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尿病的概况,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 玲,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飙升,3.21%,4.5% *,9.7%,*Urban population,20 years old,Yang WY, N Eng ,2009,DATA ON FILE,糖尿病,仅仅是代谢综合征冰山之一角,糖尿病不仅仅是一种高血糖疾病,高血糖,高凝状态,Low HDL,sd-LDL,高TG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终末肾脏病变的首要原因,卒中增加2到4倍,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糖尿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1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Diabetes Res 1990; 13:111. 2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3The Hypertension in Diabetes Study Group. J Hypertens 1993; 11:309317. 4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5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6Gray RP 26 (Suppl. 1):S78S79.,目前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6.1,7.0,OGTT 2小时血糖,11.1,7.8,正常,IFG(空腹 血糖异常),IFG + IGT,IGT (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糖尿病,糖尿病,1 型糖尿病的病因,遗传因素:多基因易感性,HLA是主要位点, 但不足够强,也并非必需。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牛乳喂养 自身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 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 胰岛抗原-2( IA-2),2 型糖尿病的病因,遗传因素:多基因,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基因易感性表现为:肥胖(节俭基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细胞分泌缺陷 环境因素:现代西方生活方式、后天获得性肥胖、 老龄化、吸烟、子宫内营养环境不良、 等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1型糖尿病 病因:自身免疫反应损伤胰岛B细胞 ICA, IAA, GAD65阳性( 85-90%) 年龄: 多为青少年 (注意LADA) 遗传易感性:有,但轻于 2 型糖尿病 体型:多消瘦 症状:急剧,三多一少明显 酮症酸中毒: 常见 胰岛素(或C肽)分泌量:明显减少 对胰岛素治疗的反应:敏感 治疗: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2 型糖尿病 病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分 泌缺陷,非自身免疫反应致病 年龄: 多为成年, 注意MODY及早发倾向 遗传易感性:有且浓厚 体型:多肥胖(注意发病前最大体重) 症状:缓慢,常以并发 症为首发症状 酮症酸中毒: 少见,多只有酮症 胰岛素(或C肽)分泌量:高峰延迟; 高胰岛素血症;明显减少 对胰岛素治疗的反应:不敏感 治疗:随病程不同可单纯饮食运动 治疗;口服药治疗;胰岛素 补充或替代治疗,糖尿病治疗策略,GLP-1(艾塞那肽),-葡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外源性胰岛素,格列奈类,磺脲类,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抑制葡萄糖吸收,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糖尿病的口服药物,胰 岛素 分 泌,高 血 糖,肠管吸收糖,肝糖释放,肌肉利用血糖,磺脲类: 格列本脲 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格列喹酮 格列美脲 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岛素释放,GLP-1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胰岛素颗粒,电压依赖性Ca2+通道,ATP敏感性钾通道,磺脲,要求病人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1型糖尿病不宜用,包括LADA)。 降糖作用确实可靠。 使用不当易造成低血糖。 使用时间长失去效果(继发失效)。 肝肾功能障碍者不宜。,促胰岛素分泌药物特点,餐前半小时服药 几乎所有的磺脲类 24小时只服药一次 控释格列吡嗪(瑞易宁) 格列美脲(亚莫力) 格列奇特控释片(达美康) 进餐前当即服用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唐力),促胰岛素分泌药物服药时间,双胍类药物 二甲双胍(格华止) 苯乙双胍(降糖灵) 噻唑烷二酮 罗格列酮(文迪雅) 吡格列酮(艾可拓,艾汀),促胰岛素外周作用药物,可用于各类型糖尿病,和各类降糖 药物合用,尤其适用肥胖,多食症状 明显的病人。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较强。 单独使用不造成低血糖。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最严 重的副作用是乳酸中毒,但罕见。 肝肾功障碍者慎用。 服药时间:要求不严,一般餐后。,双胍类药物特点,用于2型糖尿病,降低胰岛素 抵抗(病因治疗) 起效慢(服药开始至起效时 间一般需要1个月以上) 体重增加、血容量增加(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价钱较贵 (5)限制使用 服药时间:每日一次,和进餐无关,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特点,可用于各类型糖尿病,降低餐后血糖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不增加胰岛负担 单独使用不造成低血糖 降糖作用缓和,尤其适用老年人 常见的副作用是腹胀、腹泻、排气多 服药时间:进餐时服用,糖苷酶抑制剂类特点,确诊时50% -细胞功能残留,细胞功能随病程延长进行性下降,25,100,75,0,50,-12,-10,-6,0,2,6,10,14,-2,诊断后时间,代谢综合征,细胞功能(%),餐后高血糖,IGT,T2DM,Dashed line shows extrapolation forward and backward from years 0 to 6 based on HOMA data from UKPDS.,Lebovitz HE. Diabetes Rev. 1999;7:139-153. 8 UKPDS Group (UKPDS 16). Diabetes. 1995;44:1249-1258. 9,高糖毒性与细胞功能衰退互为因果,高糖毒性,细胞功能衰退,胰岛素是降糖最有力的武器,Diabetes Care2009, 32:193203,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1. 1型糖尿病 2. 急性并发症 3. 严重慢性并发症 4. 合并重症疾病 5. 围手术期 6. 妊娠和分娩 7. 2型经饮食和口服药物控制不佳 8. 胰腺切除或重症胰腺炎所致的继发性糖尿病,Polonsky KS et al. J Clin Invest 1988; 81:442-48,Herman WH et al. Diabetes Care 2005; 28:1568-83,非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 大约是全天胰岛素总量的50%,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时 应用50%基础胰岛素和50%餐时胰岛素,强化方案中基础 :餐时比例接近1:1更合理,正常人胰岛素分泌与血糖的关系,小时,进餐,进餐,进餐,250 100 70,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与非进食状态下的血糖,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举例,8:00,12:00,18:00,24:00,速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血糖控制与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理想使用方案,Valitutto, et al. Osteopath Med Prim Care 2008, 2:4,胰岛素的制剂,类型 名称 皮下注射作用时间(小时) 起效 高峰 持续 超短效 优泌乐,诺和锐 0.3 0.5-1 1.5-2 短效 普通胰岛素 诺和灵R 0.5 2-4 6-8 优泌林R 中效 NPH 诺和灵N 1-3 6-12 18-26 优泌林N 长效 PZI 3-8 14-24 24-36 超长效 甘精胰岛素 24,速效胰岛素 诺和灵R 优泌林R 甘苏霖R 中效胰岛素 诺和灵N 优泌林N 甘苏霖N 预混胰岛素 诺和灵30R(30为速效R,70为中效N) 甘苏霖30R(30为速效R,70为中效N) 诺和灵50R(50为速效R,50为中效N) 优泌林7030(30为速效R,70为中效N) 优泌林5050(50为速效R,50为中效N),人胰岛素(基因重组胰岛素),Clin Pharmacokinet 2002;41:1043-1057.,预混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起始治疗,优点: 预混制剂,使用方便 赖脯胰岛素提供早晚餐后血糖控制 赖脯胰岛素鱼精蛋白饱和制剂提供空腹与餐前血糖控制,优点: 方便餐后血糖控制 提供全天基础血糖控制 符合胰岛素生理分泌,不足: 需要多次注射 患者依从性差 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Insulin Treatment.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and Related Disorders. 3rd ed.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1998.,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四次胰岛素替代治疗,更好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MDI和胰岛素泵,餐时速效胰岛素与基础胰岛素配合应用, 更加符合生理,1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1)三餐前RI或超短效,晚餐前或睡前NPH 或超长效 (2)胰岛素泵(CSII),2型糖尿病 睡前 NPH或超长效 早、晚餐前 NPH 早、晚餐前预混(RI+ NPH)或类似物 同1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糖尿病胰岛素用法举例,静脉血浆葡萄糖 (mg/dL),时间 (min),C肽 (nmol/L),200,100,0,01,60,120,180,01,60,120,180,0.0,0.5,1.0,1.5,2.0,时间 (min),02,02,肠促胰素效应,口服葡萄糖 静脉注射葡萄糖,Mean SE; N=6; *p.05; 01-02=glucose infusion time. Nauck MA,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86;63:492-498.,肠促胰素效应 口服葡萄糖和静脉注射葡萄糖的效应比较,ATP敏感性 钾通道,胰岛素释放,胰岛素颗粒,GLP-1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GLP-1: 真正葡萄糖依赖性,葡萄糖,Km=7-9mM,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胰岛素释放,GLP-1受体,葡萄糖转运蛋白,胰岛素颗粒,电压依赖性Ca2+通道,ATP敏感性钾通道,磺脲,GLP-1在人体中的效用: 肠促胰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促进饱胀感 降低食欲, 细胞: 增强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肝脏: 胰高糖素水平下降 减少肝糖输出,细胞: 抑制餐后胰高糖素分泌,胃: 帮助调节胃排空,Adapted from Flint A, et al. J Clin Invest. 1998;101:515-520; Adapted from Larsson H, et al. Acta Physiol Scand. 1997;160:413-422; Adapted from Nauck MA, et al. Diabetologia. 1996;39:1546-1553; Adapted from Drucker DJ. Diabetes. 1998;47:159-169.,进食促进GLP-1分泌,甘精胰岛素,艾塞那肽,Time (week),0,2,4,6,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