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易 新闻 微博 邮箱 相册 阅读 有道 摄影 爱拍 优惠券 云笔记 闪电邮 手机邮 印像派 网易识字 更多 博客 手机博客 博客搬家 博客VIP服务 LiveWriter写博 word写博 邮件写博 短信写博 群博客 博客油菜地 博客话题 博客热点 博客圈子 找朋友 发现小组风格手机博客 网易真人搭配社区iStyle下载最文艺的手机博客APP下载最文艺的手机博客APP下载最文艺的手机博客APP 日志管理 博客装扮 博客设置 qyaojiaofengp163.com 网易通行证 网易邮箱(0) 网易微博(74) 意见反馈 退出登录 消息(1) 短消息:0评论:0评论回复:0留言:0通知:1 我的喜欢 个人中心 写日志 使用此风格加关注引用推荐全球旅游摄影大赛,赢万元旅行基金显示下一条|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关闭 聚焦:我国16个重点种和金属成矿区带勘查部署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编制完成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实施方案、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议,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陆域和管辖海域范围的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全国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坚持中央、地方政府及企业相互联动,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勘查基金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有机衔接,地质找矿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及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协调配合。围绕“三年有重大进展,五年有重大突破,八年重塑矿产勘查开发格局”总体目标,按照“找新区、挖老点、走出去、依靠科技和人才”的总体要求,陆海协调、油气与非油气统筹、当前与长远结合,合理部署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推进全国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实施。围绕国家需求、地质找矿突破需要解决重大地质问题,以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统筹考虑中央出资开展的各类地质调查工作,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系统开展重点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和海岸带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全国地质调查工作总体目标力争实现找矿重要新发现,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完成重点成矿区带重要远景区矿产远景调查工作;圈定找矿靶区1500处,新发现铀、铁、铜、铝等矿产地500处;作好与地勘基金的衔接,引导社会资金跟进勘查,推进地质找矿快速突破;完成锰、镍、锡、铬、钼等12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大幅提高成矿带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带找矿远景区中比例尺区调、区域重力、航磁和区域化探调查。完成找矿远景区15万区调80万平方千米。完成省级区域地质志和系列地质图件编制。海洋地质调查完成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300万平方千米,实现我国海域小比例尺海洋地质调查全覆盖。完成重点海域125万区域海洋地质调查15万平方千米。重要经济区、重大地质问题区、重大工程区基础地质调查。125万基础地质综合调查100万平方千米;15万区调20万平方千米;125万地质环境综合调查37万平方千米;15万地质环境综合调查5万平方千米;基本完成全国主要农牧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完成地质灾害高发区15万调查120万平方千米,建立国家级地质灾害早期预警区20个;完成东部地区地面沉降调查10万平方千米;完成首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区550万人饮水困难。开发、引进、推广一批国土资源调查急需的先进技术和装备,研制一批新的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和规范。自主创新一批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探索建立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统筹协调、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衔接的新机制,形成相互衔接、协同作战、上下联动的地质勘查新局面。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主要任务根据国土资源部总体部署,“十二五”中央财政出资开展的地质工作有以下几方面:实施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包括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境外地质调查专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实施海洋地质保障工程;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专项;中央地勘基金;危机矿山专项。按照地质找矿新机制,地质调查主要部署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依托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以及海洋地质保障工程等部署,每年投入资金约60亿元70亿元,重点开展以下工作:重点成矿区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能源矿产调查评价,整装勘查区地质矿产调查,重要经济区地质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海洋地质调查和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同时,在工作部署安排上突出加强青藏专项和新疆“358”项目,积极推进危机矿山专项二期的组织实施。对16个重点矿种集中进行找矿攻关为应对日趋严峻的矿产资源形势,中国地质找矿工作将围绕16个重点矿种、16个重点成矿区带、11个重点含油气盆地、13个大型煤炭规划区,集中投入,多学科综合,多工种集成,全力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在郑州召开的“实现中原崛起矿产资源保障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透露,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矿产资源形势日趋严峻,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正在下降。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产量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相当大程度上还在“吃老本”,比如说中国的石油储采比只有1:14,远低于世界主要产油国的水平;2005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4.33%,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而铜、铅、锌、铝的储量增长却很缓慢,钛储量还下降了0.14%。“中国资源综合蕴藏量居世界第三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主要矿产资源总体探明程度仅为13左右,找矿还有很大潜力。”孟宪来介绍,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最近研究确立了实现找矿新突破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全国找矿工作将围绕煤、油气、铝土、铅锌、黄金等重点矿种,以重点成矿区带为关键,陆海并举、点面结合、东西统筹、深浅兼顾,筛选出若干最有希望实现突破的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实现多学种、多工种、多技术集成,打好几个重点“战役”。孟宪来介绍,全国尤其是中东部地区,找矿空间从浅部延伸到中深部,对找矿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要实现找矿的新突破,就必须大力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围绕重大和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突出研究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地质问题,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16个重点成矿区带的基本情况一、西南三江成矿带西南三江南段:本区东接滇西地区,北至藏滇、川滇省界,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区内交通便利,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本区地质构造属于特提斯构造带的一部分。已有工作发现德钦羊拉铜矿、维西白秧坪银铅锌矿、思茅大平掌铜矿、中甸普朗铜矿、金平长安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发现铜、铅、锌、银等矿床(点)数百处,其中部分探明了储量,奠定了该区作为中国有色金属重要成矿带之一的地位。本区主攻铜、铅锌,兼顾银、金等大型矿床的综合评价,以斑岩(玢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热液(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为主攻矿床类型。滇西北地区,重点加强普朗斑岩铜矿及其外围、德钦羊拉铜矿外围、红山雪鸡坪地区外围的铜多金属矿勘查,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率先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铜业基地。目前滇西北地区已控制铜资源量500万吨,远景有望突破1000万吨。澜沧江南段地区,重点加强腾冲梁河地区铜多金属矿、大平掌外围以及大红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核桃坪铅锌矿等勘查。西南三江中段:工作区包括川西和藏东两部分,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水利、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一大批银、铅、锌、铜、锡、金、汞、钨等矿产地。本区位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向南转折的板块结合碰撞造山带东侧。主攻铜、铅锌、银,以斑岩型、海底喷流型以及热液型为主攻矿床类型。加强川西地区义敦岛弧带斑岩铜矿和海底喷流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优先加强新发现的竹鸡顶铜矿的勘查,带动区域斑岩铜矿勘查。加快推进对玉龙铜矿带已有的和新发现的矿产地勘查,争取找矿突破。西南三江北段:位于青海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本区工作程度较低。发现各类矿产地或矿(化)点百余处,涉及矿种有金、汞、铁、铜、铅、锌、锑等。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青藏北特提斯华力西印支造山系,主体为唐古拉陆块。本区主攻铜、铅锌多金属矿,以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为目标,加快推进区域矿产远景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重点对然者涌、东莫扎抓、众根涌、宗陇巴、赵卡龙等一批具有较大找矿远景的矿产地择优勘查。西南三江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1000万吨、银5000吨,铅锌1000万吨、富锰矿石10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3040处;可提供详查的大、中型矿产基地15处。二、雅鲁藏布江成矿带工作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的“一江两河”及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西起昂仁县、东至工布江达县,北达青海省的雁石坪、南至康马措美隆子一线,是西藏自治区重点经济开发区。本区铜金矿、富银铅锌矿、铬铁矿、锑矿、富铁矿等具有突出的优势。总体而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仍较低。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区在大地构造上分属3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间被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分隔,由南向北分别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带、拉萨地块、羌塘地块,各个地块具有不同的构造地层岩浆成矿系统。工作区共划分IV级成矿带6个,自南而北分别为:特提斯喜马拉雅锑金多金属成矿带、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铬铜金铂钯成矿带、冈底斯火山一岩浆岩弧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班公湖怒江铜铬铂钯成矿带、唐古拉富铁锑多金属成矿带。主攻铜、铅锌、富铁矿、铬铁矿。重点加强冈底斯岩浆弧带、班公湖怒江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念青唐古拉火山岛链以及重点铁矿富集区等远景区矿产勘查工作。冈底斯岩浆岩带与班公湖怒江带,主攻斑岩型、矽卡岩型以及热液型铜矿。加强区域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一批矿产地。加快驱龙、厅宫、朱诺、多不杂等大型铜矿勘查,提交一批新的铜矿接替基地。念青唐古拉火山岛链主攻铅锌银矿,重点选择拉屋同德地区及蒙亚阿金达地区,开展区域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矿产地。择优对尤卡郎、蒙亚阿等铅锌银矿进行勘查,尽快形成大型铅锌后备基地。铁矿富集区包括青藏铁路沿线藏北铁矿区、措勤昂仁地区、西部日土地区。择优选择航磁异常进行地面磁法测量并查证,发现新的矿床,强化对碾廷当曲、尼雄、日土等铁矿的勘查,构筑西部新的铁矿基地。同时,开展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主要超基性岩体铬铁矿的含矿性调查评价,开展西藏盐湖资源调查评价。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1000万吨,铅锌500万吨,富铁矿2亿吨,铬50万吨,金150吨;新发现矿产地50处;提交具有大中型远景的普查和详查基地15处。三、天山成矿带工作区位于新疆中部,西起中国新疆西部国界,东至新疆甘肃省界;北起准噶尔盆地南缘,南止塔里木盆地北缘。总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区内交通较方便。天山成矿带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亚洲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横跨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两个重要的成矿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产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天山地区已发现各类矿产136种。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铜、镍、金等。天山地区共划分出18个成矿远景区,其中东天山5处,西天山10处,西南天山3处。主攻铜、铅、锌、镍、金、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