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领悟(w) 彷徨(pn)袖手旁观(un)B.埋没(m) 儒家(r) 不知所措(cu)C.华裔(y) 接触(zh) 一帆风顺(fn)D.朱熹(x) 探测(c) 丁肇中(zho)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孜孜不倦唯一办法模式B.根深蒂固 格物致知 修身C.毫无选择 应付一切 毅力D.不言而谕 实验精神 诚意3.试比较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指出哪个词最合适。(1)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试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2)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撑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3)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领会)到的。4.综合性学习。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增强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班委会决定召开“创新成才”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活动一】励志名言请你提供两句倡导“创新”或“成才”的名言或诗句作为宣传标语。答: (2)【活动二】“格物致知”大家讲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串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你有过“格物致知”的经历吗?请给大家讲一讲。答: (3)【活动三】从我做起请仔细观察王丽同学向大家展示的这幅图,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答: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3、4段和第13段,回答58题。5.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答: 6.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答: 7.第4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 8.“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激变时应该如何落实?答: 三、美文品析(2013兰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913题。“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答: 11.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答: 12.第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答: 13.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答: 四、写作练笔14.【写法借鉴】本文是一篇学术性演讲稿,演讲中,作者通过列举自己初到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彷徨恐慌的事例,现身说法,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并使听众真切地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片段仿写】有一篇“走进名著”的演讲稿缺乏亲和力、感染力,请你仿照本文的这种写法,围绕“阅读文学名著很重要”这个主题写一段话。答案解析1.【解析】选A。B项中“儒”应读R;C项中“触”应读ch;D项中“熹”应读x。2.【解析】选D。“不言而谕”应为“不言而喻”。3.【解析】(1)“测试”是对机械、仪器和电器等的性能和精度进行测量,而此句的意思是用仪器对科学实验中的有关数值进行确定,故用“测量”。(2)“支配”是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而“支撑”是抵抗住压力使东西不倒塌或勉强维持。(3)“领会”一般与“精神”等搭配,“领悟”一般与“知识”等搭配。答案:(1)测量(2)支配(3)领悟4.答案(示例):(1)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穆勒(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然后,再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虽然牺牲了一块表,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3)以后,我们应该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帮父母干家务。学习是为了以后能自力更生,不仅仅是了解更多知识,还让我们学会更多生活技能,而不应该是有高分就满足了。希望同学们分数高,能力强。5.【解析】依据第3段中“因为”这个句子思考作答。答案: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6.【解析】根据“格物致知”的含义思考作答。答案: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探察。7.【解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答。答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作用:用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