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试卷名校资源 互惠你我2010年5月份百题精练(2)语文试题(一)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骨气(g)肖像(xio) 功成名遂(su)暴殄天物 (tin)B聒噪(gu) 尽管(jn) 噤若寒蝉(jn) 斐然成章(fi)C信笺(qin) 讣告(b) 称心如意(chn) 浑金璞玉(p)D琴弦(xun) 惭怍(zu) 恣意妄为(z) 乘人之危(c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纹身 破天荒 甘败下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词藻 水笼头 继往开来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录相 里程碑 依马可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阵脚 缉私队 大相径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日本律师尾山宏,一位70岁的老人, 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 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 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A承担 追踪 跨越 昭示B承担 追问 超越 启示C承受 追踪 超越 昭示D承受 追问 跨越 启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句是( )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D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政府将医疗体制改革委托给了包括国内著名高校、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6个机构,每个机构将各自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一套方案。B能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土地调控政策实现其积极作用的关键。C中国证监会所属的应急处理中心监测互联网,在某证券网站提供的多款证券交易软件的安装程序中捆绑了木马程序,这对网上金融交易危害极大。D认真学习口腔保健知识,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健的意义和能力,是我们获得口腔健康的有力保证。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谤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注:宰我,孔子的弟子。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维其行维:维护,保持B不自以为约约:穷困,困窘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过:探望,拜访D吾罪几矣几:(到了)极点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有幸见受,无幸见恶B见君不见其从政者见行而从之者也 不维其行,不识其过C见景公而不见晏子D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始吾望儒而贵子 非人不得其故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见君(而)不见其从政者,可乎B(若)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C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之)为师D夫子讥之,(夫子)是吾师也9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评价对方的一组句子是(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今吾望儒而疑之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ABCD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面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二)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卓越 茁壮 着重 弄巧成拙B忤逆 藏匿 溺爱 泥古不化C捐赠 倦容 眷属 卷帙浩繁D分外 氛围 吩咐 纷至沓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涵 螺丝钉 人才倍出 胜败乃兵家常事B提要 渡难关 心心相映 包子有肉不在褶上C和谐 边缘化 始终不渝 有志者事竟成D就序 腊八粥 一路飙升 八竿子打不着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常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对于保持自己的文化性格, 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很有利也很有力的。经过近半年的暴力相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宿敌”通过 ,终于在2006年11月25日达成了停火协议。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为20世纪后50年人类能够比较理智地行动注入了 的血液。A弘扬 协调 反省B发扬 协调 反思C发扬 协商 反省D弘扬 协商 反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曾经,易中天品三国签售的火爆度让媒体记者瞠目结舌,而于丹于丹 心得引来的读者,比易中天那次还多一倍。B政府在收费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收取卡拉OK版权使用费用已经是板上钉钉, 必须执行,没有条件,也不会再开听证会。C从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鲜有赞扬声,绝大 多数是批语或质疑。D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能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不正是因为对对方的那一份 理解与认同吗?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从希区柯克重新定义当代恐怖片新类型的作品精神病人以及同期欧洲恐怖片 的影响下,恐怖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暴力和流血场面。B世界许多城市,为保证某条街交通顺畅,也会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 因此北京的这项规定也应该是正常的。C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 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D通过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 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初为县吏,后仕郡。后避乱江东,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尉,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无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时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蜀相诸葛亮卒,权垂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时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权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庄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遣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敢材于三国志吴书)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仪善其计 善:认为好B收嘉系狱系:拘禁C权闻之,幸仪舍幸:皇帝到某处D惧于不称称:赞许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BDC遣仪之皖就将军刘卲故民之从之也轻群臣为之屏息不足为外人道也其见知信如此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敛赀财以送其行8下列句中括号内补充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吕蒙图袭关羽,权以(此)问仪B太子登留镇武昌,(权)使仪辅太子C奉使称(蜀)意,后拜尚书仆射D为傅尽忠,动辄规谏(鲁王)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直接表明是仪正真廉洁的一组是( )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太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