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4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5页 / 共64页
第6页 / 共64页
第7页 / 共64页
第8页 / 共64页
第9页 / 共64页
第1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行政组织形象与领导者形象的塑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教育学院 钟苹,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 第二节 行政组织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领导者形象的塑造 本章小结 思考题,学习目标 认识行政组织形象建设在现代政治文明发展中的必要性 认识和掌握行政组织形象问题与领导者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认识和掌握形象塑造是现代行政组织形象的重要目标,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核心目标,一、行政组织形象概念的界定 关于行政组织形象这一概念的界定,目前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大致说来,所谓行政组织形象,是公众在对政府加以综合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政府的整体印象和基本评价,是政府行为在公众心目中的客观反映。概括地讲,行政组织形象可由三个层面组成:一是反映政府言行与效果的外观形象,如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公正廉洁,惩贪治吏,整肃腐败等。二是联结政府活动与运转的结构功能,如机构的设置,人员的安排,机制的运行,行政管理的体制等。三是决定政府结构与形象的思想观念,如勤政为民意识,改革开放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在这三个层面中,形象是表层,观念是深层,而结构则是联接二者并使之构成一体的中介层。形象通过结构反映观念,观念也通过结构支配形象。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他们由表及里共同反映政府的本质内容和活动方向。,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二、行政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 行政组织形象体现的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辩证关系,它包括三个要素:第一要素是公众。在政府管理活动中,公众一般作为政府活动的受动方,但在行政组织形象问题上,公众却是认识的主动方,他们关注着政府的一举一动,是认识行政组织形象的主体。第二要素是政府。在行政组织形象问题上,政府只是充当公众的认识客体,是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对象。第三要素是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行政组织形象沉淀于公众的心理状态之中,这种心理状态通过感觉、印象、评价和信息逐步形成和表现出来,并最终决定着行政组织形象的被判断及其政策言行的被接收和被拥护程度。就政府的角度而言,行政组织形象可分为自我形象设计和政府实际形象。,三、行政组织形象的特点 政府组织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其价值取向的公益性、合法的垄断性、“产品”的特殊性、手段的强制性等特征都必然导致行政组织形象的特殊性,因此在塑造行政组织形象时,若能以行政组织形象本身的特点为依托,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公共关系措施,就能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有效地树立起政府的良好形象。行政组织形象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主观性 行政组织形象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知不同。同一个政府行为,可能有些人认为政府做得好,另一些人则反对;有些人从中受益,有些人从中受损,而公众总是根据自身利益的得失来决定他们对政府的态度。针对这一特点,政府在做出抽象行政行为(往往是涉及面广、影响大的政策、规章等)时一定要强调调查研究,以充分了解民意;要加强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增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政策实施前让公众进行广泛讨论,加强实施前的解释和告知活动。这样,一方面政策制定之前充分发挥了民主,制定出的政策必然是照顾大多数人实际利益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必然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政府的良好形象自然就树立了起来。另一方面,对那些利益可能受损的少部分人(因为任何政策必然会造成这一现象)则通过政务公开化、实现公众的知情权等措施,使之对政府的意图、政府决策过程有了比较真切的了解,这样他们对问题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也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和必要的思想准备。他们的思想承受力提高了,不满情绪自然就减弱了。因此,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由于其影响大,容易对行政组织形象产生巨大影响,在制定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民主,充分了解民意并体现民意,让公众理解政府的政策,这样才能逐渐树立起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否则就很容易出现“一招错而全盘皆输”的被动局面。,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客观性 行政组织形象具有客观性。公众、舆论对政府形成的印象皆是由于与政府有关的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文化等因素产生并积累而成的。而公众感知行政组织形象最直接、最频繁的途径便是通过国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新名词的出现,表明国家日益要转变自己的身份、形象,要以平等的身份介入到经济生活,以服务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国家公务员作为政府活动最主要的载体,无疑应更新观念,强化“公仆”意识,注意自身的形象以减少工作中的阻力与不便。因而在具体行政行为的施行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法定事由,遵循法定程序,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国家已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此类行为规范的新法令,如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这无疑对规范具体行政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树立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动态性 行政组织形象具有动态性特点。公众的知觉受“近因效应”及“晕轮效应”的影响,易受政府近期的或是重大的行为左右而改变对政府的看法。行政组织形象易于被与政府有关的新信息所影响。针对这一特点,政府机关要打破传统的单纯以处理文件、组织会议为主要工作方式所造成的自我封闭状态,经常地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直接地同公众接触,多给公众一些了解、知悉政府情况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在公众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朱基总理上任时正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特点,抓住了记者招待会这一良好契机。他精彩的回答、潇洒的风度、坦诚的态度为新一届政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国人和舆论都发出慨叹:“这回中国更有希望了!”公众对新一届政府的印象也迅速改观。,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综合性 行政组织形象还具有综合性特点。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知和形成,并非基于一时、一事、一人、一物而产生,它是由于对与政府有关的人、事、物的长期感知及综合体会才形成的。基于这一特点,政府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毋因善小而不为,毋因恶小而为之”,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不要损害政府的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光靠公务员的自觉、自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严格、完备的监督机制以随时预防、补正、阻止损害行政组织形象的不良行为出现,防微杜渐,使每位国家工作人员都意识到国家行政组织形象的重要性及损害形象会受到的严厉惩罚,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样,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才能真正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四、行政组织形象建立的意义 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本身一项重要的资源和无形财富,是政府有效运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政府塑造自身形象能够增强政府的权威性和民众的认同感;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能降低政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政府都把其形象建立作为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核心目标。在现代社会,建立行政组织形象意义深远。,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首先,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健康生存和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因而政府的行为必须反映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如果说政府具备了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那就是说,政府的作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从而获得了人民对政府的良好感觉、印象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能够得到健康生存和顺利发展。,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其次,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保证政令畅通的法宝,有助于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实施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政府的存在是为了制定政策和规则,以治理、管辖人民,使社会和人民在既定的规则和秩序下生存和发展。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使社会公众对政府有一个较强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公众就会自觉地服从政府,服从政府的法律和规则。 行政组织形象好了,它的法律也较容易得到遵守,它的政策也较容易得到贯彻,从而它的稳定性和影响力都会大大增强。,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再次,塑造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一向是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开明的政府都希望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热情拥护。因而,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帝王,还是现代政府,都把努力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作为其治国为政的基本方略。但是,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政府的惟一目标是管制和压迫人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专制的制度和暴力的使用才能维持其统治地位,因而它绝对不可能在人民中间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当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后,政府真正成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时,政府才可能得到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也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才会真心实意从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去改善自己的形象。 最后,塑造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衡量政府工作的标准最根本的是看群众支持不支持,群众满意不满意。建设行政廉洁、办事高效、制度规范、取信于民的现代行政组织形象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目标。,第一节 形象塑造是政府公共关系的核心目标,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政府治理好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根本条件。塑造良好的行政组织形象是政府行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行政组织形象的主要因素 行政组织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以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是通过政府许许多多具体而又客观的活动作用于公众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综合印象。公众对政府的综合认识包括:公众对政府的静态实体的认识,即对政府设施、组织机构、方针政策、制度法规等方面的认识;公众对政府的动态行为的认识,即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言行作风,对政府的工作效率,对政府的权威性和信誉度等方面的认识。行政组织形象作为公众的认识结果,必然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但它又并非主观随意性的产物,就其实质而言,依然体现着主客观的辩证统一性。因为归根到底,行政组织形象的产生并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要以政府的客观行为、政府的客观影响力以及作为外在力量的其他经济政治文化的因素为基础。,第二节 行政组织形象的塑造,第二节 行政组织形象的塑造,决定行政组织形象的因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价值观 政府的价值观凝聚着政府的社会性、阶级性,体现在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政府选择的施政方向和方式上。当政府的价值观反映了广大社会公众的价值观时,政府的行为和政策往往就能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拥护和欢迎,行政组织形象也随之提高;反之,则会遭到广大社会公众的抵制和反对,行政组织形象也随之降低。 政策 政策是政府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包括制度、法规、法令、纪律等。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广大社会公众的愿望、是否符合民意、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政府能否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还关系到行政组织形象的优劣问题。,信誉 政府信誉就是政府对社会公众承诺的实现程度,它往往成为广大社会公众评价行政组织形象的直观起点。政府的信誉高,即意味着政府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赞赏程度、信赖程度高,这是政府实施政策、实现施政目标的良好基础。 公正性 政府的公正性是在其权力运用中对公正原则的体现程度。不同社会环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公正原则,因而政府的公正性具有较大的相对性。但是,政府是否具有得到大多数社会公众认同的公正性,则肯定与广大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而广大社会公众对此最为敏感,最为关注。 廉洁程度 政府的廉洁程度是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具有的自律性、原则性和道德性的综合反映,廉洁的政府才可能具有信誉,廉洁的政府才会产生真正的效率,廉洁的政府才能成为公正的政府。政府的任何腐败现象,都可能导致行政组织形象危机。 由此可见,行政组织形象作为政府自我设计与公众期望、政府行为与公众感受的统一,其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最终取决于政府的自身行为,而大力加强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