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師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自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衒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數百年來,人不復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於卿士曰:某子冠畢。應之者咸憮然。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曰:何預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僕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吾子前所欲見吾文,既悉以陳之,非以耀明於子,聊欲以觀子氣色,誠好惡何如也。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吾子誠非佞譽誣諛之徒,直見愛甚,故然耳!始吾幼且少,為文章,以辭為工。及長,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釆色、夸聲音而以為能也。凡吾所陳,皆自謂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遠乎?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懼其剽而不留也;未嘗敢以怠心易之,懼其馳而不嚴也;未嘗敢以昏氣出之,懼其昧沒而雜也;未嘗敢以矜氣作之,懼其偃蹇而驕也。抑之欲其奧,揚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節,激而發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本之書以求其質,本之詩以求其恆,本之禮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本之易以求其動,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參之穀梁氏以厲其氣,參之孟、荀以暢其支,參之莊、老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騷以致其幽,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為之文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無取乎?吾子幸觀焉擇焉,有餘以告焉。苟亟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越、蜀吠怪,而為外廷所笑,則幸矣!宗元復白。【注釋】僕:為自謙之詞。師:作動詞,學習之意。自是:自認為正確。蠻夷:漢族對外族四夷的稱呼,此指偏遠蠻荒之地。卜:估量、評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引自孟子離婁上,意指人的缺失,就在於喜歡當老師。抗顏:面色嚴正不屈。指目:不僅用手指,而且也以眼睛注視著。挈挈:音。挈,急切的樣子。過言:過分的言論,言過其實。被:覆蓋。病:受害,引以為苦。衒:音,炫示、誇耀。 居南中:指貶謫到南方的永州。腳氣病:由於缺乏維生素B1所引起的多發性神經炎。其症狀為疲勞軟弱、小腿沉重、肌肉疼痛萎縮、手足痙攣、頭痛、失眠、下肢發生水腫、心力衰竭等。呶呶:音,形容說起話來沒完沒了、喧嚷不停。咈:音,違背、違逆。騷:擾亂。煩憒:心智昏亂不明。憒,音。平居:平時閒居在家。冠禮:古代男子的成年儀式,古代男子未成年前束髮而不戴帽,至二十歲成年時才由長輩為其梳髮,戴上新帽。明日:第二天。笏:音,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執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製成。憮然:悵惘若失的樣子。怫然:忿怒、生氣的樣子。卻立:退後幾步才站住。預:參與、有關。命:自命。恢恢然:寬闊廣大的樣子。假:假設、如果。誠:的確、確實。中:心中。大過:太過誇獎。炳炳烺烺:文采耀目的樣子。後用來指文章的辭藻聲韻。剽:音,輕薄、輕浮。昧沒:意義晦暗,模糊不清。偃蹇:傲慢。羽翼:輔佐。交通:交流、溝通。亟:音,緊急、急切。【語譯】二十一日,宗元復信如下:承蒙您來信中說到要我當你的老師。但是我自認為道行不夠深厚,而學業也很淺薄平近,仔細評估自己的能力,並沒有值得被學習的地方啊!雖然時常喜歡發表言論,寫作文章,但是往往連自己也不敢自認為正確無誤呢!沒有想到你遠從京城來到永州這蠻荒之地,而且如此器重我。我個人自己私下評估並無值得取法學習之處,假如真有一點可取之處,也不敢當人家的老師。當一般眾人的老師尚且都不敢了,何況是擔任你的老師呢?孟子說:人的缺失,就在於喜歡當人家的老師。自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重視老師。當今世界上,不再聽說有人要做老師;如果有,那麼眾人就譏笑他,認為這個人必定是個狂妄的人。只有韓愈敢於奮力不顧流傳於社會上的風氣,冒著被眾人取笑侮辱,招收許多門人弟子,並且寫師說這篇文章宣揚理念,正經嚴肅地當起老師。社會上果然有許多人覺得韓愈很奇怪,於是聚在一起罵他,用手指著他、用眼睛瞪他,指指點點、拉拉扯扯,甚至於加油添醋說出一些指責批評的話。韓愈因此得到狂妄的名聲,雖然居住在長安,但是沒等飯煮熟,一眨眼工夫又匆忙向東都洛陽任教去,這樣的情形已經有好幾次了。屈原在懷沙賦中說:城裡的狗成群地吠叫著,吠叫牠們認為奇怪的事物。我也曾經聽說湖北、四川以南,時常下雨而少有天晴的時候,一遇到太陽出現,狗兒就大聲地吠叫。我認為這是言過其實,說得太過分了。但是大約六、七年前,我到南方來任官,第二年冬季,遭逢大雪紛飛,飛越五嶺而遮蓋了南越好幾州的地方;果然這幾州的狗兒,都驚惶地亂吼亂叫,甚至發狂亂跑好幾天,一直到大雪融化為止,於是我相信之前所曾聽到的傳聞。現在韓愈既然自認為是蜀郡的太陽,而你又希望我能當南越的大雪,這難道不是一件糟糕的事嗎?不只是我會受害,對你也是有害的。可是大雪跟太陽二者本身哪有什麼過錯呢?亂叫的反而是那些少見多怪的狗兒啊!衡量當今世界上,不會亂叫的人又有多少呢?而誰又敢在這些人面前誇耀自己的不同世俗,從而招惹喧鬧、自討眾怒呢?我自從被貶謫到永州以來,意志日益消沉。在南方住了九年,罹患了腳氣病,漸漸不喜歡惹是生非。怎麼能讓那些喋喋不休的人們,早晚在耳邊嘮叨囉嗦,擾亂我的心靈呢?如果是那樣就要僵硬煩亂,日子更加不好過了啊!平常閒居在家時,碰到意外的口舌紛擾已經不少,只欠缺擔任他人老師這一項話題了。又聽說古時候十分看重男子年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藉著冠禮使人們明瞭成年人的道理,這是聖人特別用心所立下的禮節。但是幾百年來,人們早就不再舉行了。直到最近有孫昌胤,獨自堅持要提倡舉行冠禮。等到禮成之後,第二天上朝去,到了卿大夫們朝會的外廷,拿著笏板,對卿大夫們說:我的兒子行過冠禮了。回應的人都發出了奇怪的言論。治理京師的長官鄭叔則非常不高興,搖著笏板向後退站住,向大家說:這件事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外廷中的官員都大笑起來。天下的人不說鄭叔則的不對,反而譏笑孫昌胤的迂腐,這是為什麼呢?孫昌胤就是要去做人家所不肯去做的事啊!現今自認為要當老師的人,大概就如同孫昌胤這類擇善固執的人,注定要被眾人恥笑了。你的品行醇厚而言辭深沉,舉凡你所寫的文章都廣大無所不包,具有古人的風範,就算是我敢作為你的老師,又能夠給你增加些什麼學識呢?假如是因為我的年歲比你大,聽聞道業及寫作的時間也不晚,而你真的想跟我來往,談談我所懂的道理,那麼我真的願意將心中知道的心得全部與你分享。你可以自己去選擇判別,要增取某件事或捨去某件事,這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是要我定了是非來教導你,我的才學並不足夠,而且也擔心之前向你所講述的事情可能發生,所以我必定不敢作你的老師啊!你之前想要看我的文章,已經全部附上,並不是要向你誇耀,只是想觀察了解你的氣度神色,內心真實的喜好憎惡是如何的。你寄來的書信,所說的話都太過誇獎我了,你確實不是個隨便逢迎拍馬的人,只是因為太愛惜我,才會如此稱讚的緣故吧!過去我年紀幼小,寫作文章在詞句技巧方面特別注重。等到年紀年長了,才知道文章是用來闡明聖賢之道。所以文章本來就不需要故意寫得輝煌明亮,只去講求文采的潤色,誇飾文章的聲調音律,而自認為很有寫作才能。舉凡我所陳述的內容,都自認為是接近於聖人之道,然而卻不知道離聖道真的拉近了?或是反而遠離了聖人之道呢?你雅好聖人之道,而且也認同我文章中的觀點,也許離聖人之道不遠了吧!所以我每回寫文章,總是不敢用輕忽的態度去寫作,怕太草率輕快而不留餘韻;也不敢用怠惰的心去寫作,怕文章太鬆散而不夠嚴謹;也不敢用昏昧的態度去寫作,怕文章昏昧而雜亂無章;也不敢用驕矜的氣態去寫作,怕文章會放肆而驕縱啊!收斂文筆是希望文章能精深,發揚文筆是希望文章能明白通曉,疏導文意而使文章通暢,簡潔是希望文章能有所節制,激發是要使風格清明,固守某些道理是希望文章能夠深厚,這些就是我輔以護持聖人之道的方法了。根源於尚書而求文章質樸,根源於詩經而求文章能長久永恆,根源於禮經以求文章合宜,根源於春秋以求明辨是非,根源於易經以求文章能明白變動不居的道理,這些就是我汲取聖人之道的根源啊!參考穀梁傳來砥礪文氣,參考孟子、荀子使文章氣脈流暢,參考莊子、老子使文章思路開闊,參考國語使文章能博大有趣,參考離騷使文章達到情思幽深,參考史記太史公的作品能使文章簡潔有力,以上這些都是我廣泛推求,融合貫通來寫文章的方法。像這些個人的見解到底是對呢?還是錯誤呢?有可取之處嗎?或者是沒有可取的地方呢?希望你看過之後加以選擇,在有空閒的時候告訴我吧!假如能常常來信來推廣這些作文的態度和方法,即使您沒有什麼收穫,而我卻會得到您的教益,又何必以老師的名號來稱呼我呢?我可以實質上給予你指導,而除去老師的名分,以免去招惹那些越、蜀地區狗兒們的驚怪狂叫,而被站於外廷上的卿大夫們所辱笑,那就是萬幸了。柳宗元陳述。【說明與賞析】 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婉拒當韋中立的老師,因此在書信中分析考量的諸多理由,謙稱自己才學不足以為人師表,並以當時社會風氣恥於從師問學,若為人師表恐遭世人譏笑,加上自己處於貶謫的身分,不想額外惹是生非等緣故,推辭韋中立向他拜師的請求。本文中柳宗元巧妙運用幾項例證,以增加文章的生動趣味,例如舉屈原懷沙賦的典故,舉出狗兒對太陽吠叫,顯示其少見多怪的毛病,以此諷刺世人恥於從師問學的心態可議。又舉孫昌胤為兒子舉行冠禮,結果反遭卿大夫們的譏笑,顯示他們偏頗的價值觀。凡此種種例證,皆在說明自己不願為師的考量,是為了避免被世人所恥笑,希望獲得韋中立的同情與諒解。柳宗元談論自己文章寫作的經驗,隨著人生歷練的成長,體悟到文章寫作目的不在求技巧高超,而在於文以明道,藉文章以闡揚儒家聖賢之道,以儒家道統自居,推尊儒學。因此在寫作文章態度須遵循幾項原則,並舉出如何汲取儒家學說,以及諸子百家典籍的寫作優點,融會貫通,成為自身寫作取法的範本。柳宗元並附上自己的文章,提供韋中立參考與觀摩,希望對他能有所助益。雖然柳宗元不便以老師的身分自居,卻樂意與韋中立交流心得,分享自身的治學方法,一樣可以達到實質指導的效果。柳宗元對韋中立殷殷關懷之情,在文章中處處自然流露,對於提振從師問學的風氣不遺餘力,這些觀念與韓愈師說是不謀而合的。【評量】一、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