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会分类鉴赏。 现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正像不同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一样,不同题材的诗词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现技巧、表达感情上也有不同的要求。下面我们根据高考试题的实际,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古代诗词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等五类来具体分析。(一)写景抒情诗的鉴赏方法从1994年开始,写景诗考了两年,即1997年和1999年。写景抒情诗,要注意从三方面入手: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最后这一点,尤其重要。下面的两首写景诗,可以说是比较典型的。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如果设计为主观题,可以这样设计:请分析这首诗写景的顺序,并说明这首诗是怎样以景衬情的。答: 。诗歌在景物描写中巧妙地运用冷暖对比、动静结合。其中 是“冷色”, 是“暖色”; 是“静景”, 是“动景”。“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中的“愁”指的是一种 的感情,诗中的 字可以与之引证。山居秋暝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的写景很有特色,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根据诗歌的意境,试用200字扩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扩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句序是倒置的,请写出正常的句序。答: 。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二)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方法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即事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界定。之所以把“即事感怀诗”列为一类,是从高考的实际出发。因为除了上面我们所分列的“写景”、“咏物”、“边塞”、“怀古”这几类有明显特征的诗词外,还有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这些内容的诗词被选作高考鉴赏材料是最多的,1995年、1998年、2000年、2001年的高考材料就可以视作“即事诗”。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 戏答元珍 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首联的“春风”和“天涯”均有所比喻。说说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答: 。颔联中“犹”字和“欲”两字用得好,包含着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联想。试联系作者感情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答: 。尾联写了两种花,分别是 和 。末句与上文“ ”有呼应效果。尾联两句有因果关系,诗人用两种花做比喻,实际意思是说因为 ,所以 。 谢亭送别 许 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中有两个人物,一是送友的作者,一是告别的远行者。第三句中“酒醒”的人是指 ,“人已远”的人是指 ,“下西楼”的人是指 。“水急流”虽是写景,但与诗中送别之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一句的“ ”。也开启了下一句的“ ”。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感情?答: 。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答: 。(三)咏物言志诗的鉴赏方法 94年考的菊花诗,就是属于这一类作品。首先要弄清咏物言志诗的特点。要注意:作者是怎样咏物的;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春夜喜雨 杜 甫好语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幺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并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拟人手法。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答: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里是真实描写,哪里是想象之词?(二、三联是实写,末联是虚写。)答: 。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 阅读杜荀鹤的小松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 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 。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 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 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三、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 ,后者指 。四怀古咏史诗的鉴赏方法。 怀古咏史诗在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阅读下面两首题乌江亭,完成以下题目。 题乌江亭 杜 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注: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杜诗中“不期”的语义是 ,王诗中“势难回”的语义是 。杜诗以项羽事为题材,实际是宣扬了 这样颇有积极意义的道理。杜诗认为项羽还可能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王诗认为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根据是什么?答: 两诗末句表达方式有何不同?答: 五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迄今为止,还没有在高考中考过关于边塞征战诗为题材的作品。但边塞诗的备考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边塞诗赏析要注意:了解时代背景;体会思想感情;感受艺术风格。 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回答下面的问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题目“从军行”中的“行”的意思是指 。说明这首诗的体裁是 。这首诗写“夜战”的前军用 面描写,而写增援的后军则是用 面描写。从诗中的描写来看,增援的后军出发的时间是在 。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答: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 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 2对相关的知识要有更透彻的理解 所谓“对相关的知识要有更透彻的理解”,就是指对每一类题材的诗歌都要弄清楚它的特点。说明白一点,就是要弄清楚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它写了什么;二是它是怎样写的;三是这样写是为了什么。具体以写景诗为例,写了什么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写景的季节、时间、角度、层次、景物的色彩、音响、远近、明暗、位置等等。怎样写的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具体写景的方法,如是否绘形、绘声、绘色,有没有运用神话典故,具体在写景的时候,有没有运用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对比、烘托的手段。当然,最重要的还得看作品是怎样情景交融的。为什么写景,应该包括如下的内容:是纯粹的歌颂自然风物,表达愉悦之情呢,还是有所寄托,表达心中的隐情。 上面所举,仅是一类诗歌,其他各类,同学们自己同样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归纳总结。3.充分利用过往盛行的选择题下列对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A前两句写了霜天夜景、江枫渔火,后两句写朦胧月光下寒山寺的轮廓及传来的钟声。全诗由远而近,层次十分清晰。B霜天和残月是“冷色”,江枫和渔火是“暖色”,它们分别交织在树、桥、寺、舟的暗影中,或迷蒙或鲜亮,或平静或摇曳,色彩和情态多样。C本诗在寂静的景物描写中杂以对音响的描写,更衬托出秋夜的幽静,表现出诗人闲适的情怀。D全诗形象、色彩、音响交织融会,景物的远近、明暗、位置、层次配合得巧妙和谐。在目前表述题的模拟练习还不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