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讲话稿今天召开市政府第十五次全体会议暨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总结前三季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运行情况,对做好第四季度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做出具体安排部署。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许多主要指标总体在预期范围之内,有些指标还成为全省很突出的亮点,这是值得肯定的。现在距年底不到 70 天的时间,完成一些短项指标任务还有很大压力。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以决战、冲刺的精神状态,提振信心,再鼓干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刚才,正明同志通报了前三季度政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6 县区提供了书面发言材料,市发改委、统计局等 12 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部门作了工作通报。大家要认真查找各自未完成指标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的会议,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借势图变,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和主动权为什么要在年底时讲这个问题呢?因为当前经济发展处在非常复杂的时期。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发展进入到复杂期,各种矛盾交织,政策也在因势而变、不断调整。用“一味药”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和用“一个政策”来解决所有发展症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借势图变,必须要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善于认识大势,善于借势而立,善于乘势而上。借势,就是既要借政策之势,又要借发展之势。第一,要借政策之势。当前,国家最大的政策就是“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 ,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稳增长是调结构的基础,能为调结构赢得时间、赢得主动,尽可能减少结构调整对经济带来的阵痛;只有调结构,改革供给侧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增长;只有调结构、转方式,才能实现更长久的稳增长,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调整结构的重点是培育新兴产业,主动力是创新驱动,因而就必须转变过去拼资源、拼人口红利的发展方式。 “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是大政方针,但怎么稳增长、向什么方向调结构、在哪些方面转方式,这是没有统一答案的,需要各级政府、各企业、各方面结合实际寻找实现路径。对 xx 来说,稳增长首先表现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如果这一指标稳不住,其他的指标就很难稳得住。调结构要向哪个方向突破?这既存在产业整体结构的调整,也涉及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因而要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来调结构。我们讲借政策之势,就是要使政策优势转化成对 xx 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把握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如果不对国家政策、投资趋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是照套照搬照用,就很难把我们自身的问题解决好。xx 作为投资拉动型地区,还有许多机遇可抓、许多政策可用,这就看我们是否能够抓住用好政策机遇。比如,张扁高速进入国家 PPP 项目库后,就可以得到 800 万元的前期工作经费,还有可能在使用专项基金、车船税补助等方面获得支持,这既有利于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还能降低地方的负担,一举多得。作为做经济工作的同志,不要老认为国家的政策与己无关,一定要借政策之势突变,谁能借得了势,就能举重若轻;如果借不了势,就会举轻若重。这是现实,也是规律。第二,要借发展之势。哪些是发展之势?就是我们现在积累起来的各种支撑要素和外部环境对 xx 发展的有利要件。比如,xx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连年高速增长,2013 年只有 13 亿元,今年将突破50 亿元。高速增长的原因在哪里?就是中国农产品供给进入了一个追求品质的时代,而追求品质的时代是需要企业来实现和完成的,而不是靠千家万户的农民完成的,此时的企业投资农业是有利可图和富有市场前景的。再比如,我们的旅游人次今年将突破 2000 万,进入了消费拉动投资的新时期,完全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衍生更多的业态。借势就是要把有利条件和支撑要素聚集好、利用好,实现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图变,就是图谋变化和深化改革。整体而言,主动、积极、有作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工作,这是中国的国情特点所决定的。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交织着非常复杂的矛盾,怎么改、如何改,能够达到预期目的,考验着我们的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持续强化:一是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释放社会活力是十八大以来一以贯之的思路和方法。在这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做了大量工作,放了许可权,取消了大量审批,但从市场主体的反映看,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值得深思。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选择社会敏感度最高的环评改革进行了试点,目的就是打造一个全省、全国环评领域改革的典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样本。xx 的环评制度改革有几个非常突出的亮点:第一,明确了权限划分,优化了再造审批流程。第二,分区准入、分类管控,着力促进环评瘦身。第三,建立环评的电子审批平台。第四,强化事后监管服务,推动“重评轻管”向“评管并重”转变。通过环评制度改革,使得环评项目大幅减少、环评时间大幅缩短、企业成本大幅减轻、环评监管全面加强。我们许多的改革为什么落不到位,就是因为没有实现权力划分和流程再造,造成老的没有用、新的不会用,权力下放后“不敢接” 、 “接不住” 、“管不好” 。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最近要召开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专项工作会议,学习推广环评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思想、方法和推进工作的落实措施上解决好这一具体问题。二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要把 xx 的发展搞上去,环境营造仍然是第一位的。这个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需要持续优化。在这些环境里面,政务服务环境是最重要、最突出、最关键的环节。政务服务环境体现着法制环境,融合了人文环境,服务不到位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县区换届工作结束后,就优化发展环境的问题,我们要深度研究,出台一些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三是持续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政府的行政能力主要体现在执行力上。执行力就是能不能把一件事情按照时间、要求、标准做到位。执行力取决于是否发现了问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执行力的全部内涵。在这个问题上,市县两级政府都要有新的认识、新的作为、新的成效。二、扬长补短,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现在离年底只有 70 多天的时间,但有些重要经济指标还未达到均衡进度,甚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扬长补短。我们的短板在哪里?我看固定资产投资和大口径财政收入是最主要的短板。1 至 9 月,大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了 2.77%,比目标值低 7.23个百分点,不到目标任务的三分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11.9%,比目标值低 3.1 个百分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个季度,由于思想上重视、工作到位,9 月份 5000 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首次实现由负转正。但 5000 万元以下项目的投资却出现下滑,这里面既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更多是因为县区、部门抓得不实、不牢所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一是按项目落实投资,按县区考核问责。能否完成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关键在在建项目进度。近期,发改委要对所有项目,特别是在建项目能够完成的投资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比对。对投资额比较大、年内能够形成有效投资和实质性投资的项目,要给予多方面保障,创造条件扩大投资,这就叫按项目来落实投资。只有按项目落实投资,才有完成任务的可能。但项目投资的完成和目标任务的落实,仍然要按县区为单位进行考核问责,因为完不成任务的主体责任在县区,完不成说明没有项目、没有把责任落实落细。前一个是方法,后一个是结果。各县区、市直各部门都要把在建、新建的项目再梳理一下,把投资额往项目上靠实抓细,力求抓出成效。二是加快支出进度,强化税收征管。目前,我们整体财政支出进度比较慢,而且在全省排名靠后,总体支出进度只有 50%,特别是市级财政支出进度才 38%,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年底前要确保达到 80%。当然,市本级财政支出进度慢有特殊情况,还有 6000 万元的“双创”资金没有使用,原来想要用在后续奖励兑现上,现在看不能等,后续奖励资金可以从其他方面想办法,但这 6000 万的资金年底前一定要投出去。至于用产业扶持基金的方式,还是以其他方式投,我们再研究。各县区要按照两个 80%的要求加快支付进度。一是按照完成工作量的 80%支出,把钱尽快拨给施工单位。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等项目验收完了才拨款,这就导致,一面是项目建设单位缺钱,四处贷款,工程进度上不去;一面是财政资金支不出去,形成滞留。这种做法必须改进,市政府结合上次的国务院督查反映出的问题已经做了政策上的明确调整,各县区、各部门都要确保执行到位。二是 11 月底前,所有项目支出进度平均达到 80%。财政局已经把零支付和支付率比较低的项目进行了梳理,会后请各县区和各部门抓紧工作。农业方面零支付的项目比较多,是因为农田耕作期许多项目没法实施,现在庄稼已基本收获完毕,就要加快进度实施已经确定的项目,力争完成当年工作任务,把该支出的资金全部支出去。棚户区改造该用货币化安置的,确定对象后也要尽快落实,该给施工单位支付的,无论是贷款还是国家补助,都按照 80%的要求按期支付。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支付率比较低,也要加快工程实施进度和支付进度。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因为支付和征管是相互关联的,一些支出完成后就有了收益。比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户拿到补贴买了房,就得交税,一交税财政就有了收益。现在大口径财政收入增幅差距很大,还不到全年目标的三分之一,必须下功夫弥补差距,确保完成任务。三是落实部门责任,强化分项督查。督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那么怎么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呢?就是少搞面上的督查,多搞分项、专项督查,盯着具体问题去督查。督查出问题该市上研究的市上研究、该县上研究的县上研究,该出政策的出政策,该投资金的投资金。总之,要通过督查,把问题解决好,把工作赶上去。四是优势部门和有潜力的县区,要多做贡献。甘州区经济总量、财政税收在全市占比很大,交通、水利、建设、工信等行业部门的投资量大、项目也多。要鼓励甘州区和这些部门多做贡献,尽可能快的做好投资任务完成和项目建设工作。三、干冬谋夏,加快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干冬就是做好当前的工作,谋夏就是要超前谋划明年的项目和工作。这方面,核心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强调几个方面:一是在建项目的保障措施要跟上。项目保障措施包括资金调度、要素提供和供电、供水等条件的创造,也包括突出问题和矛盾的调处和解决。绝大多数项目,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提供必要的保障,因而要优先把在建项目的保障措施跟上去,这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提和基础所在、希望所在。对一些投资额大的项目,需要政府做哪些工作,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比如黑河生态新城的基础设施,目前 10 公里路网已基本贯通,但督查时这些用地却都被认为是闲置土地,这样的闲置土地占了 30 多宗。为什么搞了几年的建设,土地却还是闲置的呢?就是因为缺施工许可,手续没有办全。按照施工许可条件,地块上搞基础设施,要把规划、图纸、设计全部做完后才能发施工许可,但这是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是按照 100 亩一个单元出让的,不可能按照 100 亩的土地出让条件来规划道路建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当时提出,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给建设部门出具情况说明,允许提前做基础设施,特别是路网管网的配套,这样就可视为具备了施工许可的条件,建设部门认可这个情况说明,就可以发施工许可,这从政策运用的角度来讲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实实在在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就得多想办法、多创造条件,把保障工作搞好,让项目建设进度尽可能快一点。二是明年项目的论证争取要进一步加快。这项工作,由正明同志和鞠毅同志牵头负责,发改委具体统筹抓好落实。具体要做好四件事:一是要尽快拿出明年项目总盘子。项目盘子要上下对接,形成实实在在的项目,为明年整个经济工作布局打好良好基础。今年项目督查时发现,年初计划的 650 个项目中,有 100 多个开不了工;但到 9 月底,全市开工建设的各类项目是 750 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