要物资运输需求的物流园区。积极实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倍增计划”,下大力气统筹市内特别是市区各载体和平台建设,组织专门力量,强化资源整合,推进协同发展,全年确保新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 100 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 10 亿元。高度重视房地产业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质量。积极借助上海世博会、省园博会平台,加强沿骆马湖、洪泽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加快打造具有更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品牌。着力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以海关国检大楼全面竣工、海关本月正式运行和保税仓库开工建设为契机,鼓励县(区)引进和发展加工贸易,有效推动出口供货企业转本地出口。健全完善出口扶持政策,将扶持资金集中用于研发创新、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外贸出口最急需、见效最快的领域,加快培育和壮大一批潜力较大的外贸出口企业。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借助各类展会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和帮助企业拓展内外销市场。全年确保新增进出口企业 100 家,实现进出口总额 7.5 亿美元。深入开展“外资突破年”活动,特别是依托即将成立的市台协会,加强与台湾工商企业界的联系,加大在台湾本土及境内台资企业集中区域的招商力度,打造新的台资集聚区。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支持海德利能源、嘉隆建工、铭豪建工、精科互感器等企业拓展境外投资,不断提升“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二、以“四城同创”为统揽,着力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明年是建市 15 周年,省第七届园博会也将在宿迁举办。以此为契机,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理念,结合全面启动“四城同创”工作,紧扣时间节点,倒逼推进一批配套项目建设,努力使城乡功能和面貌再有一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