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武邑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A 发明本心 B 格物致知C 致良知 D 知行合一2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只是在学术思想界很有名,而法家却是在当时的政治影响下独步天下。”法家能够“独步天下”是因为其主张()A 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意愿 B 适应了奴隶主贵族称霸的要求C 迎合了建立专制统治的需要 D 顺应了民本思想的发展潮流3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B 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C 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 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达到“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的效果。这表明儒家的“无为”( )A 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B 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C 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D 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上述观点正确的是A B C D 8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 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 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 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 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9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臂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 )A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 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 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D 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10晚清名人黄遵宪曾说“近年以来,民权自由之说遍海内外,其势长驱直进,不可遏止,而或唱革命,或称类族,或主分治,亦嚣嚣然盈于耳矣。而仆仍欲奉王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则君权民权两得其平。”由此推论,黄的思想主张是( )A 中体西用B 君主专制C 君主立宪D 民主共和11某一美术流派的艺术家们“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这一美术流派是( )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印象主义D 现代主义12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 )A 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B 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C 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 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13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A 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 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 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D 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14宋史记载:徽宗宣和三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明代施耐庵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讲述北宋宋江等人由被迫落草、替天行道,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型史料介入有助于厘清历史事实B 古代史家扬善抑恶的传统影响历史解释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 不同的史家对同一历史现象有不同理解15下表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总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进士589710109131132159830明经816331814029227128制科88657107436269134据此可知唐代( )A 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B 士族进步垄断仕途C 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D 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16孙中山“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三大政策C 创立民国D 平均地权17“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 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C 革命的进程和对象D 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1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A B C D 19文人画是士大夫思想、才情、与德行的自然流露,文人画审美以悟道、体道、践道为终极理想。以下各项与文人画体现的“精神境界”相通的是( )A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B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C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D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20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小篆21明清之际,我国文学成就斐然,涌现出大量追求个性解放的名作,如西厢记、牡丹亭、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西游记、红楼梦等。对此现象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社会普遍开展个性解放运动B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倾向C 专制下思想解放的理想诉求D 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相同22唐代某书法家其书宽博正大、雄强遒劲,运笔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中,被书论家认为是“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和唐人重气象、求气势的典范楷书宽绰开张、雄浑丰厚、有浩大气势,行书壮美豪放、挥洒遒劲、有叱诧气概。该书法家是( )A 欧阳询B 王羲之C 赵孟頫D 颜真卿23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A 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 京剧艺人对剧种的改造是京剧发展的根本原因C 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京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D 文学艺术在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24“中国古代文明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文中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主要是指( )A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B 中国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C 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 中国的古代发明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原因25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 )A 都在科学领域具有突破性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西学东渐”历程开启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26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民本思想B 主张重构秩序C 追求仁政德治D 肯定汤武革命27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 )A 孔孟之学B 程朱理学C 明清之际的新思潮D 阳明心学28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文化上行动。”材料中的国人在器物上感觉不足后的想法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维新变法C 民主共和D 民主、科学2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 林则徐B 曾国藩C 孙中山D 康有为30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