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谭斌 新疆安装工程学校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专门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使得教育者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而淡漠甚至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与普通中小学、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相比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德育实效性不高。然而社会用人单位却高度一致地将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放在了用人的第一原则,这给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提出了挑战,也是学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德育课作为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德育课教学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然而,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教学实效性明显不足。为此,我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应对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绪 论所谓德育,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过程。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品德形成的规律,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素养形成的过程。中职德育既是我国中职学校必须开设的重要课程,通过德育课程引导中职学生逐步树立科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科学和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素养。近十几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存在一下现象值得注意:广大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广泛,多为没有考上高中的落榜生,学生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社会经历等都比普通中学的学生复杂得多。且年龄多处于 15 至 18 周岁之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能力差,是非观念淡薄,思想不成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认为上中职前途渺茫而不思进取。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有“三多”和“三差” ,即:坏习惯多,上网的多,混日子的多;学习兴趣差、学习能力差、生活能力差。这一切使传统上以道德说教、理论灌输为主的中职德育课教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就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为何收效不大?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实效性呢? 一、 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内涵 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和职业道德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而且对国家未来的社会风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任务,既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实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意志坚定、品质高尚、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德育课的功能和作用就是通过系统化了的课堂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德育课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担负着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它不仅最具体、最明确地阐述了路要怎样走,人要怎样做的人生要义,而且其中一些内容是各个学科知识高度概括和综合的结晶,又是指导各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思想方法,以及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但在现实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这种效果并不明显,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在教学方式上,往往只重灌输、重知识、重统一,而轻主动、轻方法、轻个性;在教学目的上,只重视文化知识传承的同构性即应试教育,而忽视知识创新意义上的重构性即创造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厌学情绪。因此,在强调德育课存在意义和功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际成效。要真正理解德育实效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德育这个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内化成青少年的自觉行动,从而来指导青少年的日常行为,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任务,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目的。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然后是中职学校德育课实效性的内涵,我个人认为中职德育课实效性的内涵是指针对广大中职学校的学生,它不仅使广大中职学生掌握德育课堂内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将广大中职学生自己所学的德育理论知识内化成为中职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通过广大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成为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二、中职学校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必要性 (一)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是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近些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除了有许多不良习惯,再加上本身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和毒害等。如,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以及网吧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快速发展,含有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乘隙传播,严重腐蚀青少年的心灵;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现象比较突出;一些青少年受到社会生活不良现象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其中有少数人甚至参与吸毒、赌博和敲诈,走上违法犯罪歧途。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严峻形势,人民群众感到忧心;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人民群众感到惊心;对于不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侵蚀和毒害,人民群众感到痛心,强烈呼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加强和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效果,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1995 年 3 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 年 10 月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教育部日前制定并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 大纲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要实现中职学校的教学目的,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和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因此说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三)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近几年的中职德育课实践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足。首先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与中职学校学生实际联系不紧密。其次是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与变化了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2005 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强调知识体系的这些课程根本无法完成,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安排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相适应,使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使中职德育课教学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有必要对中职德育课程进行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认真总结 2001 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意见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国家教育部的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联系中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实效性问题,应建立在对目前中职德育课教师及学生的现实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之上。基于此,我对一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见附录) 。从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以及多次听课、学生座谈会和对个别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当前中职德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但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突出表现为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教学实效性明显不足,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中职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是通过学生反映出来的,因此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是本次调查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在被调查者中,只有 16%的学生回答喜欢德育课, 41%的学生回答一般,不喜欢或讨厌德育课的学生占到 43%,可见多数学生在德育课的学习上心态消极,不喜欢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回答几乎不参与的学生多达 41%,回答经常主动参与德育课课堂教学的学生只有 12%;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回答能理解的仅有 29%;多数学生对德育课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回答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占到 62%;另外 29%的学生认为德育课教学不能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22%的学生觉得学习德育课无用。大多数学生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文化课放在其次,文化课中,又把德育课放在后面,部分学生甚至觉得德育课可有可无;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的存在是必要的,但觉得现行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们,教学内容与他们的思想实际、知识水平相去甚远,理解较困难,今天的德育课教学对他们没有带来多少益处,因此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难以真正溶入到课堂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心不在焉,有的干脆把德育课看成休息课,上课睡觉现象比较常见。问卷调查跟访谈结果反映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学生对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不够重视,学习热情不高,厌学现象普遍存在。 2、中职德育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态度存在问题。教师是教学的发动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态度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从中可以看出,中职学校中有部分德育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