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一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杜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 )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 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2.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郡的地位比县高 D.赵鞅是其最高统治者3.商周时期,耕于梓野的伊尹后来“摄行政于当国,以朝诸侯”;姜太公曾“卖饮于孟津”,后辅佐文王兴盛西周。据此可知当时( )A.世官制度己被打破 B.年幼君主大权旁落C.官员选拔不拘一格 D.天下共主局面形成4.费正清认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出现了“不能肯定一个中央集权国家会被认为是统治人民的理想的典范”到“保存中央集权国家成为每个有野心的政治家的自然的和公认的目标”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式确立C.藩镇割据局面的终结 D.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极端5.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后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汉代中外朝制度 B.汉代察举征辟制C.隋唐三省六部制 D.宋代设参知政事6.贞观元年,唐太宗曾对王圭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护己之短,遂成冤隙.或苟避私冤,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唐太宗认为( )A.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B.中书省门下省不该互相牵制C.制度实行的效果与初衷不符 D.三省六部制能抑制宰相权力7.“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机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C.明朝皇旁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明代皇帝不信任内阁,自己经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8.清初,南书房是翰林文人陪君王读书研学的内廷场所,“非上所亲信者不得入”。且因随奉“撰述谕旨”而“权势日崇”。这表明( )A.南书房已成为最高政务机关 B.统治者重视拔擢高水平人才C.政府决策中心逐渐发生变化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9.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 )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 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 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10.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精英政治 B.代议制民主C.直接民主 D.贵族政治11.“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这说明( )A.雅典的社会结构有效制约了权力的滥用B.雅典选举制度没有等级差别和贵贱之分C.人人平等是雅典社会民主和自由的基础D.轮番而治有利于雅典社会的正义与公平12.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这反映了(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B.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C.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13.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白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柏拉图意在指出雅典民主制( )A.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局限性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具有制度化、法律化特征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14.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C.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D.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15. 1689年3月,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拨款法案,授予国王每年120万镑的税款,并规定其中60万镑用于宫廷和非军事性开支,其余用作海陆军开支。1697年,议会又通过年金法案,规定自翌年起,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上述拨款法案的通过旨在( )A.保障国王的军事权B.限制国王的行政权C.确保王室财政独立D.依法监管王室财政16.有学者评价说:“它给世人的启示是,拼搏进取的精神结合民主法治的信仰,可以推动一个新生民族从孱微易折变得坚不可摧。”该学者在此评述了( )A.法国1875年宪法诞生的意义B.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的作用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D.1787年美国宪法诞生的价值17.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B.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C.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D.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1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19.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影响参议院以58比42票否决了该提名。根据美国宪法,里根总统应该( )A.另择合适法官人选B.强行任命该名法官C.解散议会重新选举D.调解两派之间矛盾20.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21.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某条约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知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关于这一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双方出于规避外交冲突的考虑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对双方都有利22.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 )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D.中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23.在四川方言实景剧抓壮丁中,国民党官僚到处抓青壮男丁充军,鱼肉乡里;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的宣传下,青年学子慷慨激昂,投笔从戎。发生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两幕截然不同的场景反映了( )A.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B.国民政府推行征兵制C.国民政府“围剿”红军D.共产党影响逐步扩大24.说:“中国社会是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及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国事是国家的公亊,不是党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据此,中共在根据地( )A.建立革命统战线B.建立抗日民主政府C.实行务实土地政策D.确立政治协商制度25.根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提出的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军队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同时用部分兵力监视与防备湖南、江西边境与广东、福建边境,待两湖战场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该地区之敌。最后,集中兵力北上,消灭敌人盘踞在华北地区的残余势力。加伦此时供职于( )A.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北京国民政府26.20世纪30年代,日本陆军省的一份报告称:该事件背后有共产国际和共产党的活动,中国会因此分裂,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内部的亲苏势力将占优势,中国的抗日势力也将增强。这一事件是( )A.国共第二次合作B.遵义会议C.西安事变D.红军陕北会师27.“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来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国民大革命的需要 B.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C.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筹建新中国的需要28.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经济备战工作速度加快,据一份公函记载:“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公函中这一信息意在( )A.加快国防军工业向内地迁移 B.增加军需供给防备日军侵犯C.提高华东地区战略国防地位 D.强调安定国内仍为首要任务29.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感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己是大势所趋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