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题答题模式,诗歌鉴赏题具体解答过程-“四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3年全国高考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1、诵读全诗,抓意象,悟情感 读作者。王维,盛唐诗人,属于山水田园诗派,晚年向佛。其诗歌以描写山水风光居多,所写景物充满诗情画意,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歌在清新淡雅中又往往意境高远,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而文中的意象“古木”、“深山”、“危石”、“青松”也正表现了这种意境。 读标题。标题过香积寺,“过”即拜访意,到深山中一古寺游玩,诗歌当属写景诗。 读注释。注释中两个词语均属佛教用语,通过注解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世俗欲念的超脱,对清净隐居生活的向往。 2、审题 读问题:问题有两个,第一问问诗眼,是落实到字词;第二问既是问表达技巧,也是问思想内容,两者缺一不可。 3、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表达出超脱世俗,追求闲淡生活的情怀.,第一种模式 分析情景关系 1、直抒胸臆登幽州台歌 2、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如: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情景交融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杜甫的江汉 答题步骤: 1、先明确两者的关系。 2、结合诗句描绘画面,并点出景物描写的特点。 3、抒发了人物怎样情感。,情景关系鉴赏练习题,余干旅社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本诗情景交融(步骤一),诗人寄寓余干旅社,伫立门外,看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暮色渐深,城门关闭。借独鸟、霜叶、孤城、月等意象勾勒了萧瑟,凄冷的意境。(步骤二)表达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愁苦。(步骤三),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5.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三种模式 炼字(句)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句),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句)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句)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句)在句(诗)中的含义(如果运用了手法就一定要写出来)。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第四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 艺术手法(或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技巧)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将方塘比作镜子。 (3)比拟: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契合。 (4)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情”。 (6)对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7)对偶: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反问: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9)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和红这两种颜色来借代叶和花,指叶的凋零和花的繁盛,来表达伤春惜春的伤感。,修辞手法练习: 甲、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乙、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婠结湘娥十二寰。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一、阅读两首诗,完成表格。,二、甲、乙两首诗都是游洞庭望君山所作,但两位作者看到的景色却截然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三、名句填空; 1、江流天地外,。 2、,玉人何处教吹箫。 3、接天莲叶无穷碧,。,从表达方式看,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和抒情是重点。 1、抒情。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其中涉及到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2、描写。 (1)动静关系 A、动静结合: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B、以动衬静或以有声衬无声 C、化动为静,(2)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是指虚和实两者相互联系,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提供更广阔的审美空间。 诗歌中的虚指: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设想的未来之境、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现在已不在眼前的景象。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实,“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虚,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以往的繁荣与今日的凄凉一虚一实形式对比,抒发诗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问:以上这首诗是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的?,答案: 本诗前2句写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了,天空洒下明月的光辉,渲染了和平宁谧的氛围。后两句虚写,听到笛声,那是熟悉的梅花落的曲调,胡地是没有梅花的,所以听到曲调就想到了故乡的梅花,这是作者的想象。本诗虚实结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思归之情。,(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对比“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通过景物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突出主题,发人深思。,表现手法主要有: 对比是指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相互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3)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4)用典 用典是指在诗歌中引史实或引用、化用别人的诗句,作用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引用刘裕当年北伐抗敌时的英雄气概,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的屈辱求和,表现辛弃疾的抗金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5)托物言志 (6)欲扬先抑,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怎么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第五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有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或用口语,浅易如话,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 (2)含蓄蕴藉:其特点是欲说还休,委婉蕴藉,意在言外,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清新质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 (4)绮丽飘逸:其特点是色彩艳丽,讲究雕琢,辞藻华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5)粗犷豪放:其特点是铿锵有力,节奏明快,音调高昂。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6)沉郁顿挫:其特点是沉郁苍凉,低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4.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 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平实质朴、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