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201734号)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201850号)精神,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推进健康XX建设为引领,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以人为本的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两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补短板、兜底线、强基层,加快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动积极性,提高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获得感),突出三项创新(体制创新着眼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机制创新着重破除逐利性、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创新着力提高公平效率),强化四方联动(三医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区域联动),攻克五个难点(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理顺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药品招采方式、建立综合投入补偿机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统筹六大领域改革(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公共卫生、综合监管、支撑保障),全县同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二、工作目标到2018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有效解决城乡、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基层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全面实施;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医疗救助、社会救助、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人事薪酬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就医秩序明显好转,群众看病就医总体负担持续减轻。初步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补短板任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全面达标,县级公立医院“龙头”作用明显强化,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基本实现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运行科学化、监管法制化和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健康服务业发展实现预定目标,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全民共建共享。三、重点任务(一)整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构建协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协同。坚持以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规划约束。统筹规划不同区域、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形成区域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中医机构网格化、服务一体化格局。到2020年,县级公立医院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1.8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0.9张;全县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8人、注册护士数3.5人、公共卫生人员数1人;全县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3人。原则上设置1所县办综合性医院、1所县办中医院和1所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利用资源重组、举办分院、合作办医等多种途径,鼓励和引导县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资源缺乏或服务能力薄弱地区延伸、转移。重点培育若干家以资产为纽带、具备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纵向整合型医疗集团或医联体,实现服务、信息、付费和机构的整合。鼓励县级医院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合作、技术协作等形式,实现精准下沉、无缝对接和长效发展。加强妇产科、儿科、精神病、传染病、肿瘤、护理及康复等专科医院和中医医院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编办、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排在第一位的部门为牵头部门,下同)2全面推进县域一体化管理。探索县级医院辐射带动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支持带动村卫生站的有效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XX省第二人民医院XX医院集团建设,不同级别、类别医疗卫生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鼓励将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编办、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配合)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以基层为重点,落实强基创优行动计划(20162018年),县财政在20172019年期间,集中力量、加大投入支持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软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完成现有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建设,以及传染病、精神疾病、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等临床专科建设。到2019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上限。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初筛、儿科、精神疾病和老年病、中医、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18年,全面完成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推进村卫生站公建民营。鼓励县级医院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制定县级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挂号费特殊措施。(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配合)4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坚持预防为主,将公共卫生安全纳入公共安全体系总体部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公共卫生安全体制。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精神卫生、职业卫生、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标准与风险监测评估、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幼儿园、中小学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关注残疾人、流动人口健康问题,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增强个人健康责任意识。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落实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加强传染病专科门诊和预防保健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建立健全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密切协作、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提高传染病防控整体效能,促进临床与预防相结合。(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财政局、教育局、民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环境保护局、体育局、残联配合)5大力发展和规范社会办医。通过公开设置规划、简化行政审批、放宽机构准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医保同等对待、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促进融合发展、鼓励公私合作办医、规范公立医院改制等措施,以及落实税收政策、加强财政资金扶持、规范收费政策、保障用地需求、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手段,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高水平发展民营医院,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到2018年,力争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诊疗服务量占总量的比例逐步提高。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民政局配合)6大力发展健康服务相关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中医药保健服务、残疾人健康服务、商业健康保险、医疗设备制造、保健食品生产、医疗保健旅游、中医药特色健康旅游等健康服务相关产业,促进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产业的五大融合。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在社区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依托社区卫生和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健康服务产业群。(县发展改革局、卫生计生局负责,县民政局、国土资源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旅游局、体育局、残联配合)(二)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7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组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师提供技术支持的签约服务团队,采取分类签约、有偿签约、差别化签约等多种方式,向居民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优化签约服务内涵,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政策,促进基层首诊。健全以标化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家庭或居民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一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签约居民可在签约组合内任意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就诊,若到组合外就诊的,须由签约家庭医生转诊。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分担,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到2020年,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大力推进残疾人健康管理,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残联配合)8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和双向转诊。逐步扩大首诊病种范围。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制订常见病转诊指征、规范和流程。公立医院要为转诊患者优先提供服务,逐步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预约号源。推进县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畅通向下转诊渠道。将中医医院门诊诊疗服务纳入首诊范围,满足人民群众首诊看中医的需求。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卫生机构间建立协作机制,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推进“急慢分治”格局形成。(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9完善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建立分级诊疗、转诊审批、异地转诊和双向转诊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医保、价格等多种措施,促进形成合理就医秩序。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引导双向转诊。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完善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措施,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对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信息化管理平台。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药品目录同时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医生可开具慢性病长期药品处方。(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局配合)(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10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简政放权、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建立“回归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在方向、政策落实、引导、规划、评价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等方面监管力度,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的管理。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健全政府办医体制,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协调政府办医职能,形成合力。加强对公立医院的全行业监管,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逐步实行公立医院机构编制备案制管理,建立人员总额管理制度。健全院长选拔任用机制,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实行院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考核问责制。加强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能力,建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县编办、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11完善考核服务评价体系。建立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平台,为医疗、医药、医保精细化管理以及全人群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撑。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客观可量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补助、医保基金支付、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