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ww.ks5u.com大同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4个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殷商时期就有新年祈福的传统。甲骨文中“福”字,形为“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下图),这反映出A. 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宗族基础B. 殷商统治集团尚未高度集权C. 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 专制王权的独尊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福”字寓意祭祀本宗族的祖先,反映出早期政治制度的血缘宗族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朝政治的“高度集权”,故B项排除;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故C项排除;D项出现于秦朝,排除。2.英文中的uncle在中文中等同于伯父、叔父、舅父、叔、姑父等称谓,brother-in-law在中文中等同于姐夫、妹夫、大伯、小叔等称谓。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宗法制 D. 皇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从材料来看,中文相比于英文对亲属的称谓分类更加详细,这体现出中国对亲属关系更为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宗法制产生的影响密不可分,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分封制不是最重视血缘;B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主要针对的是继承问题。3.樊树志说:“国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表明分封制A. 分土分民B. 维系亲情C. 家国情怀D. 贵族专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天子建国即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这是分封制下分封土地、人口的体现,A项正确。维系亲情主要是通过宗法制体现,排除B。家国情怀是指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大,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贵族专权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所以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建国”和“立家”的意思,同时注意区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不同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拓展了中国疆域C. 实现了国家统一 D. 推动了官僚政治【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5.“(雅典)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了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下列说法中符合材料原意的是A. 雅典民主运行的有序和规范B. 公民对民主权利的理性使用C. 雅典直接民主制有严重弊端D. 公民对民主政治的广泛参与【答案】C【解析】雅典的直接民主,使雅典公民都有参政的权力。但多数公民对政治并不了解,致使出现了决策不利于雅典城邦的局面,这是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带来的问题,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程序,A错误。“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说明了公民对民主权力的使用并不理性,B错误。材料的主旨是批判雅典的直接民主,并不是突出民主参与的广泛性,D错误。6.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共有58席,由各邦任命的代表组成,它有权提出和通过法案,颁布某些行政法令“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这些规定表明当时德国A. 实行君主立宪制B. 皇帝是政府首脑C. 议会“统而不治”D. 议会并无实际权力【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可知,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的皇帝,但联邦议会由权提出和通过法案,这说明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A正确。宰相是政府首脑,B错误。议会由立法权,但受皇帝制约,CD错误。7.下面是某国侵华计划的部分内容。为了达到这项目的,该国发动了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法战争D. 中日甲午战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要求割占的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来看,这场战争应当是中日甲午战争。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8.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百姓条例规定:“不要钱漕,但天下米谷、商贾资本,皆为天王所有,全应解归圣库,大口岁给一石,小口五斗,以为口食而已。”此条例有利于A. 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B. 瓦解清政府的统治基础C. 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D. 保证太平军的军需供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面临复杂的军事斗争环境。材料中“天下米谷、商贾资本,皆系天王之田;全应解归圣库”,显然有利于保证太平军的军需供应,故选D;材料主要体现了产品的分配问题,没有涉及分配的效果,排除A;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失败告终,虽动摇但没有瓦解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排除B;天平天国一刀切的归圣库,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9.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A. 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B. 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C. 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D.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把清政府比作漏斗,说明清政府只不过是个程序、是个傀儡,是个摆设,所以这主要说明了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10.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说时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一经唤起,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远推翻清王朝。”由此可知,此时的孙中山A. 给中国社会指明了真正的出路B. 把“反清”作为革命的目标C. 摆脱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D. 正确理解了中国的民族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奋起并永远推翻清王朝”,说明孙中山把“反清”作为革命的目标。故答案为B项。中国真正的出路是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排除A项;孙中山将清政府与民众的矛盾理解为民族矛盾,体现出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未能正确理解中国的民族矛盾,排除CD项。11.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A. 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 B. 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C. 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间力量 D. 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答案】B【解析】从材料来看,辛亥革命在乡村生活中的角色与之前的清政府没有什么区别,相当于之前的改朝换代而已,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并没有深入其中,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一种弊端;C选项错误,地方乡绅是革命的不确定者,是投机革命的分子;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农村大变革的内容。点睛:解答本题要清楚材料叙述的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时候我们会提到有很多人投机革命,材料就体现出了这一内容,这是民主革命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没有推行的结果,最终导致了革命的失败。12.1937年3月,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阶级斗争应该以照顾大局为原则,采取协商办法,这种改良是革命的,土地革命现在不是主导地位。这次谈话的背景是A. 土地革命遭遇重大挫折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 工农武装割据难以为继D. 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1937年3月”“阶级斗争应该以照顾大局为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随着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1937年毛泽东提出阶级利益要服从于民族利益,故D项正确;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都得到发展,故AC项排除;B项是1937年9月,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1937年3月”“阶级斗争应该以照顾大局为原则”这两个信息。13.1917年8月,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列举了革命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等。这些措施直接源于A.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B. 国际工人协会的指示C. 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D. 巴黎公社的斗争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一切官吏由选举产生;公务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反映的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直接来源于巴黎公社,故D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故A项排除;国际工人协会在1864-1876年,故B项排除;无产阶级革命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故C项排除。14. 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 材料描述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行为B. 当时”群众的迫切需要”包括退出一战C. 拖延不决的间题”还包括建立苏维埃政府D. “最终被人民抛弃”指十月革命的爆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可以判断当时是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状况,拖延不决的问题是指临时政府没有坚决退出一战,故本题选择C项;其他选项分析均符合题意。考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和发展十月革命影响15.马克思在评价某事件时说:“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由材料可知,“这次革命”A. 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初次尝试C. 是马克思直接领导斗争的结果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由“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可以推知,马克思所评价的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而D发生在1917年,当时马克思已经逝世了20多年,所以他不可能评价十月革命,故只能是评价的发生在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故选B。A是雅典民主政治;C马克思没有直接领导;D是俄国十月革命。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巴黎公社革命的目的16.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项目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人数66827428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