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阶层划分,但仍是公平的社会,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促成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包括世卿世禄制科举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社会开放的程度,流动性越大,社会开放程度越高。世卿世禄制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此制度阻碍了官员间的流动性,不利于扩大社会的开放程度,故错误;科举制使贫寒子弟也能通过较为公平的考试制度进入官僚集团,实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一定流动性,利于扩大社会的开放程度,故正确;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不承认土地私有制,不利于土地的流通和实现社会公平,故错误; 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自由买卖与私人占有,使土地流动性加强,利于扩大社会的开放程度,故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组合,故排除ABD,选C。2.管子治国中写道:“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后面的文句最可能是A.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B.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C. “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D. “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意: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凡属于治国的重大事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可见,管子主张重视农业发展,抑制工商业。管子提倡重视农业的发展,B项翻译为: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符合题干要求,故B项正确; A体现的是墨家的互助思想,与管子的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项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思想,主张加强军事与商业发展,提高国家的实力,与管子的思想无关,排除;D是近代思想家薛福成的思想,主张以工商立国,与管子的思想无关,排除。3.有学者认为,汉代结束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中国南北的物产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由东西整合转向南北整合。以下为其提供便利的工程是A. 都江堰B. 灵渠C. 驰道D. 大运河【答案】D【解析】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文化交融,特别是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方便了南粮北运。因此,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中国南北的物产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由东西整合转向南北整合,故答案为D项。都江堰的修建推动了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A项;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排除B项;秦朝驰道的修建,对于陆路交通的发达,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排除C项。4.明人章潢论中国经济地区差异时说:“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造成以上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地区经过长期开发而资源耗竭B. 人口和生产技术向南方的不断迁移C. 政治中心由西北地区转向东部地区D.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答案】B【解析】由材料“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可以得出所述为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在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去了北方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符合题意;AC与史实不符;D与“主要原因”的要求不符。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经济开发的相关知识,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的重视等,同时学生还应该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有所掌握。5.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这说明了A. 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 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C. 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D. 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荫袭的家族【答案】B【解析】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软官绅墓葬中大多墓志署名只写官衔,极少写郡望,故B正确;民族交融与门阀士族衰落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故C错误;藩镇割据并不是世代荫袭的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仅有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阀士族衰落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6.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A. 官营手工业渐衰落B.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C. 商品经济较快发展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答案】C【解析】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且官营手工业逐渐衰落与唐宋时期史实不符故A 选项错误;材料和图表中并没有体现出地理方位信息,故B选项错误;从图表中不难看出,国家收入中钱的数量逐年上升,而谷物和布帛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选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与题意不符,故D选项错误。7.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时,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种状况的影响是A. 加重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B. 扭转了在边境的军事弱势C. 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D. 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军队数量多,军费支出庞大,这样现象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A项正确。宋朝没有扭转在边境的军事弱势,排除B。宋朝没有出现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排除C。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与材料的宋仁宗不符,排除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8.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A. 青苗法保甲法 B. 均输法保甲法C. 市易法将兵法 D. 免役法保马法【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青苗法主要是官府贷款给农民,类似于“官办之劝业银行”。 保甲法则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符合“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故选A。均输法、市易法与市场相关。保马法、将兵法、免役法与上述材料无关。9.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人物评价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列宁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A. 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B. 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C. 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D. 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司马光与王安石为同时代人物,其政治观点比较保守,他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贬义。梁启超和列宁提倡变革,二者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更具褒义。三位人物的政治立场与评价紧密相关,体现了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故A 选项正确;司马光与王安石虽是同时代人,但是文中提及“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过于武断,故B 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后人掌握丰富资料,故C 选项错误;王安石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所以列宁评价不符合史实,并不客观,故D选项错误。10.“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A. 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 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C. 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D. 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答案】C【解析】材料“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彼监此临,互无统属”反映了宋代地方权力分散制约的特点,故C正确;秦朝郡县制度没有地方权力分散制约的特点,故A错误;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这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没有地方权力分散制约的特点,故D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地方权力分散制约,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1.费正清在其著作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能作为其论据的是商业活动从“坊”中解放出来贵金属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柜坊、飞钱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宋朝打破了坊市制度的限制,商业活动从封闭的“市”中解放出来,故项正确。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项错误。柜坊、飞钱是在唐朝就开始出现的,故项错误。北宋时期四川一带产生了是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故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排除ABD,选C。12.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张载认为“天人合一”,程颢认为“天人不二”。据此可知宋代理学A. 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B. 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C. 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D. 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 “天人合一”和“天人不二”来看,宋代理学主要探讨天人关系,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本体论问题,排除B;由材料“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合一”和“天人不二”,可见在天人关系上均赞成天人合一,故选C;材料无关认识论问题,排除D。13.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A. “求之性情” B. “发明本心”C. “内积忠信” D. “只是致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颐的回答应该是“只是致知”,即需有致知的工夫,志才不空,义才有落,自然志业精进,D项正确。材料强调“只是致知”,与“求之性情”、 “内积忠信”不符,排除AC。“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主张,排除B。14.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 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B. 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C. 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D. 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答案】B【解析】从第一幅图中可以看出,家庭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后三幅图反映的是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四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男耕女织式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第一和第四幅图,排除;四幅图片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发展,故C项排除;D项不符合第一幅图,排除。15.“笔墨当随时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