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普教”中来到“特教”中去培训心得上周,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论坛,两天半的课程,紧凑而又丰富,令我深受启迪,获益良多。收到培训通知时有些犹豫,一是近期手头上工作繁多,二是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普校中小学课堂教学开展,不知道所讲内容是否对特教适用。结果证明,我的这些犹豫显然是多余的。杨再隋老师在演讲中提到,要回归语文的本色,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实践活动。他提到现在的语文课堂,现代技术的普及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用图片代替语言文字,用音频代替阅读的同时,也大大削减了老师的个人魅力,忽视了老师的情感熏陶。杨老师讲这些事,我稍有疑问。思维惯性让我下意识的把老师的话带入到特校的教学中,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特点,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中占据很大的比重,简直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课堂“神器”。我的问题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上找到了答案。王老师主张诗意语文。一堂爸爸的花儿落了让在场的师生几欲落泪。课堂很干净,大部分时间孩子们都在朗读,王老师做的最多的是对应着文中的内容去引导。读,体会思想感情,把自己带入“英子”的角色,再读。王老师语调缓缓,这是我上过最沉重的一堂语文课,胸中似有某种物体压在心头,仿佛我也成了台上的学生,仿佛我也成了“英子”。我忽然明白了杨老师的说的语言魅力,这是图片和音频所无法带来的。再想到我们学校的孩子们,他们似乎从未享受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我们呼吁给予特殊孩子该享有的权利,却在潜意识里给孩子们贴上了特殊标签,不敢去轻易尝试,实属不该。忽想起大学时老师在课堂上示范朗读起绘本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夸张的模样引得我们在下面偷偷发笑,现在想想,可笑的该是我们了。李振村老师的全课程主张令我欣喜不已。我甚至在会场就开始打起了草稿。多学科配合跨学科整合,对普校适合,对我们更是合适。特殊儿童的认知障碍让我们的教学拉起了长长的“战线”,每科虽然一次性讲的内容不多,但是一科一个知识点讲半月甚至数月孩子还掌握不了却是常态。虽然在课堂中我们也会穿插一些其他科的内容,但是总归是零散的。如果几科围绕一个知识点,多管齐下,从不同角度切入,会不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呢?回到学校后,我立马修改了教案,更是迫不及待的拉着刘老师和王老师在一班做起了小尝试。我期待着预想中的惊喜出现,等待着一扇新大门的开启。 教育具有相通性,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特殊教育中同样适用。教育需要走出去,特殊教育更需要走出去,我真为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场精彩的培训而庆幸。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