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招远一中 徐韶芹,【考点聚焦】,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 5、罗斯福新政,20世纪上半期(19171945年),请依据上表,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概括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阶段特征】,政治: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人类 历史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经济: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阶段特征,【重难点突破】,探究一: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命运?,探究二: 任何经济发展模式(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发展模式(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请以20世纪苏联或美国的史实论证“同一经济发展模式(体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起到的作用不同”。,20世纪2030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的美国 俄、美两个国家的“改革调整”分别是指什么? 概括指出两国改革调整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这两次改革调整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探究三,农业、农村、农民始终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三农问题无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热点追踪:,材料一、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一中,“斯大林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殖民地, 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列举斯大林在苏联前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实践这一方针采取的措施?并简要评价。,措施:农业集体化。 评价: 积极:为苏联发展重工业提供资金和廉价的农副产品,促进工业发展,加快苏联工业化进程。 消极:从农民身上收取的太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不协调。,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农业措施的目的;材料一、二中对农业采取的措施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目的:稳定农副产品价格,渡过经济危机。 本质:都是国家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干预,粮食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请你为中国如何加快农业发展出谋划策,【走进高考 实战演练】,1、(2011安徽高考)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D,2、下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C,4、(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 变”。(6分),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2分)-过渡途径 【只答前半句得1分;强调直接即可得2分。没有直接两字不得分。】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分)所有制形式 【只答前半句得1分;强调单一公有制即可2分,没有单一两字不得分。若答全部公有制也可】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经济运行模式 【只答前半句得1分,强调计划经济即可2分,没有计划两字不得分,答指令性计划经济也可;但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得1分。】,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 主义”。 据黄安年 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 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每点3分),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1分)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1分)。 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1分) 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1分)。,【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复习了20世纪上半期各国经济的创新和调整 重点:1、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特点、作用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 的 经验、教训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 原 因、特点、影响 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措施、评价 难点:1、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比较 2、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3、斯大林经济体制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热点:关注民生,和谐发展 经济政策的调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