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卫生部区制定防治糖尿病的规划:一级颅防主要是指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及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有针对性地通过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筛查发现无症状的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早期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三级预防是对已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实施、采取综合科学的治疗方法,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80毫摩尔升,也就是平时常说的治必达标。采取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自我监测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特别强凋的是: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预防并发症的“四个点”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向红丁教授曾提出了预防糖尿病的“四个点”,不失为防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即:“多学点儿”, 多学点有关糖尿病的科普书刊,增加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等;“勤动点儿”,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避免肥胖的发生;“放松点儿”,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四个点”,糖尿病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其并发症也可大大降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高鑫说,治疗糖尿病的目的是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控制了严重高血糖可以降低急性并发症的发生,但仅仅降低严重高血糖是不够的,科学研究证明,轻度的长期的慢性高血糖就可以导致所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打胰岛素会不会上瘾http:/www.shzxy.com2012-04-11养生网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注射胰岛素可控制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这已成为全球共识。但是,有些患者认为,胰岛素注射会上瘾,一旦使用后就停不下来了。专家指出,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不正确认识。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病情,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性激素,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是维持机体血糖正常的需要,而不是胰岛素本身的上瘾状况。关于胰岛素在体内有什么作用可以参考一下。注射胰岛素没有成瘾性。正确注射胰岛素可以控制血糖的波动,治疗有效后,可以减量注射,有的病人可以改为口服药物治疗。但是,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血糖控制可以达到标准,而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只有37%.其原因有几个方面,包括不经常轮换注射部位,重复使用针头,注射手法错误等。约九成患者只在同一范围轮换注射胰岛素,四成多患者在同一部位过于频繁注射;还有近三成患者注射针头重复使用超过10次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因此,要提高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轮换部位注射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由于胰岛素要每天注射,因此注射部位应该适时轮换。首先应该将注射部位分为几个等分区域,如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两个区域。每周选择一个等分区域进行注射,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一区域轮换。每次的注射点至少间隔1厘米,以免损伤组织。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凹陷、硬结等现象,应停止在该部位进行注射,直至上述现象消失。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的吸收所需时间不同。由快及慢依次为:腹部、上臂、臀部、大腿。如果偶尔吃饭时间需要提前,则可以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需要推迟,则应选大腿注射。不同时效的胰岛素,也要根据起效时间,选择不同的部位注射。例如:短效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胰岛素首选大腿和臀部,中医养生网建议在预混胰岛素及类似物在早餐前注射首选腹部,晚上则首选大腿或臀部,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2.针头适当,一针一换使用胰岛素注射笔,选择长度合适的针头至关重要。在选择针头长度时,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药理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因素。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应遵守针头一针一换的原则,因为注射笔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不仅增加注射的疼痛,而且可能导致皮下脂肪增生,甚至可出现针头留置在体内的意外。一般来说,初始注射治疗应采用较短的针头。儿童及青少年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应选择长度为46毫米的针头,注射时针头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进针。身材较瘦或在四肢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当选用56毫米的针头,操作时注意捏起皮肤形成皮褶后再行注射。使用6毫米针头时,可以选择45.角注射或采用捏皮注射。3.妥善保存胰岛素胰岛素的稳定性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如温度、光照和振动等。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温度。在低于0的条件下,胰岛素的活性会遭到破坏;一旦温度超过25,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因此,保存胰岛素时,应避免极端的温度条件。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藏在28的环境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复震荡。已开封的胰岛素可以在室温下保存,在28天内使用是无菌的,但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物效价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减少药液开启后的存放时间。4.及时使用胰岛素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血糖不达标者,应当及时启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中医养生为你推荐的文章:糖尿病并发症怎样预防?(2)2010-01-04 13:17 99健康网 返回糖尿病首页 收藏到QQ空间 由此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将血糖降低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效地降低慢性并发症呢对于糖尿病的仟种并发症来说,仅仅降低血糖足够吗直到最近10年对这两个问题才有了肯定的回答。1993年公布的美国、加拿大24个研究机构的研究证实,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可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降54,神经病变下降57,并有效降低1型糖尿病的各种血管病变。 1998年公布的研究又表明,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会使2型糖尿病并发症减少12,心肌梗死减少1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减少21。结论证实,严格控制血糖,肯定能降低微血管病变:而严格控制血压,又可以在进一步改善微血管病变的同时,明显地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调查结果还提示我们,在2型糖尿病中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必须同时严格控制血压,才能行效地防止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所以,为了达到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应该十分强调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例如在2型糖尿病中除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水平之外,还应该采取严格控制血脂水平、严格控制体重、常规抗凝治疗(服用阿司匹林)等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小编提醒:保存到QQ空间,以便查找,精彩不断,关注更多内容请进入【生活起居】频道。从医学角度来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遗传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相当的两个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并发症发生的早晚、严重程度以及进展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另外,血糖高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其他问题,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引发血管病变。专家强调,无论糖尿病,还是心血管并发症,基因遗传的影响只占10%,90%是后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吸烟、运动少、饮食不合理、精神紧张等。因此每位糖尿病患者为能长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自我监测、教育及心理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最好固定一名医生,有规律地就诊,使其了解你的病情,便于指导。2.积极治疗血脂异常。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3.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医学角度来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遗传因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相当的两个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并发症发生的早晚、严重程度以及进展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另外,血糖高的人群有不同程度的其他问题,如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引发血管病变。专家强调,无论糖尿病,还是心血管并发症,基因遗传的影响只占10%,90%是后天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吸烟、运动少、饮食不合理、精神紧张等。因此每位糖尿病患者为能长寿,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与医护人员配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自我监测、教育及心理疗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最好固定一名医生,有规律地就诊,使其了解你的病情,便于指导。2.积极治疗血脂异常。长期坚持饮食疗法,少吃动物脂肪,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等。必要时使用调脂药物。3.适当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合并症有较好的作用,应长期坚持锻炼。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不要做短时间需要爆发力的运动,如赛跑、举重等。有严重心、肾等并发症者活动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调整体重。肥胖是长寿之敌,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与动脉硬化的发生、进展有密切关系,肥胖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患者怎样避免糖尿病并发症?(2)2010-02-10 13:31 99健康网 返回糖尿病首页 收藏到QQ空间5.伴有高血压时,加服降血压药,有效控制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6.不吸烟,少饮酒。7.建立正确、有规律的糖尿病饮食。8.定期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足部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自诊断后5年应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查体。2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后应每年进行查体。中医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2011-04-26 22:36 99健康网 返回糖尿病首页 收藏到QQ空间目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均明显上升,据WHO统计资料,目前全球已诊断的糖尿病友约1.94亿,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糖尿病友将突破3.33亿。中国目前约有糖尿病友4000万,另外还有4000万5000万糖耐量低减的人,两者加起来近1亿人。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其它原因引起的失明多1025倍,糖尿病性坏疽或截肢者比一般人多154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系发病率与病死率高25倍,因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者较一般者高17倍。目前我国糖尿病病友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合并脑卒中者500万,合并冠心病者600万,伴有双目失明者45万,合并肾衰竭者50万。糖尿病的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友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医疗费增加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约1000亿美元,中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估计约400亿人民币。其中80的费用主要是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积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有三点:1、早期发现糖尿病,认真治疗。采用糖尿病教育,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及药物治疗,使糖尿病各项指标达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