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沉淀池的设计,环境学院 田晴,本节提示,课程主要内容 掌握 沉淀池的构造、分类 平流、竖流、幅流式沉淀池的特点 熟悉 竖流式沉淀池。 了解 提高沉效的原理、浅池理论以及斜板沉淀池的构造。 难点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中,泥斗的正确设计与计算,BOD5 and TSS Removal Efficiency with Respect to Overflow Rate and Detention Time,3,引言,理想沉淀下影响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 沉淀池面积负荷 溢流率 水力负荷 沉淀时间 有效水深 沉淀池边壁高度,沉淀池在实际运行情况下的其它主要影响因素: 悬浮固体浓度(eg. P 45 表10-5 初沉池与二沉池的经验设计参数的差别) 水温/气温 造成异重流(Density flow), 或热分层(Thermal Stratification) 风向风力影响 造成风力驱动循环区( Wind-driven circulation cell),沉淀池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 沉淀池类型 表面负荷率/固体负荷率 沉淀高度 进水形式与布(配) 水 出水堰的设置与负荷率 浮渣的清除,沉淀池的分类,沉淀池三种流态,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3)竖流式 埋深大,结构复杂,无刮吸泥设备 uv, 上浮,自由沉淀去除效果不好, uv, 下沉, u=v,悬浮 形成微粒构成的悬浮污泥层, 利于截留粒径较小的颗粒絮体, 下沉与上浮的颗粒接触机会增多, 利于进水中絮体的粒径小,絮凝性差的废水沉淀处理,沉淀池的运行方式,表1 城市污水沉淀池设计数据,对不同的处理水质,不同池型(功能)参数选择范围差别较大,设计时应进行沉淀实验确定参数范围,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水力负荷、停留时间以及处理泥量可参考下表数据:,3)主要设计过程,(1)有效沉淀面积、池长、池宽、池深等; (2)设计进水(配水)区 、出水渠、出泥管 (3)沉淀池内水力计算,平流式沉淀池,平流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平流式沉淀池示意图,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进水),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出水),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竖流式沉淀池的深、宽(径)比一般不大于3,通常取2。 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管如下图所示。,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中心流速: 无反射板:30mm/s 有反射板:100mm/s,流出速度: 20mm/s,中心导流筒设计,中心管尺寸,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可达100m,池周水深1.53.0m,径深不小于6。 有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周进周出、旋转臂配水等几种形式。 沉淀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刮泥机刮除,对辐流式沉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和吸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的刮泥机与吸泥机等。,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特点,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示意图,辐 流 式 沉 淀 池 剖 面,中心进水,周边进水,31,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32,Inorganic Materials in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斜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浅层沉降原理 斜板(管)沉淀池,浅池理论:,对于沉速低于u0颗粒,去除效率正比于u/u0=u/(Q/A)u*A/Q 当处理水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沉淀面积利于提高沉淀池去除效率 n=H/h,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斜板沉淀池: 增加倾斜角为60度的滑泥倾角 当增加n块斜板后,沉淀面积A=nAcos 当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建造沉淀池面积受限制时,可采用斜板(管)沉淀池。,水流方向:同向流,异向流(自上而下) 斜管沉淀池:高速高效沉淀池 升流式异向流斜板(管)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一般可按比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提高一倍考虑 适用: 给水处理,颗粒的絮凝性差,不易板结 污水处理:含油废水(隔油池),石化废水,纺织废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