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初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总分:120 分 时间:100 分钟)一、基础知识部分。(26 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春天的大海,没有夏天那惊涛骇_浪的喧闹,也远离秋天的深su_和蔚蓝,少了朝_阳与晚霞映红大海时的壮观,也少了渔人驾着木帆船在海面上忙 l_的身影。与冬天的安稳和凝重无缘,与猎猎彻骨的海风无缘,与白皑_皑的雪花无缘,它只用静美的姿势,演变成春天百花争妍_、风调雨顺的好年景。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3 分) ( )A、俪歌 收敛 雍肿 白皙 B、菜畦 宛转 屏障 迁徙C、签赏 篷勃 荒谬 琐事 D、蝉蜕 斓语 笨拙 倔强3、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 分) ( )A、周末的农贸市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B、王小雅同学总是勤奋好学,不耻下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C、他的作业字迹潦草,凌乱不堪。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D、他高兴得得意忘形,完全忘了周围的人正疑惑地看着他。4、修改病句。(2 分)原句:生活像一首歌,五彩斑斓,我们要学会咀嚼,学会欣赏。_5、仿写句子。(2 分)冰河感激春风,才有一泻千里的气势;绿荷感激夏雨,才有卓然独立的高洁;禾苗感激沃土,_;腊梅感激寒雪,_。6、名著阅读。(4 分)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如果让你向班级内其他同学推荐一本名著,你最想介绍的是,推荐理由是:_7、默写。(9 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_,关山度若飞。_,寒光照铁衣。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爷娘闻女来,_;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_。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高雅意境的子:_,_。岑参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思乡怀亲湿透衣衫的形象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16 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文段乙选自_,是宋代_主持编纂的一部_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此书编纂的目的是_(1 分)9、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2 分)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能称( )前时之闻 泯( )然众人矣10、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1 分) 余 闻 之 也 久1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4 分)未尝识书具 ( ) 卿今当涂掌事(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及鲁肃过寻阳(( )12.写出从文段(二)中衍生的两个成语的含义。(2 分) 吴下阿蒙:_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刮目相待:_13.用原文填空。(4 分)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14.方仲永和吕蒙前后的变化对你有何启发?请你试着为自己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作一个合理明智的人生规划。(2 分)_三、现代文阅读。(28 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 13 分)“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 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_(A 钻研 B 钻探 C 探索 D 探求),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_(A 衰微B 衰弱 C 衰败 D 衰老)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5.将正确的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2 分)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_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_17.请用“_”从选文中划出能概括本选段内容的一句话。 (1 分)18.(4 分)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了些什么?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19.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很多形象化描写,请用将这些描写的句子划出来,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4 分)_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二)课外美文欣赏。(15 分)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