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理论部分(40%)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 、 ( ) 、 ( ) 、 (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3、 (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 ) 、 ( ) 、 (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个阶段目标分别从( ) ( ) ( ) ( ) ( )五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 ) 、民俗风情、 ( ) 、 ( )以及( )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和( )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 )和( ) ;重视( ) 、 ( ) 、( )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 )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 )和( ) ,选择教学策略。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 ) 、 ( )和( ) ,注重( )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 ) ,宜以( )和( )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11、阅读是( )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 ) 、 ( ) 、 (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 ) 、 ( )和评价的能力。12、 (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 、思考、 ( ) 、 (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 、 ( ) 、 ( ) ,不说( ) 、 ( ) 、 ( )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些想象中的事物。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 ) 、 ( )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 ,是否表达了( ) ,对(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 )的评价,采用( )评价方式。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 ( ) 。 ( ) ,死亦为鬼雄。 (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 ,要留清白在人间。15、小学阶段要认识( )左右的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万字以上。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 ) ( ) ( ) ( )等方面的表现。 (以上 16 各小题出自语文课程标准)答案:1、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 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 ( 过程和方法 ) 、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 写作 ) (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7、自然风光、 ( 文物古迹 ) 、民俗风情、 (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 、 (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 日常生活话题 )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 )和(创造性 )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和(综合性 ) ;重视(情感 ) ) 、 (态度) 、 (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选择教学策略。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11、阅读是( 搜集处理信息 )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 )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 ) 、 ( 教师) 、 ( 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 、 (理解 ) 、 ( 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12、 (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观察 ) 、思考、 ( 表现 ) 、 ( 评价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真话 ) 、 ( 实话) 、 (心里话 ) ,不说( 假话 ) 、 (空话 ) 、 (套话 )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13、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 ) 、 (情感与态度 )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 习惯 ) ,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 ,对(有创意的表达 )应予鼓励。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 写作材料 )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 作文修改 )的评价,采用( 多种 )评价方式。14、古诗名句填空: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生当做人杰 ) ,死亦为鬼雄。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215、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左右的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6、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 ( 文意把握 ) (要点概括 ) ( 内容探究 ) ( 作品感受 )等方面的表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考试(小学语文) 第一部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的统一。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3、 课标规定第二学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 个;习作 次左右。4、课程目标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5、语文教育必须在 、 、 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第二部分 语文知识及运用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教育家 提倡并恪守的信条。2、看拼音写汉字kui 炙人口 无 j 之谈 3、改正错别字关怀倍至( ) 郑人买覆( )4、完成古诗a、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 望洞庭c、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 别董大d、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咏柳第三部分 阅读与论述一、短文题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 )我有才华, (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 87 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白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 (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上文是著名作家 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 。读了这段话,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 的高尚品格。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 。二、论述题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一、新课标及洋思理论:(30 分)1、_性与_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_的形成与发展。2、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_和_,要从_、 _、_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33、阅读主要有_、_、_、_、_等五种形式。6、教案是教师执教的基础,应在充分进行集体研讨,把握要求,深刻领会的基础上编写。每篇教案应包括、等内容。4、 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 的重要环节。要改变教学中过于重视 的倾向,引导学生、,形成的学习态度,形成的习惯和能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转变。5、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的课堂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6、洋思课堂教学的模式是 ,在这个模式下进行的三段五环教学,三段指 、五环指 、。7、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应以 、 为根本目的。语文学科评价主要包括 、 、 三种形式。 8、洋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功在 、 、 、 。抓“最后一名学生,洋思人有三个“锦囊妙计”、 、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一、 选择题(10 分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自给(j)自足 不卑不亢(kn) 如饥似(s)渴 崇(chn) 山峻岭B自怨自艾(y) 屡见不鲜 (xin) 处(ch)心积虑 随声附和(h) C不屈不挠(no) 瞠(chn)目结舌 茅塞(si)顿开 从(cn)容不迫D无的(d)放矢 揠(y )苗助长 宁(nn)死不屈 买椟(d)还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好高务远 兴国安邦 再接再厉 举世无双B引人注目 莫明其妙 斩钉截铁 爱不释手C勇往直前 翩翩起舞 言简意该 惊弓之鸟 D一张一驰 争分夺秒 喜出望外 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仔细观察, “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 5 个 B6 个 C7 个 D最少 8 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