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0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3页 / 共80页
第4页 / 共80页
第5页 / 共80页
第6页 / 共80页
第7页 / 共80页
第8页 / 共80页
第9页 / 共80页
第1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学咨询与健康指导,前言,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一、认识我们自己的身体 二、疾病的产生机制和预防 三、零售门店常见的疾病 四、零售门店常见的保健需求 五、用药咨询需要掌握的药学知识 六、药品与保健食品的关联销售,一、认识我们的身体,四大组织,细胞,细胞间质,器官,八大系统,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一、认识我们的身体,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来源、形态和机能相似或相关的细胞 和细胞间质组成。 器官:由几种组织按一定规律,结合成具有一定 形态和机能的结构。如心、肺、肾等。 系统:若干结构相似、机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 来,共同完成某些生理机能,就构成系统,一、认识我们的身体,人体解剖学把人体全部构造分成运动(骨骼和肌 肉)、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神经、内分 泌等八大系统。,一、认识我们的身体,归纳,呼吸系统,呼吸道,肺,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气体出入的通道,气体交换的场所,一、认识我们的身体,功能,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消化系统,一、认识我们的身体,心脏,动脉,静脉,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运送氧气和养料,循环系统,一、认识我们的身体,一、认识我们的身体,输送尿液,贮存尿液,形成尿液,排出尿液,泌尿系统,一、认识我们的身体,血细胞 蛋白质,部分水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少量水 无机盐 尿素,尿的形成,一、认识我们的身体,脑,脊椎,神经,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功能,一、认识我们的身体,颅骨,面部肌,躯干骨,躯干肌,四肢肌,四肢骨,运动系统,骨骼,肌肉,有机物,无机物,钙盐,蛋白质,使骨脆硬,使骨柔韧,一、认识我们的身体,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睾丸,卵巢,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胸腺激素促进免疫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 胰岛素参与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肾上腺分泌的激素种类繁多: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盐皮质激素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成熟,维持个体第二性征,二、疾病的产生机制,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 因机体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 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 应)。,二、疾病的产生机制,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 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主要有: 生物性因素、 理化因素、营养因素、 遗传因素、先天性因素、免疫因素、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二、疾病的产生机制,(一)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 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致病力强弱与侵 入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毒力以及它逃避 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 表现为传染过程,二、疾病的产生机制,生物性病因的作用特点 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甲型肝炎病毒) 机体对病原的感受性是必要条件(鸡瘟病毒) 病原体和机体之间相互影响(免疫和变异),二、疾病的产生机制,(二)理化因素, 物理性因素,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机械力,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外伤、骨折,二、疾病的产生机制, 化学因素 包括强酸、强碱、化学毒物以及动植 物毒性物质等。,(二)理化因素,二、疾病的产生机制,(三)营养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二、疾病的产生机制,(四)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分子病 例如:血友病,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 例如:两性畸形,易感性多基因病 例如:精神分裂症、糖尿病,二、疾病的产生机制,(五)先天性因素 指妊娠期能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二、疾病的产生机制,(六)免疫因素 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 ) 免疫缺陷病,(七)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疾病、变态人格、身心疾病,紧张的工作,不良人际关系,情 绪 反 应,二、疾病的产生机制,调查表,1、早餐经常不吃,午餐少吃或不吃 2、挑食、偏食 3、有时会暴饮暴食 4、吃饭前后经常从事剧烈运动 5、节食,盲目减肥 6、经常不按时就餐 7、零食不断,影响正餐 8、喜欢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9、主食和副食比例不合理 10、用水果代替蔬菜 11、每日青菜摄取量很少 12、甜食过多 13、每日饮水量不足 14、用高糖饮料或碳酸饮料代替饮用水,总结你的健康掌控,1114 “yes”,救命!你在饮食习惯上需要马上改变,610 “yes”,35 “yes”,02 “yes”,危险!你需要重新审视你的饮食习惯,可以!方向正确,可以进一步改善,恭喜!坚持并保留你的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 左右;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不吃零食;不盲目节食和减肥; 不吃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健康口诀:一二三四五,“一”指每天喝一袋牛奶(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 “二”指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当于主食68两,各人可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三”指每天进食3份高蛋白食物。 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 “四”指四句话: 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 不甜不咸 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多,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 七八分饱。 “五”指每天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健康口诀:红黄绿白黑,“红”指每天可饮红葡萄酒50100毫升,以助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及活血化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西红柿等,其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儿童和成人均有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绿”指绿茶及深绿色的蔬菜。 饮料以茶最好,茶以绿茶为佳。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绿茶有明确的预防肿瘤和抗感染作用。 “白”指燕麦粉或燕麦片。 据研究证实,每天进食50克燕麦片,可使血胆固醇水平下降,对糖尿病更有显著疗效。 “黑”指黑木耳。每天食黑木耳515克,能显著降低血粘度与血胆固醇,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三、零售药店常见疾病与病症,1、常见症状 发热 头痛 咳嗽 消化不良 腹泻 便秘 痛经 鼻粘膜肿胀,三、零售药店常见疾病与病症,2、常见疾病(自我药疗) 口腔溃疡 咽炎 感冒与流感 缺铁性贫血 蛔虫病 脓包疮 寻常痤疮 冻伤(疮) 荨麻疹 手足癣 沙眼 急性结膜炎,三、零售药店常见疾病与病症,3、其他疾病(处方用药) 高血压 高脂血症 消化性溃疡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肺炎 尿道炎 结核病,四、零售药店常见的保健需求,找准目标人群 根据年龄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中老年人 根据生理因素: 孕妇、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 根据病理因素: “三高”人群、呼吸、消化疾病、微生物感染,找准目标人群 根据职业因素: 教师、司机、化工工人、建筑工、电焊工、 根据生活习惯: 嗜烟、酗酒、熬夜 根据用药因素: 服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降血脂药、减肥药等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生理功能:增强免疫、辅助改善记忆、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改善睡眠、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 预防慢性疾病: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减肥、增加骨密度 增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促进排铅、抗辐射 补充微量营养素,五、用药咨询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关注什么? 顾客的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顾客是否会出现不适的反应; 顾客关心什么? 自己的症状能否尽快消除? 药物对自己的损害是否严重?,需要什么?,对症的药物 合适的剂型 正确的使用,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药物的药理作用药效学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动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1 药物因素 药物的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 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用药时间 药物相互作用 2 机体因素 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药物因素药物的剂量、剂型及给药途径,剂量:不同的剂量产生的药效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在一定范 围内随剂量增加,药物在体内浓度越高,作用也就越强,当超过 某一剂量时可能引起中毒。某些药物在不同剂量下产生不同性质 的作用,如巴比妥类药物:小剂量镇静,大剂量麻醉。 剂型:剂型可影响吸收速度。一般而言,注射剂中,水溶液较油 溶液吸收快,口服剂中,溶液剂较片剂、胶囊吸收快,缓释剂可 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疗效。 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有 较大影响,表现为强度不同,甚至会改变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内 服导泻,肌注抑制中枢,降低血压。,药物因素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用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这对于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至关重要。不按 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血药浓度产生波动,过高中毒, 过低无效。如抗菌素,血药浓度在有效与无效之间波动,细 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疗程:是根据疾病及病程确定的,指为达到一定治疗目的而连续 用药的时间。一般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但抗生素往往要保持 一定时间;降压药不能突然停药,否则易造成血压反跳,症状加 剧;抗结核药需半年以上。 用药时间:这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对胃肠道刺激性、病人的耐受 力和需要产生作用的时间来考虑。,药物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在疗效上发生了改 变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按其药效的增减,可分为协同作用和拮 抗作用。 协同作用有增加疗效的如SMZTMP,作用大大增强;也有 增强毒性的如氨基甙类高效利尿剂,耳毒性增大。 拮抗作用有降低疗效的如青霉素红霉素,前者疗效降低; 也有减轻毒性的如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前者毒性减轻。 配伍禁忌:临床联合用药后引起药物间在药理、物理或化学 性质上发生变化,而影响疗效甚至病人用药安全。如散瞳药和缩 瞳药联用;肾上腺素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失效;生物碱水溶液有碘 时会产生沉淀等。,机体因素生理因素,年龄:小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反应敏感,易中毒或损 害机体。用量应按体重折算。老人,生理功能减退,吸收下降, 血中游离的药物增多等,其用药量约等于四分之三成人量。 性别:妇女因脂肪含量高,体液总量低,可影响药物的分布,另 外,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用药时均应注意。 心理:精神因素可影响药物的疗效,有些病如头痛、心绞痛、术 后痛、感冒咳嗽等服用安慰剂可获得3050%的疗效,这很重要, 但不能因此敷衍或欺骗病人。 个体差异:出现高敏性或耐受性。,机体因素病理因素,药物的作用与机体的状态有关,如解热镇痛药只 对发热机体起作用;肝肾功能不良影响药物的清除率。,药物的体内过程,1、 吸收 2 、分布 3、 代谢(生物转化) 4 、排泄,药物吸收,定义: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给药不存在吸收)。 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 给药途径 药物因素 吸收环境,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入人体循环,没有吸收过 程。 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先沿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及淋 巴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吸收较快而完全。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药物胃肠粘膜门静脉肝脏(名词:首过效应)。 此方法方便,但吸收较慢。 粘膜给药:如眼、直肠、舌下、呼吸道(迅速)等。 皮肤给药:缓慢。 一般情况下,吸收快慢顺序为:粘膜(肺泡、舌下) 肌肉 或皮下口服皮肤,药物因素,理化性质: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可自由通过生物膜孔 而扩散被吸收;酸性有机物质在胃酸中不易解离,易 于吸收。 剂型:气雾剂、注射剂、溶液剂片剂、胶囊剂、 丸剂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在血管外给药后,能被机 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