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第一节 合议制度 第二节 回避制度 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 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第一节 合议制度,合议制度 即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由审判人员若干人组成的审判集体进行审判的制度。 是我国民事审判组织形式方面的基本制度。,合议制度的基本内容 合议庭的构成与内部关系 不同人员构成的合议庭各自审理案件的范围 合议庭的地位,合议庭的组成 一审合议庭的组成审判员和陪审员或审判员组成;陪审员在执行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二审合议庭的组成审判员 发回重审的案件合议庭的组成原审法院应按照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再审案件的合议庭的组成原来是一审,按照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二审的或者由法院提审,按照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合议制度的适用范围 适用的法院各级人民法院均可适用;中级以上必须适用 适用的程序一审、二审及再审;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重大疑难案件和选民资格案件以及适用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也应适用。,第二节 回避制度,回避制度 是指与案件之间存在法定关系的某些人员依法不得参与本案审判活动的制度。 回避制度的适用,有利于确保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实现;同时,对于同案件存在法定关系的人员而言,回避可以使他们减少触犯法律的可能性。,回避制度的内容 回避的法定情形与适用对象; 回避的提起方式; 申请回避的主体、时间; 回避的决定与复议决定的主体、时间、方式; 回避的效力申请、决定以及复议各自的效力。,附:我国民事审判中的回避制度一览表,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 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活动,除合议庭评议以及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均应当公开进行;判决、裁定的宣告,一律公开。,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 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对社会公开。 判决裁定的宣告,必须公开。 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应当提前公告。,公开审判制度的例外规定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得公开审理; 离婚案件以及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是指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经过上下两级法院运用一、二审程序审理后即宣告审判程序终结的制度。,两审终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的裁判可以上诉,二审法院的裁判不得上诉 两个审级法院适用的审判程序不同、审理范围以及职责也不尽相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