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8月份家教工作计划为能顺利有效地开展自己的家教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 xx:学习基础比较好扎实,阅读面较广;作文基础较好,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300400字内的作文,语句通顺,条理较清晰,在作文中有些句子写得很精彩。不足之处是:文中出现个别错别字、个别词语运用不够恰当、作文开头和结尾不够精彩。2、 xx:学习基础较差。交流过程中,思维较敏捷,能积极发言,且口头表达能较强。不足之处是:字词掌握得不够扎实(表现在较多字不懂得写,经常要问老师),书面表达能力较差,该详写的地方写得不够具体、生动。二、辅导内容1、 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一篇好文章的方法。2、 指导学生学写四类作文:即写人作文、记事作文、写景作文和状物作文。具体指导学生学习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如何把作文的语言写得生动具体、掌握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叙述方式的掌握(如顺叙、倒叙和插叙)。三、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能基本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2、 基本能围绕作文的中心,选取较典型的素材为作文服务。3、 通过学习、训练,能把作文语言写得较具体生动。4、 能基本掌握写好作文开头与结尾的几种方法(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设置疑问,引人入胜、描摹景物,渲染气氛;结尾:随着事情的发展自然收束、首尾呼应、含蓄委婉,令人深思、饱含哲理,发人深省)。5、 在作文中,会用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把作文写得更具体生动。6、 能基本掌握两种叙述方式(即顺叙、倒叙)。7、 能在4060分钟内完成一篇300400字左右的较好的作文。四、教学的具体措施(一) 写人作文1、 人物的外貌描写:包括人物个子的高矮胖瘦、五官、头发、衣着、四肢等,但应抓住最具人物特点的一方面来写,而不必面面俱到。另: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可出示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去认真观察或观察自己周围的人,然后写下来)2、 人物的动作描写:包括眼睛、嘴巴、鼻子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在课堂上,可将下载或拍摄到手机里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人物的动作,然后把人物的动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描写下来,最后师生共评。3、 人物的神态描写:神态即神情态度。可出示人物的表情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后用文字描写下来,师生共评。(也可回忆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人物神态来写)4、 人物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即人物在活动中说出的话语。应注意思考,在什么样的场景,人物会有什么样的话语出现。5、 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可出示找来的作文片断,把原来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部分删去,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补上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回忆自己生活中见过的人物,猜想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6、 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引导学生围绕想要突出的人物性格特点,来组织(或选取)典型的事件材料。(如你要表现人物“勤奋“这个特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来体现他的这个特点呢?再如“有爱心”、“坚强勇敢”、“正直”等这样的性格特点,你要选择什么样的事情来体现出来呢?)7、 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神态细节描写。8、 布置一篇写人的作文,让学生回家去写,下次来上课时交。(作文的要求:书写要工整;语言通顺;要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写出来,争取写得生动些;要把要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事件写得具体生动;字数要在300字以上。(二) 记事作文1、讲解叙事作文的“六要素”: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就是以书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因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让别人看明白你写的事情,我们必须在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 写作过程中怎样来安排“六要素”呢?可以说,没有统一的格式。较多的是先交代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再逐步写出起因、经过、结果。(可找例文来和学生分析,讲解)2、中心要明确: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平凡、不显眼的事件中揭示其不寻常的思想意义。一般来说,点明中心在文章的结尾较多,因为这样从记叙事情到引出意义,比较自然,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中心在文章开头,也就是在记事之前先点明意义,让读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可找例文来和学生分析,讲解)3、叙事的方式式:顺叙:顺叙是按照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倒叙:倒叙不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而是将后发生的情况先写,然后再回转来交代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可找例文来和学生分析,讲解)3、 写好作文的重点部分事情的经过在写作文时,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写出来,并力求具体生动。(可以找来一段梗概式描写事件的文字,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整个事件写具体、写生动。)4、布置作文,让学生回家后完成,到下次上课时上交。老师面批。(作文要求:书写要工整;语言通顺;要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写出来,并力求具体生动;字数要在300字以上。(三)写景作文1、教会学生抓景物特点的描写的几种方法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例文另附:1. “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 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 、大小进行描写的。2.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3、“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4、“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例文另附:例如:“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2、如何把感情融入到写景中去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字字句句总关情。说明对景物的描写总能传达出情感的信息。要通过写景传递出自己或喜爱或悲伤、或快乐或愤怒的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一段景物描写出周总理逝世后,人民群众心情沉痛,这时连外面的景物也饱含了悲痛,用哀景来进一步寄托人们的哀思。3、学会运用比喻和拟人在描写景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如:春天,她像童话里的仙女。山顶的嫩绿色的落叶松,像仙女的纱巾。山间的绿树,像仙女的绿袍,其间盛开的白色梨花,就像点缀在绿袍上的花朵。山下的樱桃花丛就像仙女的花裙。山脚下的一片片蒲公英花,就像仙女穿的黄色绣花鞋。这里的比喻浅显易懂,并且把比喻和拟人结合在一块使用,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加显示了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4、 布置作文,布置作文,让学生回家后完成,到下次上课时上交。老师面批。作文要求:书写要工整;语言通顺;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适当运用比喻、拟人,能把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要在作文中字数要在300字以上。(四)状物作文1、讲解什么是状物作文:所谓状物作文,就是对某种物体的描摹和介绍。如果按内容分,可以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建筑物的、器物的(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2、学会观察物体:一是看物体的形状,长短、方圆、肥瘦、大小等;二是看物体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有不同;三是看物体的质地,粗糙、细密、坚硬、柔软等;四是看物体的数量,一个、两个、一条、两条等;五是看物体的功能用途。如果是动物,还可以通过它的生活习性来说明。3、 要对物体分析比较,找出其特征。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物征,抓住了它,你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并正确地描写出来物的特征主要有外形特征、功能特征和情态特征等。外形特征;功能特征,就是物的作用,物具备的某些能力、本领等;情态特征,主要是物对人的感情,或人对物的观感。4、 整体勾勒与细部刻画相结合应该首先告诉读者物体的大致形状、大小、总体色彩和形态特征等等。5、 给文章注入感情(古人云:“假物以托心。”)借物寄情;托物言志。6、 要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来写:修辞运用得当,文章就更有韵味。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写作对象更加形象生动,使读者感受更深刻。7、 布置作文让学生写,下次上课时师生共评。五、作文训练,检查学习效果出两个作文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4060分钟)内完成。计划制定好后,要按照计划来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如需更改教学内容则,则可将原来计划好的进行修改。教师:xx。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