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二 地理选修 环境保护,考点指引,思维导图,-5-,一,二,三,四,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 资源 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 再生 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自净 能力。,-6-,一,二,三,四,2.当前主要环境问题,-7-,一,二,三,四,3.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可以从物质与意识两个层面去理解,从物质层面看:一方面,人类的生产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新陈代谢物排放到环境中,同时,环境把它受到的影响又反作用于人类,从而使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强化。从意识层面看,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随着人类活动与经济的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深化,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在变化(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善待自然);人类处理与环境关系的行为也不断改进(听天由命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谋求可持续发展)。“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等环境伦理观已成为人类的共识。,-8-,一,二,三,四,二、自然资源保护 1.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 资源短缺 ,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9-,一,二,三,四,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问题。 开采问题:破坏地表、占用土地、煤矸石自燃、水土污染等。 运输与存放问题:污染空气、水与土壤;占用土地、破坏景观,造成污染等。 (2)利用问题:污染空气,导致酸雨形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等。 (3)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节约综合利用。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可再生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资源短缺,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造成资源短缺的问题。 (2)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促使其不断更新。,-10-,一,二,三,四,三、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人为两大方面;结合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布,分析其自然背景,针对不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其人为原因,并归纳出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具体如下(以我国为例):,-11-,一,二,三,四,-12-,一,二,三,四,-13-,一,二,三,四,-14-,一,二,三,四,-15-,一,二,三,四,四、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1.环境污染类型,-16-,一,二,三,四,2.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破坏建筑物,严重时甚至会改变地球气候环境。环境污染还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敌,它不仅能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而且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引起人体遗传基因的变化。长期接触环境中的致癌物,还易患恶性肿瘤等疾病。,-1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区域资源开发利用 【典题示例】 未来20年,中国应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为加速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转变,目前应着重抓好哪些能源发展措施?,-1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答案 (1)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形成酸雨、酸雾;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温室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产生废渣,污染环境;废弃物污染水源。 (2)抓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建设;依靠科技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等。 解析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而煤炭不是清洁能源。第(1)题,考查利用煤炭带来的环境问题,较容易。第(2)题,在未来我国应该减少不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回答此题应从利用和开发两方面分析。,-1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方法提升区域资源开发利用 1.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类试题的分析思路 此类试题常常结合区域图、等高线图、资料图考查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关键在于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综合分析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2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1-,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注意,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不同区域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不同。答题时要结合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2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非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 非可再生资源,在其开采、运输、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以及环保措施见下表:,-23-,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4-,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非可再生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以石油资源为例。 理解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从世界需求和资源属性两个方面分析,其应对措施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2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石油资源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2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非可再生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以煤炭为例。,(4)非可再生资源利用问题及措施以煤炭为例。 环境问题:释放CO2、SO2等气体、产生污染等。 解决措施:优化用煤结构,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2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短缺原因:,解决措施:,-2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2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31-,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典题示例】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33-,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答案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 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渍化;水污染。 解析 第(1)题,甲处地处山坡,植被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乙处植被位于沿海地带,有减弱海风、保护农田的作用;丙处植被位于海岸线附近,有固堤阻浪的作用。第(2)题,过度开垦荒草地容易产生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盐渍化(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在地表积聚)以及水污染(农药、化肥等对水体产生污染)等环境问题。,-34-,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方法提升1.生态环境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此类问题通常结合文字材料、景观图、统计资料图考查生态环境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自然原因)及经济活动特点(人为原因)综合分析是关键。 (1)生态环境类问题成因的分析思路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有关。区域中的自然地理要素蕴含着生态问题发生的潜在性,而人口激增(根本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激发了生态问题的产生。,-3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生态环境类问题措施的分析思路 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还湿。 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走廊、示范区。 改:经济结构、生活能源、改坡为梯、灌溉方式等。 法:环境保护法、管理、休渔、禁伐。 育:宣传教育、增强意识。,-3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确定某一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 (1)熟记主要生态问题 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而在平时的试题中,主要考查的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3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准确判断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区牢固记忆。如提到水土流失马上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提到森林破坏马上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第二,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条件下,正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分析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形成必然与气候干旱相联系,只有在降水稀少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该问题,如果人类活动不当,则会出现荒漠化的问题;此类地区如果灌溉不当,则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壤次生盐渍化。,-4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主要生态破坏及治理 (1)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41-,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42-,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4.主要生态环境资源及其保护 (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 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43-,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草地退化的原因: a.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 b.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 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44-,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保护草地: a.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 b.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45-,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 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46-,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47-,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4)物种灭绝及保护。 灭绝的原因: a.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b.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保护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b.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48-,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 【典题示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5年2月28日,柴静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人民网首播。一天之内,在各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突破1亿。环保部长说,这对唤起公众关注环境健康问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下图为河北省19612008年年平均霾日数分布图。,-49-,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河北省19612008年年平均霾日数分布图 (1)简述河北省雾霾严重地区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河北省雾霾严重地区形成原因。,-50-,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三,答案 (1)河北省雾霾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北部燕山南麓的冬季背风地带。 (2)原因是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风力小,容易出现逆温天气,污染物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